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怎么了?
(戴广骞, 2015-01-23)
开端:以言论自由的名义写此杂文,如违反政治的正确性,超出自由界限,冒犯他人将做修改。
一,认识角度
小时候,望着落日,不知太阳落到哪里?往西追,最大限度也就追到太行山里。大些时候,知道了八国联军,知道了西洋,知道了法国在西洋。我没有去过法国,我不懂法语,我对法国只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至今拼凑起来,知道法国是北方一个蛮族向南发展形成的国家。法国曾有强盛的天主教文化并向外输出。在北美向休伦国传教,休伦国亡国;向更多的土著人传教,最后把北美殖民地丢了。1688年2月7日,法王路易十四特派的五名耶稣会士到达北京,中法文化交流开始进入一个长达三十年的黄金阶段。法国向康熙皇帝传教,虽然皇帝吸收了其科学知识,形成凡尔赛热河友好关系,但没让其取代儒家文化。反而许多传教士开始翻译介绍中国的历史、哲学。1662年郭纳爵出版《中国科学提要》,是《论语》和《大学》的合译本;1672年,殷铎泽出版《中国政治道德科学》,是《中庸》的译本,十五年后他又出版《中国哲人孔子》;1711年,《中国六经》以拉丁文出版,这是《四书》的新译,外加《孝经》和《小学》,据信,莱布尼茨、沃尔夫等著名哲学家都曾受到此书的影响。拿破仑,1812年对俄战争溃败,帝国瓦解;1815年在滑铁卢战败;被流放到大西洋中圣赫勒拿岛。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亡国,40万华人工兵帮助法国复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又亡了国。
法国曾经有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空想社会主义,大革命,巴黎公社,等等。最后形成 “自由,平等,博爱” 的信条。
二百多年了,这信条曾让法国及人类社会振兴,这信条今日又让法国产生迷误。
二,大西方
法国,是生活在一个体系中的法国。从地中海到加勒比海,从北大西洋到南大西洋,那里的民族互相缠斗了几千年。那里是现在世界文化经济宗教等等的主体。我们东方人看西方人是雾里看花。那里的西方人看我们东方人,从俄罗斯,到中国,到印度,到印度尼西亚也会有着异样的目光。
三,法国讽刺文化
资料介绍,讽刺漫画首次作为武器出现,是在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残酷而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时期。对新教徒来说,印刷机是对他们眼中罗马教会利用绘画来迫害异教徒和怀疑者的回答。于是他们发明了一种反肖像,将教皇画成虚构的恶魔,而国王成了杀戮执行者。自视为宗教愤怒受害者的荷兰人在17世纪中叶发明了新闻画报 ,画家的笔下首次出现了含卡通夸张意味的素描图像。他们的漫画反击战从流行的历史漫画开始,主题是荷兰人抗击西班牙王室,而阿尔瓦公爵(Duke of Alva)是他们最喜欢描绘的反面人物。
莫里哀,伏尔泰曾为法国讽刺幽默而奠定基础。讽刺成为了政治的氧气,有了它,才有了咖啡馆和酒馆中生气勃勃的嘲讽,在那些地方,人们每天、每周都在传阅各种讽刺漫画。
在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主宰的19世纪欧洲,法国讽刺漫画家奥诺雷·杜米埃(Honoré Daumier)的出现,让讽刺漫画进入了更多大众的视线,也帮助这类插图成为艺术史关注的对象。他的早期作品几乎都发表在《讽刺》杂志上,攻击政府腐败和法律的不健全,集中火力抨击当时的君主政体和社会制度,屡屡在里昂工人起义和巴黎公社起义等重大变革中以笔为枪。1832年因为讽刺国王路易·菲利普的漫画《高康大》而入狱6个月,杂志也因此而停刊,出狱后,杜米埃又重新在《喧闹》杂志上继续发表他的讽刺作品。他将统治者丑化为梨形的手法也成为讽刺漫画的一种经典模式,其后被各类拥趸竞相仿效。
在十九世纪前期,经历一段黄金时代后,曾有近400种各类讽刺刊物,这种表达形式尤其是政治讽刺后来被禁止。但人们依然以各种隐秘的方式制作,传播这类作品。十九世纪末上世纪初,随民主的深入和政教分离原则的进一步深化,这类创作有一新的发展,至今依然存在的著名讽刺揭露报纸“被捆住的鸭子” (Canard enchaîné)就是1915年创办的。
