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李劼天地  
文学、文化、历史、政治等人文的学术领域  
https://blog.creaders.net/u/319/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脚下的沙漠,天空里的鹰》--楔子 2006-10-31 13:09:10

要从西部勾勒美国文化显然是相当困难的。因为美国文化不是从西部而是从东部开始的。美国的人文地理通常首先从东部,展现其文化的历史。经由奠定美国历史的二次战争,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一个全新的国家出现在与欧洲遥遥相望的大西洋彼此岸。美国的开国元勋和奠基性的领袖们,从华盛顿到杰佛逊再到林肯,相继在美国的东部为美国写下了开拓性的历史篇章,留下了诸如《独立宣言》、《解放黑奴宣言》之类的历史文献。与此同时,一个个的城市先后在美国东部出现,并且伴随着诸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那样的著名学府以及诸多图书馆、博物馆、戏院、电影院等等的文化娱乐设施。其中,纽约的市立图书馆、大都会博物馆、林肯中心、百老汇戏院等等,后来更是成了世界性的文化象征。由此,从华盛顿DC,经由费城到纽约,再从纽约经由波士顿到芝加哥,构成了一道为美国所特有的文化风景线。这不仅是美国东部的骄傲,也是整个美国的骄傲。美国的东部,因此而成为美国文化的摇篮,就像黄河长江之于中华文明。

 

相比之下,西部在人们的心目中却是另外一种形象,不是以众多的文化象征物、而是以形形色的故事和传奇闻名天下。比如西部的铁路修建,西部的淘金历险,乃至印第安人部落,或者旧金山的地震。在美国东部,一代又一代崛起的是构成美国思想文化主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群星灿烂。而在美国西部云集着的,则是一批又一批的好莱坞电影明星。好莱坞使美国西部着实生色不少。要不是好莱坞拍摄的大量的西部电影,也许美国西部在人们心中至今依然是不无神秘的一片空白。但也是因为好莱坞的缘故,一说起美国西部,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乃是好莱坞西部电影里的种种惊险场面。尘土飞扬之中,冒出一辆马车,然后从马车侧面,冲出一伙强盗;最后从远处的地平线上,渐渐地浮现一个飞马而来的牛仔。及时赶到的牛仔英雄,打败了强盗,救下了马车上的全体乘客,其中少不了有个美丽的小姐,或者高贵的夫人。

 

与东部的庄严崇高相比较,西部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只是个不无搞笑的传奇之地。即便是淘金那样的冒险,也像卓别林《淘金记 》电影里所描绘的那么滑稽。从东部西行度假,很少有人会抱着寻求文化意味的意图。人们去西部旅游可能会怀有些许好奇心,但主要带有的乃是休闲的心境;就像人们一提起去佛罗利达,马上想到的是躺在海滩上的懒散和惬意。

 

要不是那片暗红色的地貌,我对西部的想象不会超出好莱坞电影所提供的范围。从纽约飞往落山矶中途转乘的飞机从凤凰城起飞不久,机翼下突然出现了一片浩瀚无际的沙漠。那片沙漠不是像人们通常在电影里看到的那种流线型的阿拉伯沙漠,而是火焰状的;其色泽也不是金黄的,而是暗红色的,有点像纳博科夫小说书名《微暗的火》所暗示的那种意蕴。

 

暗红色的沙漠虽然像漫无边际地燃烧着的火焰,却被上苍停格在了某个瞬间,带着一派死寂的苍茫。看着这样的景观,一时间仿佛置身火星,或者恍惚中不知自己究竟在掉向哪一个陌生的星球。这情形有点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第一、第二乐章,东张西望的旋律,正在不停地寻找着什么,寻找着某个重心,那个重心显然也是陌生的,就像眼下的这片荒漠一样。

 

这死寂的荒漠让人陡然而生一种失重感。也许是凝固了的燃烧过于沉重,致使面对这片荒漠的任何生命都不由自主地显得轻盈,仿佛飘在半空中的浮尘。

 

