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后一段时期内,日本国内和平主义思潮高涨,以社会党为首的在野党坚决反对政府讲“国家利益”,舆论中有一种气氛,谁讲“爱国”就就会被认为是“右翼分子”,因为日本军国主义正是利用“爱国”口号来发动侵略战争的。
日本在对外政策方面也曾保持“低姿态”,对邻国在历史问题上的批评,能够采取比较诚实的态度,“失言”的大臣大都被迫辞职,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遭到邻国反对,也能认真对待。
战后接受日本战争罪恶论教育成长起来的日本人,因为没有经受上一代的战争苦难,更无侵略战争的亲身体验,相当多人认为,战争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日本已遭到了惩罚,他们与战争并无关系,该结束笼罩在日本人心头的历史罪恶意识。
另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60年过去,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今天依然是一个不具有国家交战权的“非正常国家”,而在二战争中罪恶严重得多的德国早已参与北约对南联盟的行动,把军队派到了当年军靴践踏过的巴尔干半岛上。这种落差让那些希望日本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政治势力极不平衡,他们希望日本尽快摆脱日本长达60年的战争罪恶的心理包袱,重新找到与其第二次经济实体地位相匹配的政治定位,应当成为正常大国家,也就是“普通国家”。
最近几年,日本选民明显转向右翼,在外交事务方面民族主义立场更加彰显。一个表现就是,此次事件发生后,日本主流媒体争先恐后地作出表态,对政府的行为还不满意,认为“软弱”。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每当日本激怒中国后,中国抗议的声音又会加深日本民众的反感,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加深两国民众之间的不信任。
在民主政体下,有什么样的民众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政客行为。正是在上述心理支配下,日本政坛保守的政治右派力量就开始了一系列积极动作,推动修改和平宪法、自卫队军队化、防卫厅的国防部化和清洗日本人对60年前的战争罪恶意识。本次钓鱼岛冲突发生之后,日本主要官员一再声称“严肃处理”,与此同时,日本陆上自卫队计划扩编,到2020年,在西南诸岛的驻军将增至2万人。
这种迎合也给政客带来甜头。据日本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日本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