《查理》前身取了个日文名字《Hara-kiri》(切腹),1960年由修洪教授(Pr. Choron)与卡瓦那(Cavanna)等人创办。卡瓦那希望能打掉传统媒体,引进他心目中真正现代化的报道风格:「……我們不隶属任何人,也不会有人治得了我们。跟我们一起高喊: Hara-kiri!Hara-kiri!」
1968年法国爆发学运, 撼动当时的保守社会。《切腹》杂志团队中,卡必与渥林斯基积极参与, 在学运与其他激进刊物发表画作。修洪教授对运动期间的失序状态颇感兴趣, 但对意识形态讨论兴趣缺缺。漫画家黑则(Reiser)去了一趟巴黎索邦大学后, 认为那只是布尔乔亚家庭子女的活动, 就不再参与。整体而言, 六八学运后的《切腹》更关心政治, 这样的精神也延续到《查理周报》。 1970年11月16日、 《切腹》封面成了社会焦点。当时有家舞厅失火、 造成一百多名年轻人丧生、 媒体大做文章、 接着戴高乐将军逝世、 葬在柯伦贝、 火灾新闻马上被盖掉。修洪为讽刺法媒处理新闻的方式,构思出「柯伦贝舞会悲剧:死者一名」的标题结果刊物遭禁。《切腹》被禁, 出版社转而推出《查理周报》。
1981年法国左派首次于第五共和时期执政, 密特朗政府对媒体态度更加松绑, 但出版品查禁制度仍持续。在这更自由的氛围下, 《查理周报》反而在1982年吹起熄灯号, 十年后才复刊。
1992年《查理周报》重出江湖, 除了切腹时期的卡必与渥林斯基等人, 也加入记者瓦勒(P.Val)与漫画家夏布、提努斯、卢兹(Luz)、经济学者马利斯(Bernard Maris)等。
今天,各种幽默讽刺,尤其是政治性的,仍是法国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报刊、杂志,电视、电台都有这种幽默讽刺节目,也有许多专门的艺术表演,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的记者、作家,艺术家众多,读者观众听众甚广。
四,事件梳理
《查理》秉持反教权主义(anticléricalisme)精神, 基督教、犹太教与伊斯兰信仰衍生的议题都是他们批判的主题。但对犹太教,查理周刊肯定是在暗中受到了压力,对犹太教网开一面。
卡必认为, 宗教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信徒当然可以在私领域从事个人的信仰活动, 但如果宗教信仰影响到公领域, 他无法接受这样的做法。《查理周报》与另一份讽刺画报《西内月刊》(Siné Mensuel), 还有知名资深媒体《鸭鸣报》(le Canard enchaîné)及法国共党的《人道报》(l’Humanité), 均被视为反教权主义媒体。
法国极右派是《查理》势不两立的死对头, 最常把《查理》告上法院。 杂志认为极右派反犹太人也反阿拉伯人, 总是毫不留情地口诛笔伐。 翻开去年刊物, 头版常可见到极右派要角勒班父女(Le Pen)身影。
《查理》除了揶揄法国主流社会诸多怪象, 也持续关注国际局势。他们控诉以色列政府对巴勒斯坦的迫害、土耳其政府对库德族的压制、非洲某些国家对同志的压迫以及西班牙右派政府对人工流产合法化权益的逐步进逼。
2005年9月,讽刺先知的漫画在丹麦刊出,经过一段风波渐告沉寂。但一个接近极端派的阿訇却不甘作罢,带着这些漫画甚至一些从没有在任何欧洲报刊上刊登过搜集来的讽刺漫画走访许多伊斯兰国家,在这些国家掀起风暴。压力迫使丹麦报纸刊登道歉信。
此事在法国引起争议,“法国晚报”以标题“我们有权嘲讽神祗” 最先转载这些漫画,并在头版配有一幅佛陀,基督,默哈默德、亚伯拉罕等宗教神祗坐在云端的漫画。但该报主编被有埃及—法国双重国籍的老板解雇。
是在这种背景下,2006年2月“查理周刊”决定出版一期漫画,以示声援。 除转载那些漫画外,封面是一个默哈默德抱着头蹲坐苦恼的漫画,左右配有两句幽默:“这些极端分子不听默哈莫德的约束”“被这些混帐家伙爱戴真是苦恼”。“查理周刊”由此成为伊斯兰极端势力的眼中钉,甚至伊斯兰温和势力的指责对象,2008年被起诉,但因符合法国法律对言论自由的保护而宣布杂志无罪。
2011年办公地点被纵火烧毁,工作人员不断受到各种威胁,主编Charb 上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要在世界范围铲除的知识分子名单,面对威胁他说,“我宁可站着死,也决不跪着生”。
