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石港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https://blog.creaders.net/u/3726/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利比亚;又一次动机复杂手段模糊的国际干预 2011-04-13 07:55:23
英国学者克莱夫·贝尔在《文明》一书中提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了师出有名,政治家们费尽心机想出了“为文明而战”这个几乎“人人都喜欢”的口号,不过几乎没有人知道这句口号究竟是什么意思。当然,事实上,人们也并不关心和在乎这句口号的意思。对于大众而言,口号关键是响亮,响亮就是口号全部的意义。所以说,尽管人们知道战争是坏的,但只要有一个可以被接纳的理由,战争就可以被接受。

    2011年多国军事干预利比亚就是如此。只不过,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这一次的口号无需费尽心机,卡扎菲选择了屠杀反抗军和平民,可以说,你用或者不用,口号它就在那里——“保护平民不受轰炸”,或者“结束卡扎菲统治”。这些口号不仅响亮,并且有现实依据,足以让人们支持军事干预。

    然而,在拥有了足够多的战争历史后,对口号及其背后的动机进行质疑,也成为了人们的选择。“保护平民”——轰炸和地面进入不会伤及平民?战争发起,军民瞬间转变,谁是平民?“结束卡扎菲统治”——反对军成分复杂鱼龙混杂,怎么就知道下一个上台的是什么人物?于是,人们纷纷开始询问——多国为什么干预利比亚?为什么这次是法国主刀而非美国?美国为什么四处出动,挑起国际战火?为了石油?还是国际秩序以及所谓的道义?

    动机争论,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2011年的利比亚军事干预,始终未能结束。估计,永远都不会结束。因为动机是无法探明的。

    虽然人们喜欢探究动机,并喜欢将动机分门别类,而后阐述A行为是基于什么动机,B行为又是基于什么动机。但从来没有证据、理论和事实显示过,“动机”它是简单的、单一的。相反,现实和理论都表明——动机是复杂的、复合的。微观到每一个单独的个体,几乎没有人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某一次的行为选择究竟是纠合了多少约束和原因在其中,宏观到一个群体和国家的选择,则更是如此。一场战事,其中往往混杂着道义、主义、理想、思想、利益等各种各样的动机,就如同一个人酒醉后呕出的东西,乱糟糟的一团。你搞不清楚究竟什么是战争的真实动机,正如你不能从醉汉的呕吐物里看出他吃了些什么味道的食物。

    1995年,李普塞特在《一致与冲突》中曾这样解释美国为什么特别喜欢暴力行为:“道德主义也是暴力的来源之一。美国人一直是一些乌托邦式的道德主义者,他们竭尽全力扬善惩恶,他们倾向于把社会和政治戏剧看作是道德游戏”。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旅途》中则阐述道:“你可以认为入侵伊拉克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但你不可以说我是通过捏造事实来制造借口入侵伊拉克,而且请仔细听我为什么做出入侵伊拉克决定的理由,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那时觉得,现在仍然觉得,这是最有利于我们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决定。”

    因而,如果坚持要解读美英等国多次对外作战的动机,从宏观层面而言,它必然是混杂了利益和道德双重因素在其中。事实上,在现代社会,道德和利益已然处于紧密相关的状态。基于国家、种族、民族的划分,道德价值早就和各类文化认同、共同体认同、国家和社会认同紧密地联合在了一起。道德价值与利益并非泾渭分明,相反,各种与道德相关联的情感和精神动因,均与生活中的各种实际利益联系在一起。最为常见的就是, “爱国”这个词汇的后面时常跟随着“唇亡齿寒”。如果说,“爱国”是一种道德价值,那么,“唇亡齿寒”就是与这种道德价值紧密相连的切实利益。

    单纯以美国来论,海湾、南斯拉夫、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这些战争实现了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同时也包含着推广美国民主价值的道德主义梦想,而在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矛盾。一则,许多国际关系的研究表明,成熟的民主国家之间没有战争,推广民主秩序,有利于确保国际安全;二则,民主秩序的推广,通常意味着自由市场经济的建立,其会极大地降低跨国公司间商贸往来的交易成本。美国,与世界各国都有着贸易往来,拥有Exxon、Shell等大型石油公司,无论是国际安全、石油安全,还是降低交易成本,对美国都是有利的。只是,我们并不能断言在“推广民主秩序”和“维护本国利益”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唯一可以说的,只能是,政府层面更关心的是现实利益,民众层面则更关心“民主秩序”、“保护平民”等道德理由。而在选择战争的过程中,成本-利益核算则是更强的约束。

    这种成本—利益核算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干预他国方式的选择。如果说,纯粹是为了推广民主秩序,最符合道德的做法是准许自由移民,并帮助专制国家的人民移民。当人们可以用脚投票的方式进行国度选择时,意味着政治制度间竞争秩序的形成,非民主的制度势必因此而被迫改变。然而,没有一个民主成熟的国家会选择这种方式。原因非常简单——本国资源有限,成本过高;二是,选择干预的国家。如果以利比亚所发生的事件为干预标准,事实上,需要干预的国家很多——巴林、也门、叙利亚,都发生了血腥镇压。然而,国家社会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里涉及到了国家干预程序——叙利亚政局基本稳定,和干预成本——海湾国家政局动荡会导致沙特的反击。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美英等国偏爱军事干预的原因,那就是——美英等国有推广民主秩序的道德梦想和利益需要,这一梦想和需要支持其采取军事干预,这种干预的成本,在短期内是比较低的。

