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劲草的博客  
疾风知劲草。  
https://blog.creaders.net/u/33330/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中国产能过剩的真相和对策 2024-09-15 21:59:06

最近因为中国电动汽车的产量和出口的增加造成以美国为首的一部分西方国家称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导致出口剧增,对外国市场造成冲击,使其他国家的相关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的问题。进而以此为理由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阻拦中国电动车进入当地市场。尤其美国商业部长发言以安全问题为由,拒绝中国电动车等商品进入美国市场。这里浅议一下所谓中国产能过剩的真相和对策。

 中国产能过剩了吗?首先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在各领域,生产成本优势远超欧美国家,从钢铁到电动汽车等等,价廉物美的商品竞争力逐渐超过欧美后,对欧美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一些以前中国企业并没有涉足的高附加价值商品成长迅速,占领了一部分欧美国家的市场占有率。这使得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的成长感到了威胁。二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制造业发达,那时他们提倡自由贸易,提出各国按各自国家的优势产业,拿自己的具有优势产业的商品进行贸易,使世界各国都受到实现贸易好处的最大化为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于是美西方国家向制造业不发达国家出口大量工业制造品,高附加值产品,从制造业不发达国家进口粮食,原材料等商品成为接近固化的世界贸易结构。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进行了世界化分工潮,把一部分制造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相对便宜的劳动力,自己掌握生产链的高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接收了大量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转移,加速了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扩大。逐渐成为提供发达国家廉价商品的最大生产国,这就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来源。

  如果中国企业仅停留在生产廉价商品的话,就不会发生产业升级,不会发生在制造业高附加值领域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发生竞争,分去发达国家的市场占有率。但是,中国企业的发展在向高附加值产业发展趋势逐渐明显,这从美国和欧洲工业发达国家最近几十年对华发起的反倾销调查逐年增加,中国成为被调查的主要对象国的现实情况可以看出一斑。尤其目前在绿色产业中,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板,风力发电机的核心组件涡轮机,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等方面中国企业在质量和舒适性,性价比具有较大优势。中国企业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产业链,成本优势很难被西方国家撼动。在抑制地球气候变暖,各国提倡低碳的目标下,无疑这些绿色产业产品的需求是巨大的。但是,因为美国的打压中国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把中国产品贴上产能过剩的标签,拒绝中国产品的进口成了美国及一部分西方国家的借口。

  如何解决所谓产能过剩问题。除了要求继续呼吁美国及一部分欧洲国家放弃歧视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之外,中国企业首先要搞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二是要走国际化道路。一部分中国企业已经走上了这条路。象中国的传音手机,在非洲占据第一的市场份额,在2024年度第2季度在世界上占第5的市场份额。传音在非洲的成功,可是个典范。首先产品研发根据当地消费者需求,价格从当地消费者可接受的大众价位,到高价位都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与中国其他公司合作,从手机生产商过渡到受当地消费者欢迎的APP供应商,家电供应商,电子支付手段,打造在非洲的物流网,按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设定公司事业部门。做为扎根深入非洲的代表性中国企业,其事业的主要遵循尊重两字,从调研市场需求,到研发,按当地消费者需求设计的事业部门。传音的手机具有多卡多待,照相功能符合黑人肤色,大音量,待机时间长等符合非洲消费者需求的各种功能,而且在非洲当地设厂,雇佣大量当地人,努力实现当地化。今后更多的中国企业也要走向国际化,在海外设厂,在消费市场设厂。这是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中国企业同样需要走这条路,只有对当地的工业化或提供雇佣等对当地有好处,才可以换取在当地市场销售产品的权利,避免高关税。除了一些搞地缘政治,打压中国企业以外的国家,在当地投资建厂发展也是必须的对策。双赢,尊重对方才是扩展市场,消化产能的有效方法。

今后必定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这方面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企业的做法一定会有不同,中国企业不仅要销售自己的产品,还需要研究,考虑目标市场之当地消费者需求,尊重当地商业习惯的基础之上,以双赢为目标,开拓企业的发展途径。既消化中国的产能,对所在国的发展也做出贡献,不被视为把对方仅当作倾销市场的销售商很重要。


浏览(1138) (1) 评论(30)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jincao 回复 gugeren 留言时间:2024-09-16 18:38:43

