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看“美國第一”如何對決中國崛起 www.creaders.net | 2017-11-15 萬維讀者網 萬維讀者網(Creaders.net)林孟編譯報道:法國《回聲報》(Les Echos)發表法國政治學者及作家穆瓦希(Dominique Moisi)的文章說,自尼克松1972年訪華到2017年,四十多年來美中關係,尤其是雙方的力量平衡,發生了顛覆性的巨變。 中國有長期的戰略眼光,而美國則不再具有。華盛頓的目標是聯合亞洲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民主國家盟友一起對抗中國,或者是代之以奉承中國,以便讓北京分擔世界責任的重擔?川普的“美國第一”是暗示,和中國的經貿關係會弄僵,實際上導致貿易戰,甚至因此觸發一場全面戰爭?換句話說,美國是否應該像蘇聯一度做的那樣控制中國,或者讓自己和多邊主義保持距離,避免進入一個多極的世界? 中國是夥伴、競爭者還是對手?華盛頓似乎沒有能力從這些不同的可能中作出選擇。最糟的是,川普的美國甚至好像沒有能力構想可供選擇的選項。新任命的歐洲及歐亞事務助理國務卿米切爾(Wess Mitchell)剛剛寫了一本名為《哈布斯堡帝國的大戰略》的書,但卻對如何定義川普的“大戰略”毫無頭緒。川普除了簽署短期獲利的貿易交易,就是企圖讓中國對北韓核危機做更多的事情。 相反,中國的戰略眼光並非“中國第一”。儘管除了“中國第一”外,這種民族主義形式自然存在。北京不滿足於只是亞洲最大的強權,因為這個目標早已實現了。現在中國想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領袖,在經濟、軍事上力壓美國——當然前路仍然漫長,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文明和文化方面。 美國的民主在走下坡,中國對西方世界不再有自卑感。北京好像在說,“我為什麼要向你學習”?“從現在開始,你必須在經濟、金融、政治上向我學習”。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的研究顯示,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信任中國的人比信任美國的人多。 包含巨大眼球狀結構的現代化“天津濱海圖書館”剛剛揭幕。這座建築奇葩反映出中國矛盾的野心:既害怕作家,又把書籍放在外形透明的圖書館的核心位置。早在2005年,中國政府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舉辦的展覽上,已把這座圖書館肯定的訊息表露無遺。當時展出的17世紀和18世紀主要畫作之一,是一幅巨大的歐洲耶穌會風格繪畫,描繪一長串外國使節,其中多數是西方人,列隊向中國皇帝致敬。 作品傳達的訊息非常清楚:“你們過去慣常向我們致敬,那麼做好準備,你們很快就必須再次做同樣的事情”。一切正在發生,仿佛時間已經到來,甚至比中國人自己想象的快得多。川普這次訪華之行不太可能載入史冊,但仍然標誌着美國既不情願,又過早地朝着向中國移交權力,又邁出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