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赖活着,乱谈着  
一直对这个神秘的世界怀着敬畏的心情。常常在不经意间看到,自己如此脆弱。太多无奈,只好赖活着。  
网络日志正文
知果畏因宜谨慎, 逢缘遇境好修行 2008-06-23 20:02:17

 

知果畏因宜谨慎

 

逢缘遇境好修行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

民国六十五年为中慧班开示

弟子吴碧霞敬记

 

 

诸位谛听!善讲者不如善听者,‘诸法于恭敬中求’,纵我今日所讲,不如从前,然以谛听恭敬,必得法益;况诸位借公余念佛三日,百忙之中,获此一暇,机缘自是不易,其期于一心不乱者必矣。恳切恭敬,是善因缘,一心往生,为祝为祷!

 

吾净宗劝人,或曰‘万修万人去’,或曰‘十念往生’,或曰‘临终助念往生’,皆是随根立说,各有条件,不可拘执。譬如饮食,并不能取箸便食,盖其前有种种之准备,其后有种种之收拾,至于方进食,亦有种种之法度,佛法之理亦同,所谓‘万修万人去’,如何谓之修?当如何修?须先考究,并非掐珠随口而宣,即是修行,且若是不修,云何去耶?再者‘十念往生’,吾等念佛二十五年,莫说十念,十万念亦不为夸口,却是念念虚浮,则临欲命终,危险危险!盖十万之中,未得一念之一心不乱也。又‘助念往生’,是吾人以为最后之保险者。然助念也者,帮助欲命终者提起正念之谓也。彼临命终,四大分散,犹如风刀解体,往往忘失正念,果于此时,有人提醒,命欲终者,自能执持名号,便谓助得上;若助者念,被助者不念,亦不往生——是知不论何宗何派,皆须解行相应。于理慧解,于事实修。解以导行,行以证解,方不致盲修瞎炼,误蹈火坑,诸位且据此用功。

 

遇境伏惑

 

诸位此次念佛,既求‘一心不乱’,然而何以求而不得耶?盖自作不得主故。何以不能作主?未明心见性故。若是真心本性作得主,则一切自在,便得长时之‘一心不乱’;今者吾人之真心本性作不得主,竟是情识作主,情识作主,亦即见思惑作主,于是千心万心,大乱特乱,欲了生死,欲出轮回,莫由也已!然则终无可施之计乎?曰:有!须依佛法。喻之如病,得病者自知有病,须遵医嘱服药,若藐藐而听,依然故我,病何能痊?须知欲得一心不乱之果,当种净念相继之因。然而吾等在家之人,为谋生活,自是不能无所系绊,如之何能净念相继耶?曰:除正当职务尽本分外,于财色名食睡,诸勾心斗角之事,一概莫关心!志期了生死,何暇他顾?若终日营营于彼,不但了生死无分,恐又增添许多生死种子矣。

 

盖修行有正功夫,有助功夫。吾人不能整日念佛——整日念佛者,正功夫是念佛,助功夫亦是念佛。此蕅祖所说,但念佛,便具足善根、福德。既不能,则正功夫是念佛,每日定课不可少,有闲隙不必用心时,亦须随时提起佛号;至于助功夫,则三十七助道品乃至六波罗蜜等皆是。吾人平日所为之事,虽极复杂,然以一念善转,便皆可为助道,但视用心如何耳。比如我今在此教书,若未曾用心转向菩提,便只是教书而已,若视作布施,则为助道矣。又吾人尚须于日久天长起烦恼中,练习功夫。盖‘心本不生因境有’,境若不来,何贪何嗔?境界若来,往往心随境转矣;而所谓修行,便在于一起心即能觉,不为境界所动。古德有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但起贪嗔,自心能觉,吾人修净土者,既觉之时,速将佛号压伏之,斯之谓伏惑。伏惑正当在平素办社会上诸烦琐杂事,可喜可嗔诸境界现前时,伏得下便是功夫,功夫即是在烦恼中能转为菩提。以上论伏惑,今已生者伏而不起。

 

深信因果

 