2012年,查理周刊刊发一系列穆罕默德或跪或躺的漫画。当时,法国政府力劝不要将这些漫画发布出来。但是被该周刊拒绝了。人们纷纷议论言论自由的边界在哪里。主编夏尔伯则说:“穆罕默德对我来说并不神圣,我按照法国的法律,而不是按照《可兰经》生活”。
2015年1月7日11点22左右,其位于巴黎第11区的《查理周刊》杂志社总部遭到恐怖攻击。一辆黑色雪铁龙C3汽车开到《查理周报》编辑部所在大楼的Nicolas-Appert大道,两名头戴黑面罩的枪手,手持AK47自动步枪与火箭榴弹炮从车中出来。枪手在进入杂志社之前,还向一位路人从容宣布,他们来自也门的基地组织,提醒西方媒体不要张冠李戴。先闯入大楼的6号。与那里的百友影视公司负责人、旅法华人王方辉,以及一名邮递员面对面数十秒。
6号门那天的电梯不好用,他们就一直上到三层楼。就在那之前一分钟,王方辉打开门,接收邮递员送来的挂号信,王方辉转身进办公室签收挂号信的时候,听到门口有响动,一回头,就看到了一幅很难再忘却的画面:两个蒙面人,就是只露出眼睛和一张嘴的那种,拿着两只很长的枪对着他和女邮递员。其中一个迅速转身出门,好像是去楼道里继续寻找他们的目标。留在办公室的那个人很凶狠地用枪指着他们说:“蹲下,蹲下”。但是,他们俩就愣愣地继续站在那里。王方辉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想:会不会是警察?因为他们那种装束很像在电影里看到的警察或者特警部队,他根本意识不到他们是要杀人的恐怖分子。王方辉当时还问了一句:你们是谁?为什么?那个恐怖分子看他们俩没反应,说了一句:“不用怕,我不会伤害你们。”但是,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枪口仍然对着他们,然后,他又厉声说:“蹲下。”看他们俩还是没有反应,他抬手就打了一枪,非常响。这颗子弹打穿了我们公司一扇门,在玻璃上留下一个弹洞。这张照片在网上流传很广。
在他开那一枪以后,王方辉就高举双手,往后退了一步,说:“Ok, Ok”,他当时的反应,以为他们是抢匪,是来抢劫的。他说“Ok, Ok”的意思就是:你想拿什么,就拿什么罢。他没有意识到他们是来杀人的。当然,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处境)很危险,因为枪口就在面前。
他打完这枪以后,好像是门外的那个恐怖分子给他示意,他就迅即转身冲了出去。他们在我们公司停留的时间,大概也就是二、三十秒,他冲出去后,他就赶紧随手关门。这时候我看到楼道里确实有两个人,他们似乎很兴奋地喊叫着,急速地向楼道里冲去。
他们出门以后,就立刻开始报警。报警的内容:请你们快过来,有两个蒙面人进了我们公司,开了一枪……就在我们报告公司地址的时候,就开始在电话里喊起来:“你们快过来,快过来,他们在到处开枪……”因为在报警的同时,枪声已经响成一片。
可能就在十几米之外,有人在那里屠杀,他们坐在那里,什么事也做不了……他当时还到窗口去看,但是,他们和《查理周刊》在同一栋楼,他们只能看到对面,所以,从窗口看,什么也看不见。他的法国同事把我从窗口拉开。
最早意识到他们是在《查理周刊》杀人的,是那位女邮递员。在报警之后,她就瘫坐在地上了,她说了一句话: “他们找的是《查理周刊》”。这个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次恐怖袭击。百友影视公司是先搬进这座楼的,《查理周刊》搬进来不多久。他们搬来以后,因为是两栋楼,不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彼此也没有什么交流。只知道10号楼门口总有一辆警车。后来得知警车是来保护《查理周刊》的,因为他们几次收到死亡威胁。邮递员的话让我们意识到恐怖袭击的目标可能是《查理周刊》,但是,谁也想不到结局会是这么惨烈!
他们向前走入10号,《查理周报》编辑部在这栋大楼的二楼。
枪手向前台工作人员询问《查理周报》的办公室的位置,然后射杀了42岁的看门人。然后他们强迫刚刚从幼儿园接女儿回来的漫画家Corinne Rey输入上二楼会议室的密码,这个会议室当时正在进行《查理周报》的每星期例会——枪手似乎知道这个会议在此时、此地召开。
就在恐怖份子冲进编辑部前, 《查理》成员谈起参加海外伊斯兰激进组织的法国青年。漫画家提努斯出身郊区, 了解这些地区族群的矛盾与挣扎, 他自问法国究竟为这些年轻人做了什么?
