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石家庄地铁站有一段播报:“亲爱的乘客,您好,2023即将到站!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岁月从来不言,却见证了所有努力。下一站2024。愿大家遇到困难时,都能换乘机遇;愿大家踏歌而行时,都能一往无前……”一年
李娟不喜欢别人拿沈从文来形容她。拿萧红、三毛乃至瓦尔登湖的梭罗作为标签类比她,同样令她鄙夷。评论家们总是要用框架去定义,李娟总讲一个段子,一个哈萨克族的人从北京回来,别人问他北京怎么样,他说,北京好是好,就是太偏远了
对中国知识分子而言,今天最重要的就是彻底摆脱对权力的依附。这种依附性虽然不是知识分子自身造成的,但确乎已渗入不少知识分子的骨髓。老是以权力的是非为是非,在屈原人格的阴影中打转,我们所期待的文明中国就只能是一个遥遥无期
一个作家的人生如果和他的作品高度一致,就能格外得到读者的热爱——古今中外,屡试不爽。《小王子》的作者,是浪漫的诗人,也是勇敢的冒险家、反法西斯的英雄。他在二战胜利前夕失踪,最后的作品引入中国后,仅在35年间就出版了508
“不忘初心”,一位政治领袖这么教诲其党徒和子民;其实,人的初心,应该就是童心,童心充满好奇,充满探究世界、探究自然的求知欲,童心以万物为友,充满善意,童心也最能沉浸于生活中的百般趣味——作家王小波不是说过嘛:写文章要
什么是长安?仅仅指西汉和唐代,这两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强盛王朝的都城吗? 为什么“长安三万里”?长安有那么遥远吗? 为什么在这部动画片的结尾,像中学语文参考书一样,堆砌大量唐诗中谈到长安的名句?并借唐代诗人高适之口,
在复杂社会中做正确选择越来越难。这是智商问题、制度问题,也是进化问题。史上曾高度发展的诸多文明为何崩溃?真正原因在于:一个社会再也“想”不出办法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有人问萨拉马戈为什么会写冷酷作品《失明症漫记》?他说,
21世纪中国当代作家的长篇小说中,有三部正面描写了在对中国造成巨大灾难和冲击的三场瘟疫:鼠疫、艾滋病和非典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理过程。按发表的时间顺序,这三部是:胡发云的《如焉》,阎连科的《丁庄梦》,迟子建的《白雪乌
不正是与自由相伴而行的风险,那种如影随形的下一秒钟就可能粉身碎骨的预感,更让自由的感觉十倍百倍地增值吗?在踩下油门,看到整个世界轰然扑面而来,过去我涂鸦的“每个人在疾进的瞬间/都只感到幸福的孤独”,意象和感觉都在心头
母亲言传身教,让我们心底葆有做人的底线和标尺:任何情况下,不得损人利己,不得偷奸耍滑,不得自暴自弃,不得小肚鸡肠,不得奢华放纵……我们的三观并不伟大,却能始终保持健全积极的人生心态、平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母亲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