其次谈因果。谈因果前,先说念头。且问诸位为何有烦恼?为何有善心?如此一切,皆是因为有念头;念起则万法生,念灭则万法灭;万法唯心造,万法生灭,皆在此念头生灭之上。念头为何?念头即是因缘,而因果之理,即在‘万法因缘生’上。吾人无始劫来,即带有诸多迷惑颠倒,八识心田,充斥诸法种子,虽然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然凡夫无知著相,不识其妄,于是森罗万象,六尘诸境,由六根为媒,触心发识,一旦分别,便落印象,印象者,种子也,此是因;又此种子,复能薰习其他种子起现行,便成缘,名亲因缘。总之:种子之相薰,可分为二:一曰自类相薰,即种子生种子,现行生现行,此之因果不同时。二曰异类相薰,即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则因果为同时。由上种子、现行薰习之理,可见因果之定律——种子生现行时,种子为因,现行为果;现行薰种子时,现行为因,种子为果。如此,便在自家心地上,不必格外找因缘,而因缘随时来,可怕不可怕?若能习得自心一切法不著,便不造业种子矣!然此谈何容易?故生死轮回,永远不断。如是,则为之奈何?曰:亦唯念佛,令净念相继。

 

盖念头皆自类相引,若能念到打成一片,这一片佛号连绵不绝,当路挡住,其他有漏念头,无由起现行,无缘不生故。故古人念佛,有追顶念法,追顶也者,‘南无阿弥陀佛’,‘佛’刚离口,‘南’又接上,不令有丝毫间隙,此念起时,他念不生,既不让路,见思惑无由得起,贪嗔诸念既不起,何有身口之杀盗淫妄?反之,若一起贪嗔诸念,纵身口无造作,一动念,内法尘即自染著,何能出轮回耶?故考究因果之理,也好念佛,也好从起心动念处修行,此是令未生者勿生。

 

直下承担

 

复次,念佛时,虽不解理,若肯发深信愿,功亦不小,全事即理故。事者,如极乐世界种种庄严,是阿弥陀佛为摄众生,慈悲变现,庄严是事,而其极妙处,是常寂光净土,真空玄妙,是理。故虽有人讥诮极乐世界为化城,然化城却有真受用——诸位但能将阿弥陀圣号,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著之于心,便是相应。盖念佛者,非此臭皮囊,此四大假合之身非我,心方是我,心即我,我即心;心念佛,心即佛,则佛即我——吾人念佛时,敢当下承担,了无虚怯;阿弥陀佛即是我,我今念佛,是阿弥陀佛在念佛,自念自佛,念自性佛,其功伟矣!且我即阿弥陀佛,便不能不信因果,且问:有杀盗淫妄之佛乎?试想:我是阿弥陀佛,一身金色,如何再作杀盗淫妄之勾当?果能如是观想,纵不解理,修行亦有大力用。

 

 

以上所谈,有三大纲:一曰遇境伏惑,二曰深信因果,三曰直下承担。遇境伏惑,在洗旧种以必净;深信因果,在拒新种而不受;直下承担,是圆事理之方便。若能三者互用,何愁一心不乱之不果,极乐世界之不生?

 

今日所谈,不为不多,请诸位布施与我欢喜,布施欢喜,无畏施也!

浏览(557) (2)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赖活着
注册日期: 2006-11-01
访问总量: 28,33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理性,感情,和它们的具体应用
· 从范跑跑,邓玉娇案到法律道德和
· 女儿的参赛作文... :)
· 修行随想
· 杜漏
· 修行精华
· 知果畏因宜谨慎, 逢缘遇境好修行
分类目录
【六祖坛经学习笔记】
· 行由品第一 (1)
· 序文
【好文章收藏】
· 杜漏
· 修行精华
· 知果畏因宜谨慎, 逢缘遇境好修行
· 摘录 沈家祯居士关于人类思想特
【学佛日记】
· 与小悟空真诚的讨论
【随想随笔】
· 修行随想
· 世间人和佛的差别在哪里?
· 感悟随笔 (二)
· 感悟随笔(一)
· 答豆豆问(二,补充)
· 答豆豆问(二)
· 答豆豆问 (一)
存档目录
2008-07-14 - 2008-07-14
2008-06-02 - 2008-06-25
2007-10-09 - 2007-10-09
2007-09-28 - 2007-09-28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