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大学问家思芦聪慧敏捷, 阅读神速, 粗粗浏览过这位老先生列出的一年阅读过的书籍名单, 字数大约有 1 亿以上, 这样大的阅读量, 估计连 DeepSeek都会读宕机. 而且读后感如雨后春笋, 而且篇篇妙语连珠, 语不惊人死不休, 喜剧效果极强. 他的最新杰作是一篇叫做 一场用诡计、反间,卧底和欺骗赢得的胜利", 这是他读 李开元的《秦崩》和《楚亡》的读后感: 思芦这样写道: "(该书)详细描写秦朝灭亡和汉朝建立。重点写了刘邦的流氓本色和项羽的贵族精神。刘邦战胜项羽,基本上靠的是计谋:比如火烧栈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半渡而击、离间范增、用间项伯、鸿沟之约、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自此以后,中国战场上都充满了背约、欺骗、内奸和计谋,尤其是在近现代。诚信总是不敌诡计."
看到这里, 连我这样的历史文盲都差点把中午吃的三明治笑喷出来!
孙子兵法出自春秋, 早于汉楚之争近千年, 三十六计包含了人类所有阴谋诡计乃至于于现代地缘政治博弈术. 除了核讹诈之外.
战国秦攻齐, 久攻不下, 派特使陈驰去齐国国都临淄劝降齐王, 陈驰承诺齐王若归顺秦国, 将获封地 500 里, 安度晚年. 齐王建信以为真, 开城投降,结果被秦王嬴政流放到边远的共地, 活活饿死.
战国时代就是一个弱肉强食, 尔虞我诈, 不断地签约,不断地割地求和,不断地撕毁合约, 杀戮,围城,侵蚀领土的历史,怎么到了你嘴里,刘邦就成了天下第一恶人? 您怕是把评书当历史,把京剧当史料了. 看看中国历史学家如何看到刘邦. 司马迁在 《史记》 中评价:“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 司马迁还称:“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 3. 班固评价:“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初顺民心作三章之约。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 《新语》 。 善意提醒, 读书要懂得甄别, 别尽整那些没有用的东西, 浪费自己的生命, 也浪费读者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