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索姆林的博客  
加拿大资讯  
https://blog.creaders.net/u/3320/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下边该轮到心理膏药专家了 2010-06-21 07:14:58

《北京晚报》刊登了这样一幅新闻图片:之前建在北京奥体中心的养生“悟本堂”,正在被建筑工人推墙揭瓦地拆毁。

于是看报的人乐了:现在呀,真是建什么都快,拆起来更快!人红起来也快,臭起来更快!

又可以由“绿豆神医”张悟本作标志,一时之间,什么绿豆治万病、什么活吞泥鳅之类,马上都成了胡吹。这就让那些已经被多年看病难、治病贵给折腾惨了的老年朋友,他们本来以为能在少花钱、少受罪的所谓养生中找到那么一点点对“神医”盲目迷信崇拜,但“绿豆大夫”们一经崩溃,敬爱的老年朋友们,现在又得转身再去书店排长队退货那些能“自己治自己的养生”书了。

  至此,不但养生热会要冷下来,甚至连很多真有本事的老中医,这一次估计也得跟着张悟本的绿豆治病而沾包了。

  那么跟着,又该轮到谁要现世报了呢?

  我想,可能就得是那些象“养生大仙”们一样频繁出现在电视上的心理膏药专家了。

  差不多就是从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一向都在中国被根本忽略的心理疾病治疗,忽然就火了起来。在如今这样一个既要忙死忙花为钱,又没时间让自己灵魂得以片刻安宁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因为一场大灾而提醒人要注意灵魂和心理健康,之前能有这样一个开始当然也得算是一件好事了。

   但就象历来我们社会的很多事情一样,什么东西和人在中国只要一火,各种连蒙带骗的膏药旗,也就会随即到处悬挂招摇起来。并且还有为数不少的心理膏药医生,更因为借震灾而出名,所以他们就开始象养生绿豆大夫那样,或出现在种种电视养生或电视家庭吵架节目当中,他们与各位所谓能治万病的“绿豆型神医”们很有默契地互相“心有灵犀一点通”精诚合作,然后就这样率领着无数老年观众们,逐步走向精神迷途的深渊。

大概是在三年前,我由于发现自己有心理方面的疾病,所以花了很贵的学费,曾去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旁听过好几个月的课程,之后因为要消化这些课的内容,所以又极其有限地读过几本有关心理学的皮毛书籍。好歹也总算稍微知道了一点心理学方面最基本的常识。

比方说,其实任何心理医生、咨询师(甚至包括那些专举膏药旗冒充的所谓心理医生)都非常清楚在心理咨询中,有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重要原则,即“价值中立”。尤其当面心理疾患者接受心理咨询时,这个“中立”原则就更是不可撼动的了。

当然也有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大夫,他们认为,在给孩子们上心理辅导课时,就不应该完全遵循“价值中立”原则,而应当对年轻人不断引导并强化所谓的“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在这一点上,这些很特色于中国的心理大夫们,就非常象早年间的那些“德育”专家,他们随时都会用政治先忽悠别人,然后再为自己捞些社会资本。

但在中国这样的特殊社会氛围之下,人们对于来自任何人的所谓“正确”、“积极”人生观灌输与施加,都要多加小心防备才是。比方,某一时社会突然宣传什么几项基本原则了,于是它们很快就可能被作为“正确”、“积极”而强加于人;又再过一时,什么观又开始被政治倡导,于是原来的基本原则就彻底丢掉不要,全说新的“正确”、“积极”观了。

为何在心理咨询过程当中,要始终坚持“价值中立”这样的根本原则呢?首先,如果咨询师与接受咨询者在价值观上产生直接冲突的话,接受者就会认为咨询师无法接纳他,因此不但不会袒露心怀,甚至还会完全放弃接受咨询。所以,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不判断、不误导、不带动,才是“价值中立”的含义所在。

其次,在心理咨询中,如果能坚持价值中立原则,还可以消除接受咨询者的依赖心理。本来在中国,就连象抑郁症这样在全人类都普遍存在的心理疾病,也才是近几年才被社会普遍认可存在的。因此心理咨询在中国就更得算一项太新生太新生的事物了。更因为在我国民众中,长期以来,无论从对待政治领袖到看病大夫的观念中,都习惯于接受“社会大救星”、“绿豆神医”,所以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就更要彻底消除接受咨询者把咨询师看成万能权威,总指望着咨询师能为指点迷津走出迷途的盲从心理了。那么如果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有意对接受者进行价值干预,甚至冒充神仙的话,就更容易让接受咨询者产生过分依赖心理。