幸存者说,首先点名寻找该报编辑Stephane Charbonnier,然后枪杀了他以及他的警察护卫Franck Brinsolaro,他们随后射杀了现场的7名其他媒体工作人员(包括四名卡通画家、两名专栏作家和一名校对人员),以及一名参加会议的访问者。枪手要求所有人自报家门,专挑最著名的漫画家下手。
《查理周刊》编辑部主任、漫画家Stephane Charbonnier,笔名Charb。2012年成为这家著名讽刺画报的掌门人。
2011年,周刊故意把名字改成音似的《Charia周刊》,比喻伊斯兰教法,还把先知穆罕默德请来当主编。结果,2天后,2011年11月2日凌晨时分,报社位于第20区的办公室遭汽油弹袭击,网站被骇客入侵。袭击原因推测跟特别号更名为“沙里亚(伊斯兰教法)周刊”有关。封面上的漫画穆罕默德揶揄读者,“如果不大笑,将被鞭笞一百次”。Charb在一片狼藉中说,那些袭击者“是一群不懂伊斯兰教的傻瓜”。Charb一直坚持,所有周刊员工必须是无神论者,并定下方向:只要人们还不能自由的谈论伊斯兰教,那周刊就继续讽刺这种现象。
2013年,他被基地组织列入头号通缉名单,还收过死亡威胁。他是这样回应的:“我不怕什么仇杀。我没有孩子,没有妻子,没有车,没有贷款。我这么说有点过了,但我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为了保护他,政府派两名警察给他当护卫,都在袭击案中殉职。
Jean Cabut, 笔名Cabu。第一篇作品发布于1954年。曾为讽刺杂志《Hara Kiri》工作。 Cabu口头禅是,“我看起来不像激进分子吧”。Cabu为周刊贡献了无数封面和内文插图。虽然没接过死亡威胁,但极端主义者依然很讨厌他。
Georges Wolinski,80岁的老漫画家,生于突尼斯,专注于性题材和政治讽刺创作。他和Cabu一样曾为《Hara Kiri》工作,也是周刊的创刊元老之一。他长期为《巴黎竞赛画报》等法国主流媒体创作,在报刊界享誉无数,法国国家图书馆在2012年还为他专门举办过终身回顾展。
Bernard Verlhac,Tignous是他的笔名。他从1980年开始画讽刺漫画,是画家沙龙“为了和平而画”的一员。他曾说,“好的漫画让你发笑,更好的漫画让你笑且思考,最好的漫画让你笑和思考并感到羞愧,因为这么严肃的问题你竟然笑得出来”。
Honoré不是《查理周刊》的成员,当天他受邀出席周刊选题会,不幸遭受波及。他和Wolinski、Cabu等人一样,都是法国媒体界响当当的漫画作者。
上午11点35分左右,目击者表示枪手在建筑物内停留了大约5分钟左右,他们在离开建筑物试图驾车逃走时被一辆闻讯赶来的警车在Allee Vert街拦截,枪手对警车开火。现场的记者和在屋顶躲避的人拍摄到了枪手走下车向警车开火的录像。警车被打的满是枪眼,但警察没有受伤。
中午时分,两名枪手然后回到车上继续逃离,他们的车在行凶地点北方大约3公里处与一辆车相撞,然后他们劫持了一辆灰色雷诺Clio,逃离了警方的视线。警方随后在他们遗弃的雪铁龙车上发现了土制燃烧弹和极端分子的旗帜,以及两名嫌犯之一的身分证。帮助警方确定了嫌犯的身分。枪手犯案后乘车逃逸,但是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一名枪手将其身份证遗忘在车中。
奥朗德总统于7日晚,发表电视讲话,呼吁法国人民的团结,捍卫共和原则和宽容精神,重申法国绝不向极端势力妥协的立场,并宣布三日的国家哀悼,降半旗,八日中午全国默哀一分钟。8日午时,凄风苦雨,人们在各种场合默哀,任泪水和雨水 流淌,许多人高举一支笔,象征对暴力的文明抵抗。萨尔科奇讲话中称: “我们必须坚定地捍卫民主。面对这种野蛮猖獗的恐怖攻击,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退缩,必须继续说我们想说的,按我们希望的方式生活,什么也不能阻挡我们”。
案发后,大量军警投入缉捕,巴黎的反恐警戒提升至最高层级,各级学校停课。
1月9日上午,法国警方派出将近9万警力,继续追捕制造《查理周刊》恐袭惨案的Kouachi兄弟,并将范围从9日凌晨的隆篷镇(Longpont)、雷茨森林(Forêt de Retz)等,向巴黎方向延伸。Kouachi兄弟流窜到法国北部又折返巴黎,踞守巴黎北郊戴高乐机场附近一所印刷厂。
1月9日,警方在追缉凶犯的第三天,封锁了小镇Dammartin-en-Goele,包围了镇上印刷厂Création Tendance Decouverte(CTD)建筑。
设立好包括地面、屋顶(特种兵)、空中(直升机)的包围圈后,警方一直试图对凶徒对话,但似乎局面一直僵持不下。
在警方设立包围圈的同时,封锁了小镇,并要求所有居民必须锁好房门,躲在家中。此外,附近的三所小学、一所高中等均被封锁,小学内,老师带孩子们唱歌,以安抚学生。