我不掌握能做出判断的具体数据,给不出一个绝对Yes或No的判断。

但是在现实中美国对中国关闭市场,欧盟提高关税的情况下,市场被人为缩小,当然也有些市场可以拓展空间,总之通过中国电动车企业的努力,最终达到一个国内外市场能够接受的销售水平。达到最大消化中国电动车企业的产能。

回复 | 0
作者:gugeren 回复 jincao 留言时间:2024-09-16 17:50:19

废话少说,还是直接说说:

【中国电动车的产能到底有没有过剩?】

如果您不知道,也可以说不知道啊。没有人是什么事情都知道的。

您的习惯是不是:无论怎样都要显示自己是无所不知的?



回复 | 0
作者:jincao 回复 gugeren 留言时间:2024-09-16 17:45:19

总之,中国制造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美国为维持自己霸权做为对中国进行打压的一环,用各种借口,包括产能过剩,国家安全,提高关税等方法对中国关闭市场,尽管美国也要承担相当大的损失。举例美国的5G市场,美国的5G市场套餐费十分高昂,普及十分有限,网速仅比4G网速略快一点,在世界可算倒数。这是美国为了避开华为的专利,想靠与高通、诺基亚等公司合作,建立一个新的5G联盟,以此来制定一套新的5G标准。然而并不成功。电动车领域排除中国的电动车,不会给美国的消费者带来好处。对美国的汽车厂家在此领域与中国企业竞争上更无丝毫益处。最近西班牙总理访华时试乘中国产电动汽车,在记者会上说,欧洲汽车公司应该向中国公司学习。间接说明中国电动车行业有其竞争优势。排除竞争对美国的汽车公司有好处吗?长期看结果不言而喻。

回复 | 0
作者:gugeren 回复 jincao 留言时间:2024-09-16 17:21:08

你劲草同志来接山货郎同志的班了?

那么,回到您文章的主题:

中国电动车的产能到底有没有过剩?


回复 | 0
作者:jincao 回复 gugeren 留言时间:2024-09-16 17:13:57

2024年6,7,8月中国汽车市场上新能源车销售量连续占比超50%,其中电动车占新能源车的76.9%,也就是占汽车销售量的38%。而且中国也开始对电动车等商品的销售给消费者补贴,鼓励增加国内消费量。补贴资金的来源主要为中央发行长期国债,中央承担大头,地方放承担一小部分。这是中国政府扩大内需的一大举措。

回复 | 0
作者:gugeren 回复 山货郎 留言时间:2024-09-16 16:51:15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马斯克要想赚钱, 中国是当一不二的选择.】

这对中国企业自身反倒不适用?

算了,你的逻辑已经不能自洽了。还是洗洗睡觉吧。

再与我辩论下去,你晚上要失眠啦!



回复 | 1
作者:山货郎 回复 gugeren 留言时间:2024-09-16 16:43:51

马斯克到中国设厂的目的全世界都知道, 只有一个人蒙在鼓里, 那人就是你.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马斯克要想赚钱, 中国是当一不二的选择.

回复 | 1
作者:gugeren 回复 山货郎 留言时间:2024-09-16 16:29:47

【也就是说, 美国的电动车市场仍然处于未开发的处女地阶段, 此刻抢占美国电动车市场的战略意义要远远高过继续挖掘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呵呵,我就是要等你这个“结论”呢。

1】马斯克的战略眼光不如你?放着一个近的几乎是“处女地”的美国电动车市场不管,却费力地跑到中国设厂?

2】都知道美国的汽车市场对中国汽车企业不开放。中国各种汽车、电车在美国市场上见不到吧?美、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几个国家属于需要大量用车的国家,其中又是美国市场为最大。而中国汽车企业进不了美国,欧洲又不是很大的汽车市场,因此中国企业只能进到以前所谓的“亚非拉”这第三世界了。

这就是你这位所谓华尔街人士给中国汽车/电动车企业指出的正确方向?