真没想到,美国西部有这样的地貌。或者说,美国西部的地貌原来是这样的。这跟好莱坞西部电影里的画面根本不是一回事。西部电影里的自然背景,几乎都是为西部牛仔所设定的;荒蛮,广袤,一如牛仔们狂野的性格。但此刻在机翼下出现的,却是一种停格了的激情,一种那样的激情不知为何被突然凝固的神秘和恢宏。这是一种陌生的真实。在这样的真实面前,当下的人生反而显得不真实了。有人说生命中会出现不可承受之轻,其实生命真正难以承受的是真实。生命的轻重,在于真实与否。当生命处于不真实的状态时,自然就显得十分轻盈,不管能不能承受;唯有在生命变得真实的时候,才会找到重心,才会出现生命的重量。比如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那段晨曦般的咏叹,回荡在几乎要被高楼大夏窒息了的都市街头,无疑是真实的,如同清新的空气一样。但面对眼前这派地貌,再清丽的咏叹都会如同一缕轻烟,在空气中迅速消散。

 

真实有时确实是陌生的。当9·11袭击出现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难以相信,这样的袭击是真实的。不少人以为这是一个意外。眼睁睁地看着二座地标性的大楼如同燃烧尽了的烟灰一样倒塌,人们才信以为真。直到从几近遗忘的记忆里找出了当年的珍珠港袭击,美国人才把当下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联接到一起。一直喜欢搞笑的美国人,在那个陌生的真实面前,终于变得严肃起来。所有的脱口秀节目一律停播,任何笑话都变得不合时宜。好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家才重新回到以脱口秀为标记的生活里。

曾经想为美国作一个长长的祈祷:徒步行走整个美国。本来以为那是另一种陌生的真实,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真实。但没有人相信,这样的行走是真实的。除非这样的行走真的发生,在没有任何支持的前提下。

 

在最后出发的时候,我放弃了,从不知道的真实里转身走入我所知道的另外一个真实里,那个真实由一部部的历史小说写作所构成。

 

在纽约住到第六个年头,方才明白这个城市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有时像座学校,有时像座寺庙,有时又像个山洞。小时候听人拿腔拿调地说,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觉得非常潇洒。及至真的籍纽约这个城市栖身,才发现生活的严峻。先圣们的修行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在我却不知怎么的变成了,洞中堪堪六载,世上不过数日。

 

看着这片微暗的沙漠,突然明白,我所不知道的真实,原来是基督那样的受难。在如此一片无边的荒漠里行走,其真实性是与基督受难的故事一样的;无论是基督遭受鞭笞的时刻,是基督背负十字架的时刻,还是基督被钉上十字架的时刻。当然,最为真实的,是基督最后的那声祈祷:原谅他们吧,他们是无知的。

在荒漠里的行走,不仅是基督式的真实,也是佛陀的真实。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之前,可能就在这样的荒漠里行走过很久很久。老子当年骑着青牛出关之后,可能也是来到这样的荒漠里,与世别离。这样的荒漠所意味着的真实,是毫无世俗气息的真实。这样的真实是全然的神圣、纯粹的神圣。在这样的真实面前,纽约就算是全世界最为真实的城市,也会多多少少地变得不真实起来的。

 

美国西部原来深藏着这样的真实性。一直以为美国的文化集中在东部,此刻才意识到,西部所深藏着的文化意蕴并不比东部浅显。假如联想一下美国的象征,鹰,西部地貌的文化意味尤为深长。

 

在空中无拘无束地恣意飞翔着的鹰,是最为自由的,也是最为真实的。自由是真实的属性。自由一旦消失,真实就变得可疑。就此而言,东部的城市文明远不如西部的荒漠和天空那么真实。鹰的真实性通常在于与沙漠对应的天空,而不在于城市的上空。很难想像城市里有鹰飞翔。城市里飞翔着的是鸽子,在沙漠上空飞翔着的才是鹰。

