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探源
时间之河是连续的,活在其中,无法看见它的起点和终点。然而,为了日常的劳作,需要度量时间。于是,就在季节循环链上,撷取了冬天,作为时间的参考点,过去与将来的分界线。
过去是常量,无法改变。将来是未解的方程,无法预知。唯有现在,是个变量,让人可以有所作为。
英文单词,Present (现在) 是多义的。其中一个意思是“礼物”。世间一切物质存在,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在其诞生之后都被赋予了有限的时间作为礼物,任其消费,遗失不补。而一切精神存在,无法以物理度量,故不受时间规律约束。
有生之物,对环境有所作为,得到的时间“礼物”相对较短。无生之物,对环境无所作为,得到的时间“礼物”相对较长。
上个世纪,有个叫海伦·凯勒的盲聋哑女子,在度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之后,于生命的第88个春秋,写出了感动世界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用爱心作用于世界,激发心灵的光。
每人所得的时间礼物可以长短不一,所处的生存环境可以差异巨大,但作为不一定与其存续期和环境状况成正比。大多数的人,一生可以有2万5千多天的光明,许多光明的日子在无意间浪费了。关键在于,不要挥霍时间“礼物”。
发端于北半球的各种文化,不约而同地以冬季作为岁末。大抵是因为看到春天的生机,夏天的茁壮,秋天的成熟,它们的色彩斑斓而张扬,不宜做时间的标尺。唯有冬季,把万物归零为黑白世界,回到本色,可为终始之点。
这黑白的世界,看来无色可言,其实对称地吸收并发射了全部色谱。当下一个光阴轮回重启时,被吸收或发射的色谱在生命的躁动中产生了不对称,世界于是又五彩缤纷起来。对称只是有限之美、恬静之美、归零之美。不对称才造就无限之美、张扬之美、婉约之美、雄奇之美。
所以,岁末必须在隆冬,隆冬必须有白雪,白雪必须来自未染尘嚣的云天。
在远离故土的岁末,农历除夕、围炉夜话、和在爆竹声中辞旧迎新的气氛,都成了儿时的记忆。只好入乡随俗地体验西洋的辞旧方式。今年的“平安夜”,来到海边沉思。远方灯火万家,近处长街无人,海岸铁路逶迤而去。在渊面不明的海上,居然还有一片光明,原来在海天相接的地方,上有新月如钩 (农历初五)。月光不强,但它足以昭示人们:世界有黑暗,更有光明,而且照耀着每一个寻求光的人。黑暗中的光明,才让人们惊悟光明的宝贵。犹如失却的时光才是最好的时光,迷失的羔羊才是最佳的羔羊,风雪野外的失散之后才珍爱围炉团圆的温情。这,才是“平安夜”的意义,它独立于种族与文化,具有普世价值。
在这异国的平安夜,没有看到红鼻子的鹿载着胖胖的圣诞老人,越过夜空去给孩子们送礼。
只有海风不息,涛声依旧。我的心,录下这岁末的絮语,和对时光的参省。
时间之河是连续的,历史的海洋是递归的,我们迎它而去……
2006年12 月28日深夜于黛尔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