10日,亲自将Kouachi兄弟接进印厂,并与他们相处了一个多小时的印厂老板对媒体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9日早上将近8点,Dammartin印刷厂老板Michel Catalano在楼上办公室等供货商。有人敲门,他以为是供货商来了,就走下去接待。在楼梯上,Michel看到两个带着冲锋枪和火箭筒的男子与他的厂长对话,Michel一下就认出来--他们正是被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的血洗查理周刊的Kouachi 兄弟。
Michel没有慌乱,而是回身上楼嘱咐工人Lilian藏起来。后来Lilian一直躲在纸箱中,并且与警方保持联系,直到Kouachi 兄弟被击毙,自己安全撤出。
然后,Michel故作平静地下楼,将两兄弟带到楼上办公室。三个人平静地交谈,“我们在一起聊了有一个小时”,“我知道,这些经历了让人难以置信。我还给他们咖啡喝。”Kouachi 兄弟对我说:“别担心,你如果着急的话可以给宪兵打电话,一切很快会结束的。”“他们对我从来进没有显得有攻击性。”
这时,与Michel有约的供货商来叫门了,Michel对两兄弟说:“让供货商走,这不关他事。”兄弟俩说:“没问题,咱们一起下楼,然后让他走。”
供货商走后不久,宪兵陆续赶来,直升机、坦克将印刷厂层层包围。首场战役马上就要打响。
Kouachi 兄弟这时做出了出乎Michel意料的举动。他们跟宪兵示意先别开枪,有平民在楼上,随后让老板藏在楼上安全处,两人下楼应战。
双方第一次交火后,宪兵后撤。俩兄弟上楼来,老大脖子上受伤了,Michel帮他包扎。俩兄弟说:别担心,我们会让你走的。“他们甚至对我说:现在先别走,宪兵会把你打死的。”
后来受伤的老大已经有点迷糊了,当Michel第三次执意要走时,老二匆匆将他送走。
老板转身下楼,他想告诉两兄弟小工人Lilian还藏在楼上。但因为这之前他对两人说过只有他一个人在楼上,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敢说,一个人出去了。
Michel说,两兄弟对他一直温柔礼貌,双方像朋友一样相处,没有做“人质”的感觉。
10日晚,指挥围剿Kouachi 兄弟行动的宪兵上校接受电视采访。他说:兄弟俩踞守印刷厂时,释放了他们见到的在场所有平民,与警察空巢对峙。印刷厂老板Michel出来后提供了兄弟俩伤情、工厂格局等大量助于拘捕的情况。
警方一直尝试与Kouachi 兄弟谈判,但他们执拗表示宁愿做为“殉道者”死去。
Chérif在逃亡过程中两次抢车都未伤人,因此很快被车主举报,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Kouachi 兄弟被击毙后,BFM电视台经警方允许,公布了9日上午与Chérif Kouachi(Kouachi兄弟中的弟弟)部分通话记录。
Chérif兄弟受也门基地组织训练和支持,要为“先知”复仇。他们不杀妇女、平民。他们认为讽刺伊斯兰先知的《查理周刊》记者不是平民,而是侮辱穆斯林信仰的仇人。战争中,警察也是仇人。
Chérif Kouachi 在电话中说,自己与西方人在伊拉克的行径不一样 “你们在那里滥杀平民,包括妇女和老人”。
据法国iTele电视报导,法国Seine-et-Marne市的UMP党籍议员Yves Albarello说,在谈判中,两名凶手称,〝他们要象圣战士一样的死去。〞
9日傍晚,警方采取强攻行动,击毙嫌犯。
在持续3天的恐怖攻击事件中,在包括一个犹太超市在内的巴黎的3处地方共打死17人。
在遭受恐怖攻击后,当局部署了约1万名军人,加强全国各地的安保工作。
2015年1月14日,也门首都萨那,一个商场的电视展区正在播放“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14日发布的视频,视频称,该组织策划并发动了针对法国《查理周刊》的袭击事件。“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的一名高级别领导人纳赛尔·安西正在视频中发表演说。
“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的一名高级别领导人纳赛尔·安西在视频中表示,按照“基地”组织最高领导人扎瓦赫里的指示,阿拉伯半岛分支精心策略、实施了这起袭击事件,并为袭击提供了资金支持。他表示,此举是为了报复“侮辱先知穆罕默德”的行为。
在这段11分钟的视频中,安西表示,该组织不会就此收手,未来还将发动类似的袭击。他说,“如果你们有言论自由,那我们也有发动袭击的自由。”
五,立场分析
恐袭发生之后法德大报《世界报》、《回声报》、《费加罗报》、《明镜周刊》、《法兰克福汇报》和主流新闻社、电台电视台虽纷纷发表声明谴责恐袭, 捍卫言论自由。
