柏拉图的洞穴囚徒
来源:文化散论 作者:江湖西子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苏格拉底的学生。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出身于贵族。据说是古雅典国王的后代。其本名叫亚里斯多克勒斯 (Aristokles)。 柏位图只不过是他的“绰号”。
“platutês”(柏拉图),即宽文、平坦之意。据说因为他有着宽广的前额,又口才流畅快,人们便给他取了这样一个别名。
古希腊人还称赞他为阿波罗之子,并称在柏拉图还是婴儿的时候曾有蜜蜂停留在他的嘴唇上,才会使他口才如此甜蜜流畅。
但今天,我们多只是知道他叫柏拉图,且知道他的著作《理想国》。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计了一个很有名的洞穴寓言。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批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洞穴有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人们的脖子和脚被锁住不能环顾,只能面向洞壁。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和囚徒之间有一些人拿着器物走动、火光将器物变动不居的影像投在囚徒前面的洞壁上。囚徒不能回头,不知道影像的原因,以为这些影子是"实在",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并习惯了这种生活。当某一囚徒偶然挣脱枷锁回头看火时,发现以前所见是影像而非实物;当他继续努力,走出洞口时,眼睛受阳光刺激致使他什么也看不见,只是一片虚无。他不得不回到洞内。
当他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告诉自己的同伴时,却没有一个人相信他。有些人还以为他疯了,要杀死了。
于是这人追悔莫及,他恨自己看清了一切,因为这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痛苦。 柏拉图之所以要讲述这么一个洞穴寓言中洞穴理论,本只不过是要说明他的“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关系。
在唯心主义的柏拉图看来,恰恰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是永恒的。而人们所感知到的“现象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可平凡之人只能看到这样的影子,正如洞穴中囚徒只能看到墙上的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洞穴外面的真实的“理性世界”。
然而,我们今天再来读这个寓方故事,其意义不再在于它的“认识论”了。
而是在于故事的后半部分。
也就是那个第一个挣脱锁链走出洞穴看清外面真实世界,发现自己长久所看到的以为真实的一切才是虚幻后发生的一切。
按说,洞内是黑暗,光明就在不远的洞外。人类当是走出黑暗向往光明。然而这些“洞穴人”在知道光明就是眼前时,却选择了宁愿继续留在黑暗之中。为什么?
对于那个走出洞穴亲自感受到光明的人来说,他的眼睛因为长期处于黑暗,无法一下子适应光明。那光明非但不能照亮它,反而让他眼晴产生无法忍受的痛苦。所以他退回洞穴。
而那些还没走出过洞穴的人虽然听说了洞外的光明,但却不相信他。因为相信他,也就等于承认他们把墙上的影子当作真实的愚蠢。
谁愿意承认自己愚蠢呢?
不仅如此,就算他们相信,也去洞外寻找光明,不是也得承受很多痛苦的么?
所以他们最终不是向往光明,而是害怕光明。对于“洞穴囚徒”这种表现,柏拉图给予了后人如下启示:“害怕害暗,应属正常。但最可悲的却是一个成年人害怕光明”。此他鼓励这个世界害怕光明的人们,不能因为追求光明会付出更大代价,饱受更多痛苦,但放弃对光明的追求,而让生命就像被锁在洞穴里,只能看着石墙上来去匆匆的影子。“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一起称为西方哲学奠基人。其实他们远不止是哲学奠基人,更是整个西方文化精神的奠基人。西方文化最明亮、最鲜艳的底色便是来自这希腊三贤。
亚里士多德
这便是对理想、对真理,对真善美的不懈、不惧的乐观坚韧的追求。也许会出现错误,更会受到打击,但这种信念与愿望不可放弃。而他们的这种精神意志对整个西方甚至全人类的影响更大、意义更深远。正是他们这种可以用生命来捍卫追求理想的精神激励着后来的西方人勇敢走出洞穴 ,走出中中世纪,迎来文艺复兴、迎来启蒙运动,最终迎来现代文明。谁都知道,当今人类文化可分两大部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而对于这东西文化的差异比较或优或劣,一直以来有着太多的观点之别,差异之争。
但无论如何,这两种文化的差别是明显存在的,绝不是“一统”,甚至连“和而不同”都谈不上。
无疑,自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便明显可看出整个西方的文化便是鼓励这人世间的“洞穴囚徒“们勇敢走出“洞穴”,哪怕为此而死。 他们看来,洞外的光明会比生命本身更可贵。而没有理想、没有光明、没有灵魂的人生也是不值得过。
而中国的文化却似乎是恰恰相反,它是更主张人们留在“洞穴”的。因为“洞穴”虽然黑暗,但人毕竟可以活着。而如果去追求洞外的光明,没准连命也没有。
更甚至,有些“囚徒”还会很享受他们的生活。因为他们可能会成为一个“监狱长”什么的。拥有一些特权,治理别的一般“囚徒”。
正因如此,中国文化才更讲顺从、适应、“三从四德”之类。
到了今天,中国人的这种“洞穴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似乎走得更远。
比如关于无数人所推崇的“正能量”。这种所谓的正能量从表面一看,似乎的确是意味积极,意味着“光明”。
而若加以深察却又发现,正是这样的所谓“正能量”文化鼓励着无数中国人躲在“黑洞”之中。 这一点,可以从现实中很流行种种“正能量”的处世哲学看出。
如我们说:“改变不了社会,就改变我们自己”、“不要抱怨环境,要适应环境”、“凡事都有两面,要多看好的一面”,如此等等。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柏拉图洞穴中的那些囚徒如果信奉着这样的哲学,还会想着要走出洞穴么?不大可能。因为他们一定会“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想到好的一面”,于是安安稳稳,一生一世呆在洞穴之中。
而这还不算,最后他们还把自己的这种做法视为“正能量”,而把那些想告诉他们真正的光明在洞外的人视为“负能量”。
不由又想到本文前面已提到的柏拉图所说“可悲的是成年人害怕光明”。于是觉得柏拉图此言需要修改了。应当是:
一个社会最大的可怕与悲哀,不是人们害怕黑暗,也不是害怕光明,而是把黑暗当作光明。
原创: 读史明智5 2018.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