回复 | 1
作者:山货郎 回复 gugeren 留言时间:2024-09-16 16:28:13

商业倾销是国际贸易的一个无法避免的现象, 别把中国单挑出来, 美国的农产品一直是世界各国关税壁垒的重要对象. Ohio Valley的小麦, Idaho的土豆, 加州的家禽牛猪肉, 纽约的枫树糖浆都是被世界其他国家严加防范的农产品. 美国的农产品有没有政府补贴? 但然有, 但这些补贴并不是美国农产品价格优势的关键原因, 美国农产品的价格优势关键在于美国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


中国的制造业也是一样, 补贴不是中国产品的关键因数, 中国产业优势的关键因数是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规模效益, 以光伏产品为例,

"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可谓断层领先,该四大龙头企业占TOP10光伏组件企业年度前三季度总体出货量近70%。这几家龙头企业依托自身体量、成本优势、海外渠道形成压制,一方面光伏技术迭代对原有市场格局形成冲击"(光伏材料论坛-2022 年)

这些企业的国家补贴不过是土地使用税收减免, 银行融资便利等, 这些企业的价格优势主要是中国光伏技术的成熟和规模效益. 产量上去了, 单价自然就下来了.

这两天华为公布的三折手机单价为 2 万起跳, 但华为说了, 随着产量增加, 价格会下调. 讲的就是规模经济的效益.

美国和西方光伏产品技术和规模都无法和中国相比, 自然竞争不过. 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 现在美国和西方政府的做法是违背它们自己的立国之本-自由经济的原则.


回复 | 0
作者:山货郎 回复 gugeren 留言时间:2024-09-16 16:07:16

小学生容易犯算术低级错误, 呵呵.


人口汽车占率不是你这样算的, 国际比较普遍的算法如下如下(2023}:

1000人拥有车辆数 车辆总数


USA 900 3.05 亿

Japan 810 1.02 亿

China 231 3.29 亿

美国 7%为电动车, 等于 63 辆/千人, 电动车总量为 2135万辆, 中国 40%电动车, 合计 92.4 辆/千人, 合计 1.32 亿辆. 很明显, 中国的电动车的饱和程度要远远高于美国, 也就是说, 美国的电动车市场仍然处于未开发的处女地阶段, 此刻抢占美国电动车市场的战略意义要远远高过继续挖掘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回复 | 0
作者:gugeren 回复 山货郎 留言时间:2024-09-16 14:58:07

小学生算术:

美国的7%电动车占有率:美国3.3亿人口x(1-0.07)=3.069亿

中国的40%电动车占有率:中国13亿人口x(1-0.4)=7.8亿

【所以把中国人口计算为13亿,是由于人口统计中的造假】

如果中国人口计算为14亿,那结果是:

14亿人口x(1-0.4)=8.4亿

那么,是中国的7.8亿或8.4亿多呢,还是美国的3.069亿多?


回复 | 0
作者:gugeren 回复 山货郎 留言时间:2024-09-16 14:47:08

你没有从一开始就追随我和劲草同志的留言。

他说一会儿说产能多,一会儿又说产能不多。那也罢了。

我就问他,为何出口电动车的补贴你不提?

这里关系到中国企业为何热衷于出口,而不注重中国国内市场?

你也说,马斯克不远万里,从无到有地在上海建厂,为什么?

你说美国电动车的市场占有率/保有率还不到7%,而中国是不到40%。

这个数字,你的明白?

难道中国企业是在与马斯克相向而行,反其道而行之?

因此,无论是:产能-成本-补贴-市场占有率/保有率,都围绕着一个

“为什么中国企业只重外销,不重内销”的问题。

不管中国市场到目前为止是世界第一大的电动车市场,以及其他产品的市场。

中国企业如果都像你那样,只重市场的世界占有率,没有看到各国对于这种不顾手段的恶意竞争和扩张的反制措施,结果会死得很惨。

现在,中国100多家电动车企业还剩几家?更不谈赚钱的企业还剩几家了。

看来,你是那种下棋时只顾向前冲而不顾自己老将安危的那种二愣子棋手?


回复 | 0
作者:山货郎 回复 gugeren 留言时间:2024-09-16 13:29:39

我们谈产能, 你谈补贴, 我们谈成本, 你谈市场占有率(你叫保有量). 如果我们尾随你谈保有量, 估计你又会谈其他了. 所以我以前一直避免和你辩论, 和你辩论很累, 我们的观点无法对焦.


不过既然开打了, 就尾随你一回. 帮你恶补一下保有量和成本产能的关系.


