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翻出些陈芝麻烂谷子和大家分享分享。吃不上,我还不能看着照片遐想遐想。下边的文字摘自网络,恐怕没几个人还记着这关东糖了吧。在这儿给您提个醒儿,一起回味回味咱小时候的好吃的,好玩儿的。 关东糖 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也有人说它是用白糖加淀粉加水加淀粉酶酿熬而成。清人写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关东糖”、“糖饼”。关东糖在东北的农村、城市里,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贩叫卖:“大块糖,大块糖,又酥又香的大块糖。”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 “要了命的关东糖,救了命的煮饽饽”,这是北京解放前到新年(春节)时,穷苦百姓口头常说的话。 旧北京的民俗,腊月是一年最后一个月,是清账追欠债的日子。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债权人向负债人逼债就开始了。从此,一天紧逼一天,天天登门索债。因为祭灶用关东糖,故而说“要了命的关东糖”。到年三十,逼债达到高潮。负债人不敢在家呆着,到处躲债。旧北京,崇文门外南药王庙(今北京十一中学)前边有个二荤铺人们都亲切叫它为“避难馆”。这个名称是怎样来的呢?一些负债的穷苦人,被债主逼得无奈,从家里跑出来。腊月天,寒天雪地,北风凛冽,到什么地方去避债呢?就跑到这个二荤铺来。这里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又可以遮风挡雪,真是避债的好地方。天长日久,跑这里来避债的人越来越多。后来人们都叫它为“避难馆”。原名叫什么,没人知道。年三十,凡在“避难馆”吃饭喝茶的人,大都是家里不能呆,跑到这里来避债的人。他们有的愁容满面,不言不语,有的两眼含泪,声音低咽,有的捶胸顿足,唉声叹气。这些难友们,不时地看看墙上的挂钟,盼接神的爆竹快快放起来,盼人们快一点吃上年三十的煮饽饽(就是煮饺子)。不知是什么人、什么时候立下的规矩,只要腊月二十三关东糖祭灶,要账逼债就开始,年三十夜的煮饽饽,吃到人们嘴里,要账逼债就暂时告一段落,这就是“救了命的煮饽饽。” 解放后,煮饽饽已经成为一般人家的家常便饭,“避难馆”早已不见了。“要了命的关东糖”和“救了命的煮饽饽”这两句俗语,一些年轻人已不知它的来历啦。 长的是关东糖,圆的是糖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