但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以及CNN、美联社等在是否刊登《查理周刊》漫画的问题上, 反复掂量后仍决定不刊或作模糊处理。
英国大报《金融时报》甚至指责周刊“愚蠢”;《卫报》向《查理周刊》捐款10万英镑以示同情,但同样不刊登漫画。
《纽约时报》认为“这些漫画中的许多已经不能称之为讽刺, 而是侮辱”。该报不仅不刊漫画, 还在周刊遭袭后第二天便登出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的《我不是查理》一文。文章称, 如果《查理周刊》在美国任何一所大学内出版, 其生存时间都不会超过三十秒;周刊的做法不应成为主流,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向不同信念和宗教的人们表现出尊重, 试图用聆听来打开对话, 而不是用侮辱。”
言论自由到底有没有界限?法国主流媒体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查理周刊,而美国的崇尚自由的主流媒体,却陷入左右为难的纠结之中。《纽约时报》总编巴奎经过左思右考,最后决定不刊登,主要有三个考虑:1)员工的人身安全;2)读者感情,尤其是穆斯林读者;3)纽时长久以来坚守的准则:无端的侮辱和讽刺艺术之间是有界限的。在巴奎看来,展示那份报纸的“最具煽动性的图片”是不可接受的。
纽时此举招致绝大多数读者的批评。他们指责这个决定很 “懦弱”,他们说,如果你是那份权威大报,如果你是美国新闻准则的最高代表,如果你指望你自己的记者遭到威胁时,其他人能站出来支持他们,如果你尊重你的读者自己作出是非判断,那你就该力挺《查理周报》,刊发他们的漫画。纽时此举被法国媒体指责为,在恐怖主义威胁面前,放弃对言论自由的忠诚与坚持,不但自己蒙羞,也让美国的媒体蒙羞。纽时在查理事件上自我设限,失分了。
美国媒体面临的难题,在中国官方媒体那儿,倒是简单明了。新华社发表时评《新闻自由要有限度 无限制的侮辱不可取》、和环球时报的《怒斥恐怖主义不等于争议漫画》,都直截了当地指出,新闻自由应该有限度。必须指出的是,美国媒体的自我设限和中国官媒的言论自由要有限度有本质不同。前者是媒体自我决定,和美国政府无关;后者是中国政府行为。
言论自由应当坚守,宗教信仰应当尊重。但是当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遭遇碰撞的时候,如何拿捏?这场查理惨案引发的大论战,看来还将继续下去。
随后的星期天,包括40多位外国领导人在内的一百多万人在巴黎集会游行,支持《查理周刊》,捍卫法国的言论及表达自由。全法国各地有三百五十多万人游行。
法国媒体在《查理周刊》出版的最新一期的前一天,公布了该杂志最新一期的漫画封面。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周三(13日)将发行的新一期杂志封面上,先知穆罕默德举着一块“我是查理”的牌子,漫画的上方写着“全部的宽恕”。
在世界各地,包括美国《华盛顿邮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意大利《晚邮报》和英国《卫报》在内的许多媒体,都刊登了《查理周刊》的这幅漫画封面。
在1月7日伊斯兰极端分子对《查理周刊》的恐怖攻击之后,法文的“我是查理”的口号被世界各地的人们广泛使用,成为支持《查理周刊》的标志。
1月14日,劫后重生的该刊假《解放报》场地发行了遇袭后第一期新刊,新刊封面出现了一幅漫画,绿色背景下穆罕默德流泪表示“我也是查理”。这期杂志面世后洛阳纸贵,平时5-6万份一期的该刊,竟一下在世界20多个国家售出500-700万份之多。新书在网上更被炒至1.5万欧元天价。
1月14日,查理周刊宣布将会推出APP,只需花费3欧元即可下载原法文版漫画,也可另选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版,同时也已经有一批人正在进行中文版的翻译。
欧美国家在社会治理中均有大量言论限制, 甚至有专门针对极端言论的立法。此次恐袭后至1月16日, 巴黎已有五十多人因言被捕, 一百多人受审。美国在两次伊拉克战争期间和9·11后的反恐行动中, 都有严格的信息控制。在事关种族、女性、同性恋等重大伦理和社会政治问题上, 欧美媒体、文艺作品、学术界乃至公共舆论都有明确的言论界限, 甚至立法禁止出格言论, 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其实都有成文或不成文规定。这是常识,一个往往被遗忘的常识。当个人或经济、社会、政治实体受到诽谤时, 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 当公共秩序遭到破坏时, 难道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不对后果负责?
