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文学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的。那时,文革刚刚结束,邓小平第一次复出,家境好起来,带着一种莫名的感动,回到课堂。回校第一篇作文就被贴到墙报栏上,当时受到很大的鼓励。
上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语文老师。他要求很严,几乎每一篇作文都要当面批改。有一年冬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当面批改作文。室外大雪纷飞,室内如空山庙堂,寒冷寂然。当作文批改完毕,我竟两颊通红,浑身是汗。这样的好老师、这样的求学情境,真是永难忘怀。
后来,迷上宋代散文。尤其是读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之后,心有悸动,其文如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仅八十三字,把夜月之美、情怀之雅描绘得淋漓尽致。从此爱上了散文和诗歌。
高考恢复那年,奉父母之命,弃文学理,与文科擦身而过。十二年之后,旅居澳洲首府堪培拉,研究核磁共振与蛋白质结构。一天傍晚,工作完毕,起身离开实验室。看到秋雨过后,白云相逐,蓝天隐显,红叶满路,忽念故国,遂疾步回到写字台前,写下一份“异国旅思”。从此,断断续续,不能停笔。
1997年,挚友陈凯先先生访问美国,赠我一批近代中国文学名著。其中沈从文的作品对我的影响最大。最喜欢沈先生用诗歌的笔触来写散文,营造那种深情款款的人性情境。真诚地感谢凯先先生,可以说,没有这一批礼物,就没有本书今天的出版。陈先生是医药化学家,可见,科学工作者也有深切的人文情怀。
近年来,本书的一些散文和诗歌陆续在美国圣迭戈华人杂志上发表,受到海外华人读者的欢迎。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安徽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王玉法教授为编校本书付出了许多心血,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王客谦编审以他渊博的文学艺术造诣,提出了宝贵意见,为本书质量把关。他们是我尚未谋面的文学知音。书法家凌卓平先生题写了书名,艺术家诸卫国先生花了宝贵的精力完成了精美的版式和封面设计。圣迭戈《华人》杂志发行人兼主编马平在百忙中亲自作序。弟弟徐锋也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组织本书的出版工作,此外还要感谢安徽教育出版社的副社长包云鸠先生,在本书的出版工作中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还有国艺设计公司的许威东先生也为本书的装帧设计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一本书的出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衷心地感谢他们。
2006年10月9日于圣迭戈-黛尔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