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灿
最近网上疯传习主席与奥巴马在加州散步的照片,习主席的发福身材与奥巴马的身材形成对比。如果我们把两人的身材与健康的观念与饮食习惯联系起来,不难发现其中的必然联系。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说到了面食(淀粉)和糖尿病的关系,今天和大家谈谈肥胖症。糖尿病和肥胖症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两者都是和饮食有关,特别与淀粉的摄入有关。在美国和中国,肥胖症比糖尿病更为普及,和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日常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
随着农业和食品科学技术的进步,商品社会的繁荣昌盛和物质供应的极大丰富都为人们提供了各类美食的多样选择。肥胖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甚至成为一个影响国民经济效益和医疗健康体系的重要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各界高度重视。“病从口入”在过去是一个与传染病有关的话题,现在却是一个不仅仅与饮食有关而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经济问题。
肥胖症的定义及其危害
人体的基础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的营养需要(加上未成年人的生长的营养需要)。对于食物的摄入正好能够满足身体代谢需要时,身体各个器官活动正常,各项生理指标也正常。如果这个等式的一端超过了另外一端,就会失去平衡,造成肥胖症或者营养不良。因此,对于成年人正常人来讲,饮食的目的是保持这个等式的平衡,而不是单单是为了满足食欲。当人的欲望大大超过了身体需要,过度地摄入糖、脂肪、蛋白质、酒精、药物甚至尼古丁 (身体根本不需要)那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肥胖症的指标是当BMI(按照与体重(kg)/身高(米)2比例计算的体质指数)。正常人BMI为25-28, 达到28以上为超重,达到30以上算是肥胖症,35以上为严重肥胖症。美国有大约60-70%的成年人超重,大约30%以上的人患有肥胖症。肥胖症不仅可以引发糖尿病、血压高和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而且可以减少寿命5-10年。
如果将人生比作一次长途旅行,对于一个身上拥有超过正常人30% 脂肪的肥胖症患者来讲,他的心脏和整个营养代谢系统在路途中负担就超过了正常人的30%,那么他的生命旅程比正常人缩短30% 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日本和欧洲相比,美国的肥胖症不但比例高,而且有愈演愈烈趋势。其实这一点根据他们的饮食习惯很容易判断。最害人的饮食应当首推美国的“爆肥”餐馆,我们可以常常看到那些肥胖症患者在“爆肥”餐馆里,大盘大盘、风卷残云地尽情享用面食、米食和肉类。
大部分日本人的身材保持较好,因为平均饭量大概不到美国人的一半,日本人中患有肥胖症的仅仅占人口的3.5%, 大约为美国人的十分之一。日本人平均寿命为83岁(去年全球第一),也使日本健康营养的寿司近来在美国大行其道。
同样在日本,典型的相反例子是大相扑运动员,虽然他们每天运动,由于其过度肥胖的身体造成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50多岁。看来,人的寿命,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之外,后天的饮食是居其首位的。
肥胖症患者与种族、社会地位以及其受教育程度关系极大。其患者的基本判断为“富国的穷人与穷国的富人,Poor People in Rich Country and Rich people in Poor Country”。例如在印度,大腹便便是一种有钱和财富,至少可以衣食无忧的炫耀表现。
肥胖观念的历史回顾
孙中山先生说过“民以食为天”,吃饭一直是我们平民百姓的头等大事。中国人过去几百年饥寒交迫,大部分人都三餐不饱,饥不果腹。解放后前30年搞“一大二公”,人祸天灾,粮食更加紧张。农民留的口粮一人一年400-500斤或者更少。在我们那里,城市成人的定量供应每月为28斤,只有20%为白面,其他小米,玉米面等等。一个人一个月仅仅3两食油,半斤猪肉。那时粮食是国家统购统销的战略物资,倒卖粮食属于“黑市、投机倒把”,是要坐牢的。据说市民的供应定量还是周恩来总理亲自计算的。这些故事,如今40岁以上的人记忆犹新,现在的年轻人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
那时候,人人见面首先问候的第一句话是“你吃饭了没有”或者“有空来我家吃饭吧”,那往往是一句客套话,因为人人家庭口粮有限,自己都不够,何来多于粮食请客。许多家庭的母亲往往自己忍饥挨饿,以致皮包骨头,得了浮肿病把那多出来的一口粮食给了孩子。
那时像如今的北朝鲜一样,人人面带菜色,除了做饭的“大师傅”和大官,很少有胖人,因此胖人是身体健康和社会地位高的一种荣耀。人与人如果一段时间没有见面,见面后最好的褒奖的话是“你胖了”。反之是“你瘦了”,那是很难听的话。所以孩子们的小名叫“小胖”或“胖胖”的很多,连电影小兵张嘠里边的一个人人羡慕的角色也叫“胖墩”。
因为饮食中有大量难消化的粗粮,很多人为了长胖而吃坏了胃口,得了胃溃疡,甚至开刀做胃切除手术也不在少数。那时候基本上没有听说有人的糖尿病,但是不少人因为营养不良而得了浮肿,肝硬化和肝癌。那时候得心脏病和癌症的人也没有现在多。
观念需要更新
我们在这里回顾那段历史,目的不是要“痛说家史”,而是想联系到那段历史对于我们观念的形成的关系。因为“存在决定意识”,这个认识的误区就是“吃少了会造成营养不良,吃多了,甚至多多益善才能够营养全面,至少没有坏处”。