    需要提及的是,道德主义梦想并不意味着是一件好事,它仅仅意味着,军事干预中含有道德因素。虽然,美国自认民主秩序是最好的,并且确实民主制度是最不坏的制度。然而,好的东西并不见得是适用的。当一个国家不具备民主制度所必须的社会共识时,民主制度通常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南斯拉夫、阿富汗、伊拉克所发生的种族冲突是最好的证明。

    现在,这些动机1、2、3、4、5……赤裸裸的放在这里,它们是混杂的,关联的,而不是彼此独立,互不关联的。而与此同时,即使是清楚了这些动机,又如何呢?

    英美各国的军事干预,有成本/利益核算在其中,难道要反对国际社会采取军事干预,坐等下一个卢旺达事件的发生?就如同,你家楼前的面包师傅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卖面包给你,你就不准许他(她)卖面包吗?我想,我们反对的是战争这个手段本身而不是动机,就像我们反对的从来都是面包师傅卖给我们有毒的面包。换而言之,尽管动机混杂,但并没有必要弄清楚它,因为动机不那么重要,手段才是重要的。良好的动机保证不了良好的手段,但良好的手段也许有望带来良好的目的。

    然而,遗憾的是,在国际干预问题上,手段同样是模糊的。美英,或者其他国家,究竟有没有权力干预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如果有权干预,原则是什么?界限在哪里?这个界限由谁来定?谁来监督? 这一切似乎完全可以由联合国来决议。但现实的状况是,联合国的决议通常模糊,存在无穷多的解读。比如,“用一切必要的方式”阻止卡扎菲“屠杀平民”。什么是必要的方式?在战争爆发的那一刻之后,军民身份瞬间可换,何为平民?当然,联合国的决议注定是模糊的,因为让诸多目标不同的国家在一件事上达成一致是异常困难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模糊。越模糊,才越可能被通过,因为每一个国家都可以自由解读。这一点说明,迄今为止,如何应对一个国家内部所发生的问题,仍旧没能得到解答。

     动机混杂,手段模糊,可以说是当前国际社会干预他国内政时的基本状态。这种状态所造成的结果,通常是问题重重。这一点是无论你站在那一方,都无法回避的事实。在这样的状况下,是否重回“不得干涉他国内政”比较好呢?曾经的卢旺达惨案摆在我们的面前。当年,安南正是基于此而做了两类主权的讲话。是否坚持军事干预呢?中东国家在干预之后的内乱显然无法肯定这一方式。也许,只能说,这是一个两难的政治困境,它在人类社会以地缘、肤色、语言划分人群时,就被决定了。

 

 

浏览(2001) (0) 评论(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杳远 留言时间:2011-04-13 22:00:41
联合国的秘书长潘基文也是昏聩无能之辈,就知道以美国马首是瞻,处理国际事务是个低能儿。如果不带偏见,第一时间就应该去利比亚主持双方的和谈。先礼后兵。空袭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派地面部队,而派地面部队也是有讲究的。不能都派英法美等西方部队,应该从非洲,阿拉伯,和亚洲等中立国家派出联合国授权的维和部队,打破胶着状态僵局。并在联合国监督下进行政治改革。
回复 | 0
作者:坚硬石头 留言时间:2011-04-13 08:17:22
嘿嘿

声明一哈

俺是往死里支持这次行动的

。。。。。。。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坚硬石头
注册日期: 2010-04-22
访问总量: 55,91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钓鱼岛目前肯定是日本的
· 利比亚;又一次动机复杂手段模糊
· 抢盐”的傻会一直持续下去
· 我哪儿都不去
· 明年此时
· 疲软之后以过度解析来实现坚挺——
· 阳光也会老去
分类目录
【吃吃停停】
· 增上寺
· 推荐一家好吃不贵的店
【爷爷龍升说故事】
· 过早 热干面
· 卤煮火烧
【悠然南山】
· 明年此时
· 疲软之后以过度解析来实现坚挺——
· 阳光也会老去
· 蓝风筝
· 一别如斯,樱花落尽月又西
【胡说八道谁怕谁】
· 钓鱼岛目前肯定是日本的
· 利比亚;又一次动机复杂手段模糊
· 抢盐”的傻会一直持续下去
· 我哪儿都不去
· 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 为什么来万维
· 华人论坛老侮辱华人
· 雨夜,九度空间
· 凑个热闹,感觉不矛盾
· 忽悠,始于他人,成于自己
存档目录
2012-09-08 - 2012-09-08
2011-04-13 - 2011-04-13
2011-03-17 - 2011-03-23
2011-01-31 - 2011-01-31
2010-12-16 - 2010-12-16
2010-07-01 - 2010-07-04
2010-06-09 - 2010-06-26
2010-05-07 - 2010-05-14
2010-04-28 - 2010-04-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