 

基督是鹰,佛陀是鹰,老子也是鹰。不管城市文明发达到什么程度,鹰的高度是永恒的。鹰的自由意味及其真实性,是人类文化经久不变的标高。

毋庸置疑,当年杰佛逊们和詹姆士们是在东部着手创建了美国、奠定了美国的基本精神。但今日对美国内在的人文精神的寻找,我却宁可定位于西部,定位于西部的沙漠,定位于沙漠上空的鹰。

 

飞机开始沿着洛基山脉下降时,迎面扑来的是刀削般的群山。那样的冷峻,有如瓦格纳的音乐。阳光照在山峦上,如同钢铁般的意志一般闪闪发光。瓦格纳的音乐总是在追求某种神圣,尽管其追寻的上帝似乎是钢铁铸成的,而不像刻在美国西部总统山上的那几位美国总统,他们虽然目光如同岩石一般刚毅,但脸上的神情依然带有人间的烟火气和深深的人情味。

 

飞机越是往下降去,人间的气息越是浓郁。落山矶及其整个加州,是在沙漠里建成的一长长的绿州。这片绿州西面临海,与太平洋对岸的亚洲遥遥相望。这片绿洲东面依山,与山那边的神秘荒漠隔山而处。神圣的圣地与世俗的人间,本来是经由沙漠紧紧相连的。由于绿洲的出现,世俗的人间才有了另外一种真实。即便没有神圣的意蕴,人们照样也能够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从荒漠里建成的加州,无疑是西部人的骄傲。但西部人更应该骄傲的也许是,还没有被人们普遍意识到的饶有意味的西部自然景观。

 

作为一个文明社会,美国当然是从东部开始形成的;但要说到文化精神,美国的秘密却可能还深藏在西部的各种地貌里。文明是人类给自己创造的历史,而文化却是人类籍以通向上帝、通向天国的一种努力。所谓的精神,归根结底是根植于自然的,或者说是与天地同在的。在美国东部,走进教堂可能是最常见的与上帝同在的方式;但在美国西部,置身于神秘的自然,就已经意味着与神明在一起,意味着沐浴在上帝的光照里。

 

飞机降落的时候,落山矶的昂太雷机场撒满了金色的夕照。虽然时近暮色黄昏,天空依然很蓝。

 

浏览(837) (2) 评论(1)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某某 留言时间:2006-11-01 09:13:59
以前在师大见过您,很高兴在这里又见到您的博客,以前就想到过您会来万维,只是不知您常去那个论坛。祝你一切都好!
回复 | 0
我的名片
李劼
来自: 纽约
注册日期: 2006-10-31
访问总量: 49,04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杜维明的文化投机:儒家的晚期病
· 王家卫的艺术困境
· 张艺谋的电影美学起义
· 《无极》:日暮途穷的陈凯歌
· 把酒论今古
· 李劼答独立笔会问
· 《商周春秋》代后记:一个思想者
分类目录
【历史小说】
· 《商周春秋》代后记:一个思想者
【长篇小说】
· 爱似米兰
【政治文化】
【影视评论】
· 王家卫的艺术困境
· 张艺谋的电影美学起义
· 《无极》:日暮途穷的陈凯歌
· 清末民初的历史缅怀--综评大陆
【文学评论】
· 生命在苦难中开花--回忆施蛰存
· 高行健小说点评
【文化评论】
· 杜维明的文化投机:儒家的晚期病
· 把酒论今古
· 李劼答独立笔会问
· 《商周春秋》代后记:一个思想者
【美国阅读】
· 《脚下的沙漠,天空里的鹰》--
【论《红楼梦》】
· .绪论.文化灵魂和历史命运
存档目录
2006-11-01 - 2006-11-20
2006-10-31 - 2006-10-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