保有量和成本和产能没有直接的关系, 保有量是消费者的认知度, 购买力和品牌决定的. 特斯拉两年前在美国需要预定, 那是特斯拉的产能根本满足不了美国市场的需求, 可就在此时, 特斯拉到中国开厂, 目的是开辟中国市场, 为何? 因为这是营销战略, 任何一个大型企业, 都把追踪市场占有率作为首要目标. 只有中国农村小作坊, 磨个香油, 点个豆腐什么的, 才会把产能和成本放在销量的前面. 你的思维就是典型的农村小作坊的思维方式. 恕我直言.


电动车是今十年才兴起的产业, 此刻的市场占有率, 也就是您说的保有量的重要性远远高过成本和产能. 这是市场营销的 101. 对于中国电动车业来说, 此刻是占据国际市场的黄金时期, 有了国际市场占有率. 规模经济的效益 供应链的优势, 品牌效益业体现出来. 中国现在EV市场占有率为 40%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欧洲仅为 14%, 美国更惨, 只有 7%. 中国消费者对于 EV接受率的饱和度要大大高于欧美,. 所有打开欧美市场是最经济的营销方法, 更别说国际贸易是以美元结算的, 这对于中国企业的资产合理分布有利.


回到生产成本, 会计知识 101 是成本分变量成本和固定成本, 变量成本随着产量变化而变, 固定成本着不便. 所有生产 100 量电动车的单位成本要远远高于生产10000量的成本. 如果你还不懂, 就举例说明, 如果电动车固定陈本为 10000 块, 那生产 100辆车的平摊固定单位成本为 100 元, 当产量上升到 10000 辆, 分摊的固定成本就下降到 1 元, 你的明白?


回复 | 0
作者:gugeren 回复 gugeren 留言时间:2024-09-16 12:39:28

【接下面,修改】

又查到,中国2024年的电动汽车保有量低于40%。

参见: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228/herald/6653004f9a73c969933432615fbc9d07.html


问题出现了:

既然中国的电动车的销售成本【包括进口关税、运费、广告费用等】显然比国内的要高得多。【这凭一般的常识就容易理解。】中国政府的出口补贴又不是非常得高。

而中国国内目前电动车保有量还不到一半。


那么很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

为什么中国电动车企业不先在中国国内大力度地销售(例如,采用分期付款等方式),特别是针对中国的广大农村的民众进行销售,多余的产能再出口也不迟?


请各位先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而不要“顾左右而言他”地避开这个问题。

谢谢!


回复 | 0
作者:gugeren 回复 jincao 留言时间:2024-09-16 12:24:26

【接下面】

又查到,中国202年的电动汽车保有量低于40%。

参见: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228/herald/6653004f9a73c969933432615fbc9d07.html


所以问题就出现了:

既然中国的电动车的销售成本【包括进口关税、运费、广告费用等】显然比国内的要高得多。【这凭一般的常识就容易理解。】中国政府的出口补贴又不是非常得高。

而中国国内目前电动车保有量还不到一半。


那么很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

为什么中国电动车企业不先在中国国内大力度地销售(例如,采用分期付款等方式),特别是针对中国的广大农村的民众进行销售,多余的产能再出口也不迟?


请各位先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而不要“顾左右而言他”地避开这个问题。

谢谢!


回复 | 0
作者:gugeren 回复 jincao 留言时间:2024-09-16 12:23:50

致劲草同志、山货郎同志和 -ocelot-:

劲草同志在留言里说:

【中国政府对出口企业的补贴一般是通过增值税退税。还有用于出口货物的进口原材料免征关税。】

这说明,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并没有什么非常多的“油水”可拿。

另外,劲草同志又在留言里说:

【总体成本优于美国,但是在融资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等不比美国低。】

山货郎同志也说:

