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影《星球大战》有一句著名评论:“用三千年后的技术讲述三千年前的故事。”其实在科幻作品中“社会返祖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大部分科幻作品所表现的未来社会,社会形态并没有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进步,相反却退回到现代社会之前落后的形态
老高按:科幻小说是我读书菜谱上的主菜之一。不过,很长时间,我只愿读舶来品——中国本土的科幻小说水平实在太差!水平差,从根本上说缘于思想的贫瘠,对世界和未来的想象力不能不受到极大的束缚。最近十多年来,情况才有了极大转变,中国有了不少与世界科幻杰作相比毫不逊色的作品,对科幻这一艺术样式,中国作家和评论家也有了越来越深入的思考。 这几天我读到中国科幻大师刘慈欣为龙一的长篇小说《地球省》所写的序言,感到文中颇有一些深具启发性的吉光片羽,在此推荐给各位,或许也能找到同好。 龙一不是我喜欢的作者,《地球省》我读过,也不太喜欢。关于作者和这本书的简介,我附在刘慈欣文章的下面。
《地球省》序言
◆刘慈欣,出处:中国作家网,原载:人民文学出版社《地球省》
科幻小说是创造想象世界的文学体裁。如同现实主义文学留下了形象鲜明的人物画廊一样,科幻小说则创造了形态各异的想象世界。除了个别例外,科幻小说的世界中都是有人类存在的,所以,也可以说,科幻小说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想象中的社会形态。这些社会大多运行在未来时空中的高技术背景之下。而《地球省》中所创造的未来社会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在这里,我们首先看看科幻文学中未来社会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对电影《星球大战》有一句著名的评论,说它“用三千年后的技术讲述三千年前的故事”,其实这在科幻文学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大部分科幻小说中所表现的未来社会,其社会形态并没有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进步,相反却退回到现代社会之前落后的形态中,我们不妨把这称为科幻小说中的“社会返祖现象”。 这些落后的未来社会大都可以在人类历史上找到对应体,比如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很像银河系尺度上的罗马帝国;郝伯特的《沙丘》系列是阿拉伯沙漠帝国在遥远外星的再现;而海因莱因相当一部分作品中的社会体制都有明显的军国主义色彩。另外一些科幻作品中,其落后的政治形态被技术放大,形成了比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社会形态更加黑暗的未来社会,如同噩梦,典型的作品如反乌托邦三部曲、威尔斯的《时间机器》等。而由现代民主社会合理延伸到未来的社会形态在科幻小说中反而是少数,阿瑟·克拉克的作品大多有这样的未来民主社会的背景。 说《地球省》独一无二,是因为它的社会返祖之彻底和决绝,至少我自己没有在之前的科幻小说中见到过。《地球省》展现的是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未来版,其地上世界是清末形态的,地下世界则更接近民国初年。虽然这个想象世界中存在着许多未来因素,如能够限定个体寿命的植入装置、星际航行和外星文明等,但这个时代的人,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社会整体,都找不到未来思想的蛛丝马迹。这个社会的灵魂是清末民初的,这个世界中的人,似乎没有经历过技术时代的洗礼,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他们对皇权的态度,都停留在陈旧时代,而其泛黄的中国市井色彩,使我们瞥一眼就能认出来源。这样一个已经成为历史的陈旧社会在未来复活,与高技术的背景进行了奇妙的融合。最令人惊异的是这种融合保留了厚重的中国世俗文化色彩,这使得《地球省》中的地球像一颗滋味浓郁的怪味豆,让人回味无穷。 对于科幻文学中社会返祖现象的原因,一种通行的说法是:科幻作家把想象中黑暗的未来作为一种警示,以努力使这种黑暗最终不会再成为现实。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确实有一些以警示为目的的反乌托邦作品,典型的如奥威尔的《1984》,但这类作品在科幻文学中只是少数,且都处于边缘地位;对于大部分科幻小说来说,社会返祖现象是基于一个比较简单的原因。美好的社会固然是人类为之奋斗的最高理想,但在科幻小说中,没有比完美社会更乏味的东西了,很难想象在这样的世界设定中能产生吸引人的故事。震撼的故事所需要的矛盾冲突只能在不完美的社会中出现。 《地球省》正是借助这样一个社会背景构建了一个精彩的未来史诗。从主人公由一个底层人物成长为救世主的艰险历程,全景式地从地下、地面和太空三个层面,描述了已经沦为外星饲养场的地球世界的惊心动魄的变迁,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值得一提的是,《地球省》中的人物,从社会底层的警察和酒吧女到皇帝和外星大使,都有鲜明的性格,这在国内的科幻小说中是不多见的。在增强科幻小说的文学性方面,《地球省》无疑是一部突破性的作品。 与通常的看法不同,科幻小说并非是预测性的文学,而是可能性的文学。它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至于预测这众多可能性中哪些更有可能成为现实,不是科幻小说能够做到的,也不是它的任务。