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中国边界“一针灵”-----------“国民外交” 2009-8-15 1915年, 袁世凯政府无奈地“公开”日本的“二十一条”,并引起后来的“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成功的“国民外交”,它部分挽救了中国。 同时也觉醒了孙中山的领土意识,成就了孙中山为历史伟人,而不是汪精卫似的历史评断。当然也改变了鲁迅的历史走向。 2009年, “明报”媒体公开“13次中印边界谈判的走向”,掀起“媒体”爱国运动。 由海内外的媒体、网民形成“国民外交”。 我想这也会提醒政府部分人员不再重复锡金问题上的错误,“主权换贸易”。为了形成“中印贸易口岸”,在“锡金国主权问题”上,从2003年至2005年,走了这么一条路线图: 1.承认主权----2.模糊放弃-----3. 默认过渡-----4. 媒体明示-----5.公开放弃。 现在中印互相澄清标明交换实际控制线,中国是否正在对藏南地区走这条路线图?这需要“国民外交”来防控。 “国民外交”:由海内外各界人士关注、讨论、参与、涉入有关“祖国整体”的外交利益。 在划界代表团里至少有外交界、国防界、当地政府、媒体界、热心国民参与。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4/12/content_281970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