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海外,华人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烦恼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失去工作的焦灼(那种没着没落的窒息感)
遥望白发苍苍的父母,不能尽孝于前又无法让别人理解的伤痛
子女读书升学问题的困绕
语言问题和遭到歧视时的尴尬
因工作关系两地分居的相思之苦
看病等待时间过长的忧虑
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对居住国法律和习俗的孤陋寡闻
那些融而不入主流社会的窘迫
对充满变数未来的惶恐和不安
觉得自己过的挺不错,但却没有归属感的彷惶
有人说我喜欢无病呻吟,哈哈哈,告诉你一个生活的秘方: 爱无病呻吟的人,从来不生病,这是一剂良药啊,你不妨试一试,这和揭开的脓包好的快是同样的道理。不说不等于不存在,而存在就必须要面对。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是最不可取的人生态度。
没有烦恼的地方:在中国有桃花源,在外国有乌托邦。就一个普普通通的茶杯,有盖也有把。但因为人处的位置不同,他/她看不见茶杯的把,所以就坚持说茶杯无把。哈哈,他们没有错,只是眼界的问题。
当然一个人克服烦恼的方法不同,有人喜欢放弃,也有人勇于面对。但无论如何都要心态平和,只要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接受当前的生活环境,积极的寻找自己的快乐所在,你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不管你生活在哪里,都应好好的过好每一天,重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轻视别人而自以为是,也不要因盲目地羡慕和崇拜别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无论生活在哪里都有好和不好的东西,人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得失,你得到的也许正是别人失去的。
其实相比国内有些人的醉生梦死,我们是幸福的。在国内,人们就像骑在一个不停高速旋转的飞轮上,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跟着旋转,身在其中却不自知。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不能像我们一样可以有时间,金钱和精力去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有太多的人也不能尽情的像我们这样有心情去享受一下自己的生活。 生活在国外越久的人,就和国人在对生活的理解和要求上差别越大。相比之下,我们是站在飞轮之外的人们,但由于离开了原本熟悉的人群和文化氛围,确实会孤单寂寞很多,但我们也享受到了一份恬淡和随意的自在。
另外在我前面的文章中,我想表达的并非是说国外就没有文化氛围。我的文字范围只是停留在对当时自己矛盾心里的一种宣泄,而没有对此话题做更进一步深刻的思考。直到目前为止,我还是认为这个话题太大,牵涉面又太广泛,所以请恕我在此不做详尽的论述。但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还在于你真的是否努力过,敞开你的心,让自己去融入你客居国的文化中去,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在努力融入的过程中,你一定会遇到思想上的冲突,矛盾,痛苦和烦恼。也有人根本就不想去融入,只喜欢沉浸在以往固有的文化基础之上得过且过,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文化而言本来就没有衡量的尺子和高低的标准,只有适合不适合的区别。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个懒惰的人,就会选择逃避,比如直到今天我最爱看的仍然还是国产电视剧。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活能随意些,走一条自己喜欢的路,无论后来发现是对是错,在人的生老病死的过程中,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只要尽心尽力了就好,而至俗至雅,全在于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人生就好比挤上了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无论在哪里停下,都有上来和下去的人们。而你只要能站在你自己的位置上,从容的去面对和享受车内车外的一切(道道风景),你就不枉在世上活过一次,又何必刻意的去计较得失呢?!
其实人就是这样的,活在生活的矛盾中。而人生的真谛就是:平平淡淡最实际,平平安安最幸福。如果你曾有过轰轰烈烈的过去,可能你会觉得现在的生活过于平淡无奇了,但如果让你再回到以往的辉煌中去,也许你又希望回来过这种平淡安定的生活。人就是生活在心的怪圈里,总是跟自己过不去。
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貌似消极,但从顺势而为的意义上看它又是一种积极。尽量的融入你所处的环境中去,只要多接触,多实践就会让脱节的文化再次拥有纽带维系后的喜悦。如果选择在国外生活,就要有融入的愿望,真心欣赏异族文化。同时也要兼顾吸取本国文化中的精髓和积极的东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就像写东西时要用到中国的文字和思想一样。
人的一生就好比由快乐和烦恼窜起来的珠子,在不同色彩下斑斓明暗,直到有一天彻底断裂,再也无法续延的过程。烦恼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没有烦恼的是神仙,不是人的日子。而有烦恼并不可怕,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无烦恼,而是我们如何去面对它,是消极还是积极。
知足者常乐,是生活中最简单,最实际的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