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
1975年8月下乡时大队里已有两个老知青,是老三届的县知青。所谓县知青就是从本县县城里来的知青,其中一个在第三生产队,个头不高,说话捎带嘶哑,笑起来有些神秘狡诈。他家庭出生不好,是县城里的地主,但人却很有才,也很乐观,能说会道,还会吹笛子。在大队单身一人,就住在大队会计家旁边。大队会计是大队里除了大队长和书记之外有权有势的人。 大队会计有个妹妹,正是闺中待嫁的年龄,在农村姑娘中算是有些姿色,并且人也很单纯、本分,害羞不多说话。县知青和会计妹妹一个有才一个有貌,一个会侃一个好奇,一来二往,日久生情,慢慢的好上了,悄悄走到一起,并偷食了禁果。 这事除了大队的知青外似乎谁都不知道。在农村,知青什么都没有,但有的是时间。有时县知青会来我们这里玩。在油灯下,他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述他的爱情故事。我们这些吃瓜知青都是十七十八岁完全没有社会经历的小伙子,文革中也没读过什么文学作品。这嘶哑的声音就是文学艺术,就是社会和爱情的第一课。他凭其口才将爱情描述得那么的美好,那么的神秘,把自己欲仙欲醉的感觉和体会尽情倾诉,似乎枯燥艰难的农村并不存在,农村就是天堂和乐园,有的只是让人羡慕的期待与享受。我们也祝愿他爱情永存,早办喜事 …… 谁知这事还是让大队会计知道了。有一天我们就听说大队会计亲自带人堵了房,不知是出于什么考量,他不顾妹妹的苦苦哀求和心甘情愿嫁给县知青的请求,把县知青五花大绑送到公社武装部。据说后来又押送到县城。几个月后妹妹就被家人无声无息地嫁到外县,连当地常规迎亲仪式也没有,再没见回来,一对鸳鸯就此拆散,天堂和乐园以及甜蜜的爱情也随之烟消云散。 后来,县知青还回来过两次,在其生产队呆几天匆匆拿上东西又离去。声音仍然是那么嘶哑,但以前神秘狡诈的笑容没有了,话也不多了,自己的事能少说就不说,更没有什么口若悬河,完全换了一个人。好像最后是在县城又找了份工作,养家糊口。没有了交流,其感受则不得而知。 再后来,我们插队知青都陆续考上大学或招工离开,虽然10多年前还回到下乡的地方去看过两次,但都再没有听到过这位县知青的消息了。看来这个地方真是伤透了他的心。
2020-09-05 写于德国斯图加特
作者简介
1957年10月出生于四川重庆 1964年9月到1970年1月在重庆市嘉陵小学读小学 1970年2月到1973年1月在重庆市嘉陵小学“初中戴帽班”读初中 1973年2月在重庆市第52中读高中 1975年8月到1978年1月綦江县正自公社下乡插队 1978年2月到1982年1月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获学士 1982年2月到1984月9月重庆大学获硕士 1984年9月到1987年6月重庆大学教师并认识德国教授,申请到德国奖学金 1987年6月到1993年12月德国Paderborn大学进修、获博士、教师 1994年1月到1998年10月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材料检测研究所科研、教学 1998年10月到2023年10月德国斯图加特汽车配件公司工程师、业务经理 2023年10月至今在德国斯图加特退休 退休后去儿子家看看孙女孙子,在斯图加特汉语学校办公室干公益工作, 参加斯图加特华韵合唱团排练演出旅游,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