当然这样的观念会存在于许多有这样历史背景的人,同样存在于许多没有这样背景的人之中。这样的观念在中国人中有,在美国人中也有。 如此错误的观念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有,同时也影响到了下一代。
经常有中国人抱怨自己的孩子在外国人办的幼稚园里孩子们得不到精心“喂养”,似乎只有追着喂孩子吃饭才是正常的。有的母亲甚至为了让孩子吃饭而大动干戈,不惜以“家法”伺候。殊不知,如此“填鸭”式的增肥方法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其实,外国人顺其自然的喂养方式是科学的。我们想想,喂养过宠物的都知道,连动物都不会为了自己的后代进食而追赶甚至逼迫,作为高智慧人怎么会“拔苗助长”到如此愚昧无知的地步呢。
如果采用这种方法使孩子得了肥胖症,家长们日后将会为孩子节食的问题大伤脑筋,也会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追悔莫及。因为孩子在小小年龄,肚子已经“撑大了”,身体已经“发福了”,会越吃越多,没有节制。因为他们的大脑已经被身体控制,已经身不由己、积重难返,再控制已经非常困难了。他们可能害了小孩一辈子。
当然小孩子得肥胖症的不完全是大人逼迫的结果,有的孩子天生贪吃。无论如何,大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减肥节食也应当防微杜渐,坚持原则,食可而止,“从娃娃抓起”。
贪吃也是一种贪婪
正常人有一定的食欲,但是过量的、无节制的食欲就成了贪吃。贪吃是人的本性之一,在国内现在叫“吃货”。贪吃是在上述错误观念的指导下,再加上没有节制的欲望形成的。贪吃的人自谓“美食家”,如果没有把胃口吃坏,如果没有体育锻炼,几年之后,一定会体重增加,血压增高,血脂增高,胆固醇增高。糖尿病,心脏病等等病患是随之而来,跑不掉的。
如果我们把第一种历史造成的错误观念叫做“无知无畏”,则第二种情况属于“食胆包天”天了。
对糖的依赖
肥胖症病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上身就容易上瘾,形成恶性循环,非常顽固。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时防微杜渐,一旦木已成舟,就非常麻烦。因为那一身的肥肉会掌控人的大脑,特别对于糖块、甜食、油炸食物、含糖饮料没有抵抗力,甚至到了嗜糖成瘾的严重程度。反之,甜品对于瘦人的吸引力要小的多,远远没有达到那种如饥似渴的程度。
曾经认识一位患有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外国同事,她在公众面前饭量也不大,平时也十分注意喝非糖饮料,甚至不吃蛋糕等高能量食物。但是她在办公桌下面有一个20-30磅的口袋,里面全是豌豆大小的糖块。在她办公桌的几个角落有几个小碗,里面盛满糖块。她在工作期间几乎一刻不停地在不同的位置随手将那些糖块仍到嘴里,隔三差五她又会从口袋里挖出一碗碗糖块及时补充。这位同事一定知道那些糖块对于她的健康的危害,但是,她的身体决定了她的大脑,发出了死命令。而此刻的对于她,那些糖块倒像是一种依赖的毒品。无疑于吸毒、酗酒和抽烟。
肥胖症的治疗和预防
虽然人们都知道运动和控制饮食是控制肥胖症和减肥的有效途径, 大部分人减肥都不成功。一般人在减肥3个月到6个月就会反弹。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现在国际上公认有效的减肥方法是开刀手术,将胃口切除到原来10-20%大小,强迫减少进食。还有用手术切除或者吸收腹部脂肪的,非常残忍和残酷。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要想治疗肥胖症,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战胜自我,控制食欲,减少进食,而且应当早早下手,持之以恒。
运动也非常重要,运动是为了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保持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转,但是运动的目的不应当是为了将多余的食物(能量)燃烧掉。如果真是那样,节食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我们又何必同时开启热风和冷气呢?
另外,增加运动量之后,人们都会增食,如果少增食,就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反之,减少运动量之后,也一定不要忘记减少进食,否则体重会迅速增加。当然,节食也好,运动也好,都要有度,不能过度,要循序渐进,也应当根据自己的年龄做适当调整。
我认识一位美国同事,他已经50多岁了,但是每天还坚持锻炼2-3次,而且强度较大,包括举重一类的重金属训练。他身材保持很好,满面红光,身上的肌肉一块块的,与年轻人有的一比,他也为此引以自豪,走起路来挺胸抬头,两腿生风。我常常担心他会运动过度。有一段时间在GYM没有见到他,再次见到他时,走路一瘸一瘸的,他说他腰部筋骨受损,需要休养治疗。我劝他说,我们的年龄不能再作年轻人的运动量,应当适当调整。可以考虑减少运动量,也可以考虑一下太极拳、打坐和瑜伽一类的运动。他言听计从,在休养了一段之后减少了运动量,把GYM的访问减少到了每天1次。又过了一段时间,再见到他,身材却变了,体重突然增加了20磅,大概是减少了运动量,却没有及时减少进食。
结束语
总之,健康与减肥的道理非常简单,只是知易行难。在树立了正确的概念之后,不管是对自己还是自己的下一代,都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日日功,甚至是口口功。如果能够战胜自我,食可而止,中道为正,精打细算,量出为入。减肥就一定能够成功。
祝福大家身材健美,健康长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