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卷张铁生与写百遍“BLM”的艾哈迈德,都成为极左派政治斗争的马前卒,向左的方向颠覆了大学入学考试标准。不过一个是被动的,一个是自觉的。由于多元文化主义者的信仰是越多元越好,与主流文化异质程度越高,越为他们所宠爱
全球化带来的结果,不断消蚀着使全球化得以推进的因素。支撑全球化的和平环境还会继续存在吗?全球化框架与民族国家框架之间的张力越来越难以化解,经济纽带和利益关系的外部化,悄然瓦解着国家的认同,而后者是现代民族国家
2021年1月6日挺川者占领国会山事件之后,有人发了一段戏仿对话: 这是一场叛乱吗?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这是一场革命吗?不,总统,这是一场叛乱。 究竟是违宪还是护宪?颠覆还是保卫自由民主?时至今日 人们
美国作为已经是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在多大程度上把握多元化,才能避免分裂?如果西方文明作为多元之一,并蜕变为一个弱势文化,那么自由、民主、人权、法制、宪政、个人主义和私有财产这样一些价值内涵,是否还
中国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创造了什么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低谷。二十世纪的中国,在文化上干脆就是空白,中国只是文明的遗址。当西方人一步步在现代化推动下走出愚昧,中国人却一步步走入屈辱。写20世纪世界文化史
都是有数据的研究,信谁的好?事实是,两边都有理,数据大概都是真的,但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取得的数据也可能不同。如果被现实逼到生死一刻,袭击者和受害人对立双方偏偏是两个不同族裔,引出的社会反响和冲突,可能远远超出
美国蓄奴史主要以黑白为界,种族隔离结束半个世纪以来,白人深深的自责是美国社会的基调,主流社会对现实的黑白冲突尽可能采取回避态度,约定俗成的“不讨论”原则在一定时期内抑制了冲突加剧。但一旦结果有争议,又
在对身份的系统性歧视已经成为历史的今天,身份政治往往并非要政府作些什么,而是要制造社会上的轰动效应。身份政治并非天然合理。如果一个族群,不注重自身价值和道德内涵的提升,想获得政府、社会和全体国民的尊重那是很困
美中竞争不仅表现在直接针对中国的围堵和对抗上,也表现在同中国没直接联系的更广泛方面。假如拜登政府受到国内问题严重拖累,和中国竞争就有可能力不从心。美国和西方要取胜,关键并不是要对中国干什么,而是要弄明白自己该
越来越多的呼声建议抵制将在北京举行的冬季奥运会。当我们目睹北京摧毁了香港的民主基础,利用拘禁营镇压新疆的穆斯林,怎么能无视所有这些而专注于滑冰?但是真正需要集中注意力去获胜的,是“2025年奥运会”——它
当今世界的人类文明可以分为三个世界,第一世界的前三甲,是西方现代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第二世界,是斯拉夫文明、印度文明、非洲文明、日本文明、拉美文明;其它的属于第三世界。第三世界相当于散户,大鳄
特朗普对华战略思维的核心是什么?孙立平教授概括为两点:第一,把中国界定为美国头号对手;第二,有一个约十年窗口期的概念。看拜登对华政策的可能走向,关键看他对这两个问题如何理解。第一点不会发生变化;但第二点即窗口
过去电脑没普及,更没互联网,整理历史大数据很难,做统计分析并检验假说也很难。现在技术飞跃,历史资料是真正的大数据。如何利用大数据论证历史假说?经济史学者的方法论创新,改变了社会学、人口学只注重历史数据描述性分
导弹试验出了差错导致核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飘散世界各地,造成266万人死亡、数万亿美元医疗保健支出和经济萧条,人类会赶紧讨论什么?会讨论建立一个新的全球核安全协议机制,以杜绝此类事件。而我们刚经历了一场自然世界
顾顺章是中共政治局候补委员,他的叛变几乎给当时的中共带来灭顶之灾;钱壮飞是在顾顺章叛变、中共处于千钧一发的危险时刻力挽狂澜、立下补天大功的中共著名英烈。然而,同一张照片,却在不同场合,分别被指为顾顺章或者钱壮
如果你规定只能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好诗,写“往事如精液向外溢出”烂诗就毙,那么你一首好诗也得不到。就像倘若你规定只有穿漂亮衣服才能上街,否则枪毙,结果多半并不会街上人人光鲜,而只能是没人敢上街,谁敢保证自
封杀文化回避了人们对正当程序的需求,也不需要任何借由证据和司法而揭示真相的过程。他们现在就想得到手!表达自由和正当程序被诅咒为他们实现乌托邦的障碍。但拒绝表达自由和正当程序,正是通往反乌托邦和暴政的必经之路!