尼日尔总统优素福16日通过政府发言人修改措辞,称“参加游行的目的是打击恐怖主义和争取言论自由,而非意味着对某些错误利用言论自由观点的任何支持”,骚乱发生后,尼日尔司法部宣布禁止本期《查理周刊》在境内流传,,政府司法部长阿玛度(Marou Amadou,)称“查理周刊的挑衅是对和平的侵犯,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新刊登的醒目的绿色漫画再度惹来麻烦:不论在1.7事件中持何立场的穆斯林国家、团体,对此的反应均是“《查理周刊》再度亵渎先知”。1月17日是周五,当天晚祷后,约旦、巴基斯坦、巴勒斯坦、也门、尼日尔、塞内加尔等地都发生了穆斯林集会抗议《查理周刊》“亵渎先知”的示威,其中一些地方还发生了骚乱,甚至流血事件。尼日尔政府19日的声明称,迄今至少已经有45座教堂被烧,10人受袭身亡,全国将哀悼三天。在也门首都萨那,数十人举着 “穆罕默德的大军苏醒了”、“我的父母为先知而牺牲” 等标语,高喊 “冲进去”,试图冲击法国使馆;在巴基斯坦卡拉奇,一名法新社摄影师在拍摄示威时受伤。
尽管对于用恐怖手法袭击《查理周刊》,穆斯林世界存在温和、原教旨、极端等差异,但将《查理周刊》的行为视作“亵渎先知”、“侮辱伊斯兰教”方面,穆斯林世界的意见却惊人一致。许多发达国家穆斯林社区抗议中打出的 “我们是穆罕默德”标语,正是这种不满和委屈情绪的真实反映。
1.17穆斯林世界抗议、骚乱普遍发生后,法国总统奥朗德重申“法国的原则和价值观之一,是自由——尤其是表达自由”,并对多个国家在抗议中出现焚烧法国国旗行为表示“法国不能接受,肇事者必将受到惩罚,即便在法国以外也是如此”,而英国首相卡梅伦则公开表示对教皇方济各的妥协性意见“不能苟同”。
《查理周刊》问题上,世俗世界的认识其实是有很多差异的,一些人认为《查理周刊》的做法是正常讽刺和言论自由的表现,理应得到保护,另一些人则认为恐怖袭击应谴责,“亵渎侮辱他人”也不应该。而穆斯林世界则仅在“应如何惩罚‘亵渎者’”问题上有分歧,但几乎没有人敢公开表示,《查理周刊》的行为是正常批评范畴。
他人的宗教与信仰该不该尊重? 一项由Le Journal du Dimanche 主持的法国民意调查18日公布,结果显示,42%的法国受访者认为,令穆斯林感到受伤与威胁的漫画不应该在媒体上刊登,这些人同时支持言论自由;而57%的受访者认为,无论外界反响如何,杂志和报纸都应自由刊登这些漫画。
有人说,言论自由之所以为自由就在于它在概念上没有边界,其真谛在于所有人都必须容忍冒犯的言论。这就是说,如果你支持言论自由,那你就必须容忍那些没有边界的言论。当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发生冲撞时,以容忍对应冒犯,可能是最好的对应之道。一项报导说,在法国的500万穆斯林里,有99.999%面对那些漫画是抱以平静心态的。
1月19日,现任法国波尔多市长、曾出任总理和外长的中右翼资深政治家阿兰.朱佩发表了“继续生活在一起”(les "devoirs" des musulmans envers la République)的博文,提出“共同生活”的前提,是穆斯林信仰、尊严、文化习俗得到尊重,但穆斯林本身也应设法 “减少狂热和蒙昧主义”,接受和容忍外界对自己宗教的质疑。
近日,福克斯新闻台邀请嘉宾来评论《查理周刊》遇袭的前前后后,一名叫彼得逊的美国退伍军人说,巴黎一些街区已经被伊斯兰势力所控制,非穆斯林“禁止入内”。他还说,在巴黎北部、东部的一些街区已相当于伊拉克或阿富汗的城市了,如马让达大道、美罗城街区、共和国广场或拉雪兹神父墓地街区等。福克斯电视台还专门配了地图,勾勒这些街区在巴黎的具体位置。另一名嘉宾、“反恐专家”埃默森则在福克斯电视节目中称,英格兰第二大城市伯明翰是一个“完全被穆斯林控制的地方,穆斯林居民密度之大连警察都不敢靠近,它基本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一个国中之国”。他还说,英国政府在伯明翰几乎无法“行使任何主权”。
埃默森的言论随即遭到英国政客及知名媒体人士的嘲笑,英国首相卡梅伦称他是“十足的白痴”,说自己以为这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
而在法国,福克斯显然惹上了大麻烦。巴黎市长伊达尔戈对福克斯的侮辱性言论表示“极度震惊”,20日她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说,打算起诉福克斯报道 “侮辱了巴黎形象”:“当我们遭受侮辱,形象被破坏时,我们不得不借助法院的力量将这些言论删除”。
法国电视台也随即作出反应,要求美国同行就此事作出澄清。对此福克斯新闻主持人以“不实评论”两次向“英国和法国人民”道歉,两名惹事嘉宾也分别公开致歉,彼得逊表示,他不知道采访他的时候“还配有地图”,辩称“地图可不是我做的”。
美媒纷纷抨击巴黎市长的决定,《今日美国报》称,“显然巴黎女市长没有从《查理周刊》事件中吸取教训”,而《华盛顿邮报》称她“简直是疯了”。
现在法国学校的老师如果公开认为这次屠杀有疑点,有可能是阴谋,立刻就会被勒令停职检查。所有学生都必须写作文,写对这件事的看法,如果有学生说查理周刊不应该亵渎神明,就会受到批评,老师立刻就会做他的思想工作,翻过来倒过去地不停地教育,直到学生接受正确的观念为止。也就是说,在法国,只允许查理有言论自由,一般人都必须服从一个思想。在公司上班,大家都噤若寒蝉,不敢讨论,在法国经济如此一塌糊涂的状况下,谁都不愿祸从口出,丢了工作。法国学校现在进行的洗脑教育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言论自由,一方面是世俗化教育和揭示宗教的危害性。
总之,西方将法国的恐怖袭击事件统一定调恐怖分子挑战言论自由。
六,性质分析
《查理周刊》的问题就在于它将目标扩大化,从针对极端恐怖主义的讽刺扩大到所有伊斯兰教徒心中的真主,圣人,并且将这种讽刺抹黑等同于言论自由,违反不能以视觉手段表现穆罕默德规定,伤害了广大穆斯林的心。他们曾尝试过通过合法的方式表达不满,但他们的声音却从没有被重视,甚至法庭都以言论自由为名打回了他们的诉求。
《查理周刊》以象征着法国的斗争精神自称,但是是否应该从道德的角度反思一下,他的言论自由有没有伤害到别人的信仰自由?
