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童年的印象,可以说就像被一块千疮百孔的布料遮掩着的电灯泡,有光明,也有黑暗。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家用的电灯泡一般都是瓦数为15,25,35,60,100,200度的,由于我家住在部队营房里,一切生活用品,包括医疗,理发,洗澡,看电影都是免费的。如果需要什么,比如电灯泡,就去电工房里领,而且一领就是一个包装,可以用很久。而我用的最多的一种就是度数最低的15度灯泡。
我从小就喜欢饲养宠物,一些用来观赏,另一些是生活需要。懂得照顾别人和细心的习惯,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养成的。我养过许多动物,其中有:鸟,鱼,兔子,狗,蟋蟀,蝉等。如果非得说出哪种动物曾经被我精心呵护过,就要数小鸡和热带鱼了。
记得当时花一元钱就能买到十只小鸡。把小鸡拿回家后,我首先找来一个大小适中的纸盒箱子给它们做个家。在箱子的底部铺上些棉花,放个小水碗,再撒些小米。然后在箱子的两侧掏出若干大小不等的小洞洞,作为窗子和透气孔。最后再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去区分它们的性别,比如在公鸡的头上点一滴蓝墨水,母鸡的头上则点一滴红药水。
每天晚上,如果不是困得睁不开眼睛,不是母亲一再催促,我都会依依不舍的下肯离去。即使躺在床上,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放心不下,很怕第二天一起来,看到它们中的一些会死去。所以第二天一睁眼,我常常是脸也顾不得洗一把,就跑到装小鸡的箱子跟前,迅速地打开盖子往里面张望,直到我眼前全是唧唧叫着,一团团毛茸茸的,动感十足的小生命,我才如释重负般地放下那颗悬了一夜的担心。
由于冬天北方很冷,屋子里的暖气根本不够用,晚上睡觉时都要盖上厚厚的被子。为了让我的鸡宝宝们取暖,我特意找来15度的灯泡,掉挂在装小鸡的箱子外面。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保持鸡窝里的温度,另一方面没人时也不至于把箱子点燃了。有时看到有各别小鸡拉稀,我会很心痛,更担心它们会死掉。一经这种情况出现,我就开始翻箱倒柜的找装黄连素的小药瓶,这时根本顾不得会把家弄乱,也把会挨大人打骂的事忘到脑后去了,很有一种豁出去了的悲壮。直到找到了小药瓶,我才如释重负般的喘口气,然后匆匆忙忙地取出一粒,屏住气(太苦了)咬下4分之一来,把它压碎后,放在叠成筒状的信纸里,再掰开生病小鸡的嘴,强行给它喂下去,直到小鸡不再拉稀为止。
小鸡长大了,除了平时喂的粮食外,还要喂些蔬菜和鱼粉。于是每天放学后,我首先去部队食堂外面的垃圾桶旁捡些菜叶子回来,抖落上面的泥土,再简单清洗一下剁给它们吃。冬天的时候,捡回来的菜叶经常被冻得硬帮帮的。所以每次剁好菜,还要把里面的冰水挤干净,再拌上些苞米面和鱼粉什么的,然后放小会儿,等暖和点再去喂鸡。事后洗手时,才发现我的双手都被冻得红肿起来,像被剥去表皮一样,而且有种针扎似的痛。别笑话我啊,即便如此在我的心里,还会产生出一种为了小鸡而牺牲自己的悲壮来。如果再一看争先恐后抢食的小鸡们,马上就会满心欢喜,觉得我所做得一切很值。那时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由我亲自喂大的母鸡生出第一个鸡蛋,而最痛苦的是母亲又杀一只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公鸡。
我用15度灯泡伺候过的还有热带鱼,如法炮制而已,当然鱼缸都是自己做的。现在的孩子不懂,也不理解我们那个年代的人,他们根本就想象不出做一个鱼缸有多难,多辛苦。那时候我最喜欢看水浒,三国,西游记,杨家将的小人书了,我刻意攒下来想留给儿子看,谁知他连正眼也不瞄一下。我小时候,父母从来没有给我买过一样玩具,而所有我玩过的东西都是自力更生的产物。那时的孩子多懂事,根本不用大人说什么,想要什么就自己想办法,由此养成了很强的动手能力,而且做出来的东西都是有模有样的。当然失望的时候也不少。
回首往事,虽然我们为自己的童年付出了许多,但得到的东西更多,那些经历万难得到的,都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东西,而且在世界上是唯一的。尤其是对那些灯光照耀下的小生命,至今我还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有时眼前还会跳动着那些欢天喜地,憨厚的小东西们。不满你们说,直到现在我还会经常梦到自己忘了开鸡笼子的门,一边心想这么长时间不开门还不把它们都给闷死了,一边急匆匆地跑上前去迫不急待地打开鸡窝的小门,然后屏住气等在一旁,直到看到我的大老白张着翅膀摇摇晃晃的从里面跑出,我才笑出声来,醒来时我才发现被子都被汗水给弄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