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群思的博客  
Have a Fun  
https://blog.creaders.net/u/3594/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百年粤绣之辉 2012-11-10 08:11:16

在一次Estate Sale 上,偶然的天赐良机, 我与粤绣相遇。 这是一副以紫檀木雕为框的四扇屏风,当时我只是被它的色彩灿烂,绣工齐整,几十只禽鸟(鹤,莺,孔雀,鸳鸯,鶺鸰等)栩栩如生,太湖石,花草树木,无不逼真所震撼,还搞不清它是日本绣,还是中国绣。 后来在搬运时,一扇屏风的后盖掉了,看到上面有一排正楷繁体的毛笔字, “ 中国广东,郭正纶造 ” ,方知是中国之物。 经过一番考证又得知,这绣法当为清代 “ 粤绣 “,百年之前(1870前后)漂洋过海来到美国 。

粤绣,也称广绣,始见于明末,经百年发展,在清代成为了名气大噪的地方绣,跻身于 “ 四大名绣 ” 之列。 1915 年在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曾为中国赢得了一面金牌!

此绣,"铺针细于毫芒,下笔不忘规矩",针脚齐整,为其他地方绣所不及。 且构图丰满、施针简快、针线重叠隆起、配色鲜丽、以物施针等特点更是其他刺绣无法比拟的。粤绣纹样有三阳开泰、孔雀开屏、百鸟朝凤、杏林春燕、松鹤猿鹿、公鸡牡丹、金狮银兔、 龙飞凤舞 、佛手瓜果等民间喜爱的题材,构图繁密,色彩浓重。粤绣的主要作品为衣料、被面、枕套、挂屏、屏心及小件扇套、褡裢、团扇、鞋帽、荷包等。

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清高宗诏令西方商舶只限进 广州港 ,促进了粤绣的发展,使粤绣名扬国外。乾隆五十八年,广州成立刺绣行会 “ 锦绣行 ” 和专营刺绣出口的洋行,对于绣品的工时、用料、图案、色彩、规格、绣工价格等,都有具体的规定 。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经广州海关出口的粤绣,其总价值达到 496750 两 白银 。可能当年的西洋人看见粤绣,有和我一样的震撼,爱不释手了吧?! 国朝要洋人的坚船利炮,洋人要国朝的瓷器刺绣。

我遇到的屏风是以黑色为地章,以五伦禽鸟为中心,用各色丝线绣将世间瑞祥丽禽定格于屏上,无论是仙鹤、孔雀,黄莺,还是金鸡,鹡鸰,鸳鸯都成双结伴,恩爱无比;鹌鹑、雉鸡、孔雀、仙鹤或顾盼、或行走、或开屏、或栖息,在鲜花丽草中,神情悠然自得;又有鹦鹉、绶带鸟等绚丽多彩,仪态万方,可谓百鸟争艳,满园春色。四屏色彩浓艳,设色富丽堂皇,集世间奇禽,寓万邦合谐。花纹生动写实,千丝万丝,极尽华丽灿烂。绣线密薄光洁,平贴绫面,边缘轮廓,整齐如切,充分展现了粤绣的工艺特色,装饰效果极佳。

如此巧得天工,举世无双的东西,为何在如今如火如荼的中国拍卖场上没能像中国书画那样创下天价呢?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自古 “ 书画 ” 大都是出自达官贵胄,文人雅士之手,自然是倍受忽悠的,价格就能“菲“上去。而绣品大都出自目不识丁的绣工之手,没那么被文人墨客忽悠,当然,价格也就不如那 些“ 名人 ” 书画。 其实,据清人叶梦珠《阅世编》记载,当年一些高级粤绣 “ 每匹不过十二尺,价值五十余两 ” ,可见其珍。 一幅好的粤绣,从构图设计,色彩选择,无不需有白领,美术设计师的完美设计,还要加上蓝领,高级绣工的精湛绣艺,才得以见天日。一幅中国水墨书画可能几分钟就出来了,但一幅好的绣品要千针万线,少则几日,多到几月,几年才能完成。 更为重要的一点,从收藏的角度,书画,瓷器,木雕等等,在如今的拍卖场上 99% 都是仿的,因为成批的仿造很容易。所谓名家的作品即使作者早已过世了百年,还是年年成百上千的涌现出来。而仿一幅精美的粤绣,就没那么容易,仿者要下跟真品同样的功夫。成批生产更是不可能。当今,苏绣,缂丝都有机器可批量生产,唯独粤绣无法机制,现代人又耐不住那日日夜夜的坐功,所以到了近于失传的境地。 这对于收藏者来说,到也是个好事儿。


注释:中国的儒家五伦是:君臣有义,父子有情,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用禽鸟代表就是:孔雀或凤凰,鹤,鸳鸯,莺,鶺鸰)

附录:
清代,广州的刺绣作坊多在状元坊、新胜街、沙面一带。绣品的特色是构图饱满、繁而不乱、装饰性强、色彩鲜艳、富丽堂皇,高档绣品有条幅、挂屏、台屏等。清末,有名画家参与广绣设计,使技艺更有发展,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广东省工艺局聘画家高剑父任宾华艺术学校校长时,设绘画、刺绣、雕刻等习艺班,高剑父红颜知己宋铭黄(1877~1940,后为高夫人)任刺绣班教师。该校又设滨华绣品陈列馆,陈列广绣精品,其中的孔子立像精致无比,不见针眼,形象栩栩如生。民国初,宋铭黄随高剑父到上海,创办“上海女子刺绣院”,宋以高的花鸟画作为刺绣画稿,改进刺绣针法,被誉为“改革刺绣工艺的范本”。1920年,在“广东省第一回美术展览会”上,宋铭黄的刺绣作品参展,好评如潮。

  清末民初时,广绣业行会“锦绣行”有会员1000多人。广绣名师辈出,早起有百岁是福陈球,门下弟子不少成为名师:四代相传专绣贡品的黄洪,能在两寸见方的贡品荷包上绣出种种花鸟,精致之极;能画能绣得周云笙,构图新颖、针法独特。还有许荣、许松、周德、朱苏等名师一批。 宣统三年(1911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缤华艺术学校选送的绣品获三等奖,黄洪弟子余德(宗禧,1880~1970)的《孔雀牡丹》荷包获二等奖。

网上看到的一些


 

浏览(473)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群思
注册日期: 2010-03-16
访问总量: 40,462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看老美跳进“中国陷阱”
· 古董判官
· 三外婆
· ZT:精辟论收藏
· 回国两周半随想
· 百年潮雕之辉 (文字部分)
· 百年粤绣之辉
分类目录
【随想录】
· 看老美跳进“中国陷阱”
· 古董判官
· 三外婆
· ZT:精辟论收藏
· 回国两周半随想
· 百年潮雕之辉 (文字部分)
· 百年粤绣之辉
· 百年潮雕之辉
· 百年潮雕之辉-后记
· 百年潮雕之辉
存档目录
2013-08-09 - 2013-08-09
2012-12-03 - 2012-12-03
2012-11-10 - 2012-11-28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