七,总结分析
1,我认为我们人类之间的杀戮是不对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来之不易,倍加珍惜。我们每个人要学会避免恐怖主义犯罪,学会防备恐怖主义犯罪。
2,当社会出现矛盾和怨怼时,应采取当今社会常用的方法,如,沟通,抗议,法律,制裁等等,而不是以罪攻过,以罪攻罪。
3,当我们的正常社会在抗击恐怖主义时,我们的国际社会追求的是什么主义?我们做了哪些引起问题的事情?我想我们追求的是秩序主义,如平安有序,或控制局面;利己主义,如自己得到最大的好处。但还有一个,我想将其定义为欺凌主义。当今社会充斥着以强凌弱,如校园欺凌、网络欺凌、办公室欺凌、家庭欺凌、种族欺凌、宗教欺凌、国家欺凌、媒体欺凌,等等。任何民族、宗教、党派等都会有极端主义的派别,当我们要破解极端主义时,非要使用欺凌主义吗?我想《查理周刊》是在犯着欺凌主义错误,以笔杆子诛心式欺凌。
4,《查理周刊》作为讽刺漫画,揭露假丑恶,博人一笑,启迪思考,那是正途。如果丑化侮辱别人的圣人圣物,还指鹿为马说是:言论自由,那就是错误和犯罪。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反过来,别人能拿法国的国旗国歌说事吗?烧你的国旗,你也不允许吧。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法国的法律对有利于自己的事纵容,对不利于自己的事禁止,一时眼睁一时眼闭,这说明法国的法律出了问题。以合法的理由干着不合情不合理不合道德的事。
5,法国人,没有自由时,哭着喊着要自由,有了自由,又不懂怎么使用。《查理周刊》的编辑不顾警告,愿用生命去推远言论自由的界碑,对方同样敢用生命推回你的言论自由的界碑。“查理” 实际是偏见无知,对自己对社会不负责任,也没必要尝试。法国,不能从无拘无束的蛮族而来,再回无拘无束的蛮族而去。为人类制造废墟和遗迹。这说明法国的自由出了问题。
6,冒犯讽刺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刺伤与被刺伤的风险活计。那就看谁伤的起,谁伤不起。人急了,都会采用自己最擅长的工具,或笔杆子,或枪杆子。当笔杆子和枪杆子都是亡命徒殉道士时,那只有社会伤不起。
7,丹麦报纸能够刊登道歉信,而造成如此大社会不安的《查理周刊》,却仍固执地再次刊登穆罕默德画像,又把自由的界碑再次推出。可猜想,此周刊或许是某种政治势力的工具,专门用来制造社会麻烦,引爆社会矛盾;也或许是法国某种口味民众的的定时供养者;或简单是编辑的个人偏执。这说明法国的文化出了问题。
8,《查理周刊》刊登很多没有底线的作品,中国近年也有一些低俗的讽刺作品,中国在努力朝好的方向扭转。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2014年10月19日深夜,赵本山从铁岭赶往沈阳中街 “刘老根大舞台”,组织召开了本山传媒演职人员大会,学习和贯彻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赵本山作为著名的艺术家,在谈及习总书记讲话时认为,所有从事二人转艺术演员和管理人员,都要认真学习这个讲话,落实讲话精神,认真演出,净化舞台,抵制低俗。
《查理周刊》的人是不是也该学习一下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跟上国际形势?
9,关于宗教及信仰问题,毛泽东主席说:人们的宗教感情是不能伤害的,稍微伤害一点也不好。…….这件事不可随便对待。(《同藏族人士的谈话》(1956年2月12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4页)。《查理周刊》的人是不是也该学习一下毛泽东的思想?
10,法国,曾提出社会主义观点,现在实行着福利型资本主义制度,如今出现经济滞缓,失业严重,当地人生育率减少,族群对立,等等问题。说明这个国家制度出现了问题。 伏尔泰服膺孔子学说,曾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对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他均赞美有加,“只有中国是世界上最公正最仁爱的民族了”,“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来”,“对于中国,我们应该赞美、惭愧、尤其是模仿他们啊”。伏尔泰甚至叹息:“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
八,结语:
法国,是该反思一下了!
法国,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熟起来?人类,什么时候才能没有欺凌主义?
注:有些事件经过,有些句子来自网络文章,为形成整体观点而引用。此致谢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