平克已经预料到潜在的批评以及人身攻击。他在出版前还曾询问过一些朋友,他们也对这本书的前景感到担忧,表示“可能需要安装一些摄像头”,防止有人来报复平克。果然不出所料,该来的还是来了——平克躲过了初一,却躲不过十五!
法斯特事件的发展是群众“自觉”,让人感到可怕的力量:他们不仅是教条的接受者,而且还是自觉维护者;不仅是受害者,而且极有可能会成为有力的加害者。如果要追究历史责任,他们可以轻松地将一切推给历史、推给“错
当年为了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为了能畅所欲言、不会“一言罹祸”才告别故国,来到异邦,哪怕半辈子积累的成果一切归零,也白手起家,重新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么,怎么能容许让“中国的今天就是美国的明天”这样的恶梦成真
曾几何时,在中国良知和文学期刊渐行渐远。文学期刊多是各级作协、文联主办,人事由官方安排,经营靠财政供养,不得不听命于权力。倾听民声本是文学的起点,但对官办文学媒体来说已不堪重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汉语文学并
全世界都需要DNA与人类相似的猴子来开发新冠疫苗。2019年美进口了33818只灵长类,60%以上来自中国。但因疫情引发意外导致全球供应短缺,又因中国禁止出售野生动物而加剧。美科学家到处找实验对象,没有一国能填补中国空缺!
最不尊重英烈的,恐怕就是中共自己了。别说多年迫害国军抗战英雄,砸碑掘墓;就是对中共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也诽谤诬陷,批斗拘禁,整得妻离子散。与其说中共要维护英烈的名誉,不如说要维护自己破绽百出的历史、维护
“纵观这次美国大选之后的120场诉讼,并没有发现一起‘舞弊’事件,更不用说足以影响选举结果的大规模舞弊”——瞧张教授这话说的!未免太满了吧?但细想,又不能不说有他的道理。如果连司法都不信了,就只能在美国找
茅台王总工程师入围院士的新闻,掀起了举国网络狂欢。茅台早就是名符其实的软黄金,以一镇之力创造了仅次于沪深的GDP神话,市值已经超过3.3万亿,相当于3个波音,5个通用,8个福特——没个院士,以后怎么和这些国际大公司掰
人们需要信任科学、信任公共权威以及信任媒体。过去几年中,不负责任的政治家破坏了这种信任。这些不负责任的政治家可能会倾向于走专制主义道路,争辩说我们不能信任公众会做正确的事。已经侵蚀了多年的信任不能在一夜间重建
短视频属于趋向于民主化、扁平化的文化。它也让很多不应扁平、不应碎片化的东西,变得扁平和碎片化了,很有可能会制造出偏颇舆论,制造出极化或说虚无的文化氛围。如果大部分人都只能接受30秒以内视频的信息容量,怎么去把握
今天中国,牛已步发达国家的后尘,逐渐变成以乳用、肉用为主,牛奶产量已是世界第一。但中国的牛年是以耕牛、拓荒牛为原型的,今天我们也唯有以拓荒的精神,尤其是以索尔仁尼琴所谓“牛犊顶橡树”的精神,才能克服改革路上的
选举之夜许多民主党人感到绝望。川普在选前民调中领先,轻松赢得了佛罗里达、俄亥俄和德克萨斯,密歇根、威斯康星和宾夕法尼亚的选情过于接近,难以决断。但反川影子运动策划师波德霍泽不为所动:选票数字与他的模型完全一致
1944年的两张照片拍得多么传神!穿过77年岁月的烽烟,那一代人开朗而又执着的面容,强烈地感染了我;那个中美精诚合作抗击法西斯的时代,也唤起我不尽的追思遐想。他还健在吗?我们这里的博客和网友,有哪位认识他,或者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