事实上,科幻作家很少去关注作品中的预测性,更多关注的是从可能性中提取故事资源,所以,他们所关注的往往是那些看似最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想象。但事实证明,恰恰是这类看似不可能的预测后来真的成了现实。所以我们不禁要问,科幻小说中的社会返祖现象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有多大? 从历史上看,特别是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文明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单向性,世界在不断进步和更新着,过去的一切像沙滩上的印记,被文明发展的大潮无情地永远抹去,已经成为历史的社会形态似乎不太可能再次出现。但在未来,这种可能性真的为零吗? 首先,先进的现代技术与落后的社会形态并非水火不相容,它们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融合的,现在那些仍处于封建体制下的中东石油帝国就是证明。 未来的社会返祖如果真的发生,一定是人类文明所面临的某些外部和内部灾变所致。 外部灾变最有可能的是地球环境的恶化,生存的资源急剧减少,人类社会必须改变形态才能延续下去。 另一种社会返祖可能在太空中发生。太空中充满着艰险和未知,当人类进入太空开拓新世界时,地球上的舒适和平静将荡然无存,人们将不得不面对种种难以想象的挑战,已经成为遥远历史的艰险的生活将重新出现。在新的太空大航海时代,许多在地球文明世界已经和正在消失的东西,如大规模战争、皇权和集权体制等,将重新出现甚至成为文明的主流。这是一个沉重而深刻的问题: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经历过的,还会在太空中重来一次吗? 另一种社会返祖的动因可能来自人类文明内部,最大的可能性当然是技术的进步。从历史上看,技术的发展都是在推动社会政治的进步,工业革命使农业人口进入城市,为民主革命和变革提供了动力;出版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启迪了民智,使民主思想广为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技术的发展使文艺复兴中人文的阳光照亮了社会的每个角落。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使个人直接向全社会发表意愿和诉求成为现实。但另一种力量正在孕育,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有可能将国家机器变成一部真正的机器,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只有机器。这将是绝对稳定的系统,如果被独裁者控制,也将对他(她)绝对忠诚。同时,由于AI网络几乎拥有无限的精力,可以对每一个社会个体进行完全的监视和控制,这就为社会返祖提供了技术基础。 社会返祖最大的可能性还是上述内部和外部因素同时发生作用,而这正是《地球省》中所描述的状况,地球环境的恶化、外星文明的入侵、可能从生理上控制所有个体的生物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这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清末民初社会在未来的复活。 科幻小说总是不断产生着形形色色的、想象中的未来世界,而《地球省》所创造的未来世界是绝无仅有的一个,让我们在惊异的阅读体验中从未来回味历史,从历史想象未来。 2017年6月17日于山西阳泉
附:《地球省》 作者:龙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内容简介 地球环境的恶化、外星文明的入侵、从生理上控制人类的技术应用,诸种因素导致了清末民初社会在未来的复活。《地球省》用独一无二的笔触书写了社会返祖现象,用濒临死亡的小人物表现了人类意志的彻底而决绝,在之前的科幻小说中从未出现过。
作者简介 龙一,著名当代作家,代表作《潜伏》。生于饥荒之年,长于物质匮乏时期,故而好吃;长期研究中国古代生活史,慕古人之闲雅,于是好玩。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写小说引读者开心为业。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迷人草》《借枪》《深谋》《暗火》《代号》《暗探》《接头》,小说集《潜伏》《刺客》《藤花香》和专著《小说技术》等。小说《潜伏》和《借枪》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播出。
近期文章:
几乎没什么比实现中国民主宪政更重要的政治事务了 大数据的神器也救不了计划经济的命 如果不想当井底之蛙,就不能不懂一点比较政治学 国家能力过于强大,就只能靠“死机”来实现“重启” 漫谈家族叙事(一):从“名流写名流”到“凡人写凡人” 漫谈家族叙事(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传记 漫谈家族叙事(三):为什么进入本世纪骤然红火兴盛 漫谈家族叙事(四):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 2022年,简体中文大约的确已经死了 如何避免无处不在的“眼镜蛇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