【中国的融资成本现在是 3-4%, 远远高于美国.。】【中国的人力成本远远低于西方, 但已无法和东南亚国家相比, 已经很贵了, 】



回复 | 0
作者:-ocelot- 留言时间:2024-09-16 06:55:46

中国"产能过剩" (overcapacity)是美西方耍赖政客今年发明的话术,为因自己产业竞争力低下而搞贸易壁垒编个说辞。

美国目前其实就是把自己市场封闭起来以逃避竞争。比如手机苹果一家独大,电动车特斯拉一家独大,电商亚马逊一家独大。。。所以美国老百姓其实没啥其它选择。

美西国家工业产品技术还有,但无法控制成本。而对于任何企业任何技术任何产品,成本控制拉胯,是无法参与市场竞争的。美国不会生产大疆那样的民用无人机吗?肯定会,但成本可能是大疆的N倍,结果等同于造出一堆垃圾。所以只好搞贸易壁垒或封锁,所以只好抱怨别人产能过剩。

回复 | 0
作者:jincao 回复 巴黎老高 留言时间:2024-09-16 06:39:43

您老还是在自己的博文里照您的思路写吧。可能您这位西方知识分子的脑花没沦陷,而是彻底开花了,比您的思路写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开的花又多漂亮。

回复 | 0
作者:巴黎老高 留言时间:2024-09-16 02:13:00

:gugeren 回复 jincao

------------------------------------

万维上卧虎藏龙;专家多。

这个谷革人退休前是经济战略专家,喊他带你研究生,,PROFIT。

回复 | 0
作者:巴黎老高 留言时间:2024-09-16 02:07:09

唉!

上次我给你留的好贴,你咋不照着那个思路去写呢!

可惜,又一个大陆知识分子脑花彻底沦陷。

回复 | 0
作者:山货郎 回复 gugeren 留言时间:2024-09-16 02:04:54

以中国电动车为例, 本年初小米推出的 SU7 纯电车, 外形虽然和保时捷纯电车taycan相似, 但并无知识产权问题, 因为车外形不受 trade mark 和专利权保护. 而小米 SU7 的整体性能和续航能力完全可以和保时捷特斯拉媲美, 可 taycan 售价 10 万美元, 特斯拉 model y 巡航版售价 29 万人民币, 小米 SU7 售价 22 万人民币. 小米车的价格优势哪里来? 中国完整的汽车组件的供应链和制造技术优势, 比如小米车身就是通过整体模压工艺制造的, 和塑料桶制造工艺差不多, 大大优化组装的程序.


再举一例, 中国对于新能源车是有政府政策扶植没错, 可这种扶持是开放性的, 比如新能源车购置税的减免不分国产还是进口, 一视同仁, 本人两年前在国内购置了一辆进口混动车, 同样享受了 4 万元购置税减免待遇, 和国产车无差别.




回复 | 0
作者:无云夜空 留言时间:2024-09-16 01:57:24

中国的中高档产品竞争力较强是个事实,所以和西方产生了较多的矛盾。

回复 | 0
作者:jincao 回复 山货郎 留言时间:2024-09-16 01:53:09

多谢补充中国产品成本优势原因的说明。支撑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的强韧的产业链是一重要特点。人工费和美西方国家比有优势。中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已经在向东盟国家转移了。总体成本优于美国,但是在融资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等不比美国低。

回复 | 0
作者:山货郎 回复 gugeren 留言时间:2024-09-16 01:28:43

老兄:

把中国出口补贴看着是不公平竞争是过时的看法, 说明你对于国内产业链的运作认识太陈旧了, 你不过是照抄西方媒体的说法.


中国出口产品的碾压性价格是中国独特的产业链结构和规模经济造成的, 回国到各地的产业园区看看就知道了, 中国现在的产业规模化是以地区为主体的. 西北, 华北以矿产, 油气产业为主, 长江和珠江三角地区以科技装备产业为主, 浙苏粤以重化业为龙头, 川渝西南地区以电子业和汽车业为重点等等, 这些地区的工业产业链完整, 区域物流快捷, 原料和半成品库存 turnover效益高, 这些都是西方制造业无法比拟的. 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无非是土地扶植, 融资便利等, 可融资成本依然是利率决定的, 中国的融资成本现在是 3-4%, 远远高于美国.

当然, 中国的人力成本远远低于西方, 但已无法和东南亚国家相比, 已经很贵了, 这就是中国低端产业大规模向东南亚转移的根本原因.