最重要的是,只有始终坚持价值中立原则,才会真正有助于帮助接受咨询者的建立自信。因为说到底,心理咨询的过程和目的,全部都是为达到“助人自助”。“助人”是手段,经过“自助”而达到自信才是结果。

但是我们再想一想,如今活跃在电视上的个别心理膏药专家,他们还会坚持什么“价值中立”原则吗?在许多电视节目中,这样的心理膏药专家,面对在场要求接受诊治的观众,他们动不动就会信口开河主观判断,甚至随便就指着某个人,当场就指鹿为马地直接认定人家有心理疾病。本来的基本原则应当是:不判断、不误导、不主动。可我们在电视上,看见的那些心理膏药专家,却是瞎判断、乱指导、甚至根本就是主动出击或大举进犯别人了。

在发达国家,因为心理疾病的普遍存在,所以心理医生和心理诊所,也要比中国多很多。但要真想获得心理医生资格,却真恨不能脱几层皮才成。比如,要有专门机构对心理医生进行特殊的人格认定;还有对他们的学术、医术资质的专门认定;只有方方面面经过了最严格的考核与审核,这样的心理医生、专家,才有资格去开诊所行医。

可在中国却不是这样,一时因地震兴起了心理救助和干预,这可好,谁套上一身西服、谁会几个心理学名词,就全跟唱卡拉OK那样,冲上了电视冒充起心理专家来了。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因为常常要牵涉太多人的内心隐私,所以它们在发达国家,一直都是一件极其需要小心和谨慎的事情。可如今在国内,种种所谓生活、娱乐电视节目,心理专家都快成万能钥匙了。过去年代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现在倒好,某一个心理膏药医生的钥匙,恨不能简直就成了对所有人都万用的“溜撬”钥匙了。甭管什么节目,动不动就会弄来一位“绿豆大夫”,随时告知:你身体有病了,所以你要马上学我的江湖医术——这就是养生了。再弄一位所谓心理膏药专家,也随时告知:你精神也有病了,所以只要我随便给你扣上几顶心理疾病的帽子,你就得接受我的所有说教——这就是心理咨询了。甚至,本来要严谨行事更需要细致入微的专门性心理咨询,都已经被很多电视节目小品化、游戏化,而那些所谓心理专家,也乐得在其中混迹成一个插科打诨的马戏小丑。

然而,莫看今日膏药得欢,就怕日后拉清单。和之前的“绿豆中医”一样,所谓的心理膏药专家们,一旦激化出什么事件,将来肯定也会被众多人投诉甚至告上法庭。 Click Here

 

 

浏览(288)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索姆林
来自: ca
注册日期: 2010-01-11
访问总量: 203,59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驿站
最新发布
· 在風俗店的打工——–我遗失在日本
· 在風俗店的打工——–我遗失在日本
· 在風俗店的打工——–我遗失在日本
· 在風俗店的打工——–我遗失在日本
· 在風俗店的打工——–我遗失在日本
· 在風俗店的打工——–我遗失在日本
· 在風俗店的打工——–我遗失在日本
分类目录
【面试技巧】
· 最后一位流氓的悲剧人生
· 做法国红酒加韩国泡菜般的女人
· 燃情代价 > 第一章-12梦游
· 如何判断结束面试的最佳时间
· 论面试的成功
【燃情代价】
· 燃情代价 > 第三章-04怀疑
· 燃情代价 > 第三章-03强暴
· 燃情代价 > 第三章-02变态狂
· 燃情代价 > 第三章-01电话号
· 燃情代价 > 第二章-10红杏出
· 燃情代价 > 第二章-09玩麻将
· 燃情代价 > 第二章-08印刷厂
· 燃情代价 > 第二章-07偷情
· 燃情代价 > 第二章-06茶楼包
· 燃情代价 > 第二章-05老女人
【加拿大之最便宜的】
· 在風俗店的打工——–我遗失在日本
· 在風俗店的打工——–我遗失在日本
· 在風俗店的打工——–我遗失在日本
· 在風俗店的打工——–我遗失在日本
· 在風俗店的打工——–我遗失在日本
· 在風俗店的打工——–我遗失在日本
· 在風俗店的打工——–我遗失在日本
· 在風俗店的打工--------我遗失在
· 女同事故意弯腰找东西 露出胸部
· 中国5000年的婚姻搭配规律绝非空
存档目录
2011-01-02 - 2011-01-31
2010-12-01 - 2010-12-27
2010-11-03 - 2010-11-17
2010-10-03 - 2010-10-16
2010-09-01 - 2010-09-24
2010-08-01 - 2010-08-27
2010-07-10 - 2010-07-31
2010-06-12 - 2010-06-22
2010-05-01 - 2010-05-08
2010-04-29 - 2010-04-30
2010-01-11 - 2010-01-1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