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恢复高考无疑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人们通常把恢复高考头两级大学生统称77,78级。一方面是因为这两届学生入学仅差半年。更主要的是学生组成相似。77,78级几乎纳入了所有文革十年沉淀下来的历届精华。也正因为如此77,78级的应届生往往被忽略。 得知恢复高考时笔者在读高中一年级。留城的指标已给了姐姐。故离毕业还有一年多(那时高中只有两年),我已开始期待光荣的‘上山下乡’了。虽然对于‘上山 下乡’意味着什么还模糊不清;但当时只有参军或‘上山下乡’两种选择。参军对于有些近视的我可望而不可及。因而只剩下‘上山下乡’这条光明大道。 听到高考的消息着实激动了好一阵子。直觉告诉我这从天而降的机遇显然好过党号召的‘上山下乡’。 然而当时这条路的狭窄是现今学生难以想象的。我现在还清楚记得78年高考的录取率是25 :1。77年就更低。其艰难比之于蜀道丝毫不为过。雪上加霜的是应届生要与历届精华竞争。也许有人会认为在校生没间断学习,应该占优势。但如果对文革时期 的开门办学制度有些了解的人就知道那时的在校生能学到多少东西只有天知道。 反观历届生,历经农村基层的磨练,可谓卧薪尝胆。高考对很多人来说是他们改变境遇的唯一出路。这种由逆境激发出的能量让他们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走上考场。 真是令人生畏的虎狼之师啊。当年在校生即便露出高考的意愿也常会被人们认为是不知天高地厚而遭到讥笑。一次有位同学半开玩笑地问我有没有打算考大学,我斩 钉截铁地回答‘当然要!’教室里忽然一阵尴尬的寂静。虽然我是班上无可争议的学习尖子,但说要去考大学仍让同学觉得有些大言不惭。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句 大言竟让我赢得了班上一位美女的芳心。 77年高考结果证实了人们的看法。应届生在历届虎狼之师面前溃不成军。我没能找到统计资料。但从我们中学的情况判断,应届生相对历届生的录取率肯定不到10%,甚至可能低于5%。 学校为考上大学的学生举办了隆重的欢送会。那场面或不亚于奥运庆功会。物以稀为贵,那一年社会上第一次把‘天之骄子’的称号戴在大学生的头上。而他们也是当之无愧。时至今日,这一称号有时似乎竟有讽刺意味。让人真有些唏嘘不已。 77级是在来年的二三月间入学的。落榜者又重振旗鼓很快投入到下一轮的‘战争’。显然他们还没把此前不堪一击的在校生放在眼里。但此后的四个多月见证了应 届生的知耻而后勇,不甘示弱和发奋图强。流火七月是许多人终生难忘的日子。经过几个月的练兵,应届生已非往日吴下阿蒙。在78年的高考考场打了一场漂亮的 翻身仗。从我所在系的学生组成推断,应届生与历届生的比例应该是六四开。在我寝室的七位同学,三位是历届生,四位是应届生。 77,78年中榜的应届生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我们正好赶上了恢复高考,因而免去了‘上山下乡’的劳役之苦。然而也正是缺乏社会磨练,在对生活的理解以及 组织活动能力都与历届生有明显差别。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应届生都被笼罩在历届生的影响之下。应届生的年龄优势也使我们成为‘龟兔赛跑’的兔子。当年系 里年纪最大者已愈四十,与应届生父母的年龄相仿。年龄劣势让历届生产生更强烈的急迫感。 记得刚入学不久,系里邀请了几位77级同学与我们交流学习经验。其中两位同学都已经通过考试免去了前两年大部分基础课程。还有一位免去了三门外语,正开始 学第四门外语。这位同学还有一段传奇:据说他在返城后安排在一家国家级研究所里当清洁工。不久他的数学天才就显露出来。因此很快就出现了研究人员向清洁工 讨教数学问题的情景。毫无疑问77,78级学生里人才济济。我生平第一次深切感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恢复高考后三十年后的今天能给‘天之骄子’77,78级学生一个怎样的评价呢?也许是正是被寄以厚望,总体上讲77,78级三十 年来取得的成就略让人失望。不错,人们可以列举出很多他们中间出类拔萃的人物。但别忘了,在他们前面有十年的空挡。77,78级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 度上应该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并无出人意料之处。更重要的是在近二十年的中国经济大潮中没有多少来自77,78级的弄潮儿。然而正是这二十年的经济大潮 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西方真正开始正视中国的崛起。那么为什么77,78级会缺席这轮大潮呢?原因也许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十年浩劫给 77,78级学生的创伤太深。在社会发生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变的时刻,他们中间的大多数选择了相对安全保险的‘阳关道’。从我同学的情况看,基本上 分两类:仕途与出国。我寝室的七位同学, 三位在做官(两个行政官员,一个技术官员),四位在国外学习并定居。 更有意思的是三位做官的是历届生,四位定居国外的都是应届生。 这或许是77,78级的一个缩影。多少年后当人们谈到高考时依然会记起77,78级。 但谈到国家的富强崛起及对世界的影响,人们谈论更多的或许是他们之后的愣头小子和黄毛丫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