回复 | 0
作者:jincao 回复 gugeren 留言时间:2024-09-16 00:57:00

据我所知,中国政府对出口企业的补贴一般是通过增值税退税。还有用于出口货物的进口原材料免征关税。这是一般国家都在实行的政策。例如日本,韩国出口货物免征消费税或称增值税,国内销售商品,需要缴纳10% 的消费税,但是出口货物,免征征这10% 的消费税,这和中国做法相同,怎么不见美国对日本和韩国提过意见?这种退税不是单独针对某个特定的行业,而是所有出口企业,不管是出口服装还是电动汽车。但是美国对本国特定行业,芯片业及电动车行业企业的补贴金额要多得多,美国有资格指责别国吗?补贴不会增加本国企业的竞争力,是害了本国企业,这话不错。所以,美国就是再怎么补贴本国企业,恐怕美国制造业也竞争不过中国企业!这是重点。美国制造业空洞化已久,重建高效的产业链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做到的。更不用说美国的人工费高于中国很多。

回复 | 0
作者:gugeren 留言时间:2024-09-15 23:54:08

3】

靠政府外销补贴而生活的中国企业,不可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活得长久。中国政府的这种补贴行为,是害了这些外销企业,而不是爱它们!



回复 | 0
作者:gugeren 回复 jincao 留言时间:2024-09-15 23:49:47

2】

【美国的对本国芯片业,电动车行业的补贴远高于中国】

看来,你对中国政府的外销补贴不是不知,而是装不知!

美国仅对芯片和电动车有所补贴;而中国政府则是对凡是出口产品都加以补贴,包括服装和鞋帽等这些低值产品。

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

所以川普任内对中国销美产品要增加关税,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中国政府不加外销补贴,光靠中国企业的那点本事,是很难在短期内做到让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到处可见的。


增加关税,并非贸易保护,而是让中国产品与其他国家(包括美国)的产品处于一个相同的竞争地位,靠自己产品的真本事来出彩,而不是靠政府在后面撑腰。


世界上有哪个企业会比得过由政府这样的家大业大不计后果的补贴的恶意倾销呢?


说老实话,中国政府与其把补贴用在外销产品上,还不如把这些钱用于国内的民生上。中国国内用钱的地方多得很!不需要为了一点外汇去干这种得不偿失的傻事!


回复 | 0
作者:gugeren 回复 jincao 留言时间:2024-09-15 23:49:06

1】

【「中国政府为中国企业外销提供大量的外销补助」是否是真】

不知你是真不知,还是装不知?


【同款的电动汽车在中国内的销售价格要比出口车价格便宜很多可是事实。】

这个不是表明中国政府没有进行外销补贴的论据,是吧?

外销补贴,当然是指中国产品在中国以外的产品销售,与内销无关!


回复 | 1
作者:jincao 回复 gugeren 留言时间:2024-09-15 22:57:10

不知你说的「中国政府为中国企业外销提供大量的外销补助」是否是真。同款的电动汽车在中国内的销售价格要比出口车价格便宜很多可是事实。到海外客户手里,价可是不廉了。美国的对本国芯片业,电动车行业的补贴远高于中国,怎么不许提呢?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物美不美,看看出口量还看不出来吗?如果物不美,哪来这么多顾客?要是你买辆车,也要货比三家吧?

回复 | 0
作者:gugeren 留言时间:2024-09-15 22:45:46

劲草同志怎么没有提到,中国政府为中国企业外销提供大量的外销补助,使得外销产品的价格低廉,但是价廉,物却不美?

不要以别的国家也有政府外销补贴来反驳!

回复 | 1
我的名片
jincao
注册日期: 2023-10-19
访问总量: 22,96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中国产能过剩的真相和对策
· 浅议中国股市之缺陷
· 美国与中俄关系的真相 (杰弗里·
·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课题
· 中国经济扩大消费之途径
· 我们的时代的几个特色
· 近年美国制造业与中国脱钩的效果
分类目录
【随想】
· 中国产能过剩的真相和对策
· 浅议中国股市之缺陷
· 美国与中俄关系的真相 (杰弗里·
·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课题
· 中国经济扩大消费之途径
· 我们的时代的几个特色
· 近年美国制造业与中国脱钩的效果
· 马尔代夫之旅误机的经历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朝鲜战争对俄
· 历史上的今天(二战结束日随想)
存档目录
2024-09-01 - 2024-09-15
2024-08-20 - 2024-08-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