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
今天该是返程的日子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要去,除了到旁边的超市里买点土特产以外,唯一让我们挂念的就是这古城墙了。
这两天坐车在几个城门口钻进窜出,已经为这古城楼激动好几回了。南大街走到底就是离酒店最近的一段古城墙了。城墙与护城河之间的空间建起了环城公园,算是西安城中唯一免费的景点,也是我们唯一流连忘返的地方。看着早起的人们在绿地中舒筋展骨,踢腿伸腰,加上偶尔远处传来一两声咿咿呀呀的吊嗓子声,心中是种说不出的写意,这里大概是普通人们无拘无束,尽情放松的唯一的净土了吧?
我们还是走到碑林附近的入口。付了门票,上了城墙,据说西安市民不用买票,其他人可以凭学生证、军人证、残疾证等等反正拿得出来的证都有可能给你打折。到上面,城头显得光秃秃的很荒凉的样子。墙顶相当宽广,可以并排开两辆大卡车,顶面向着城内略有倾斜,估计是为了排除雨水的目的。墙内侧,每隔一段就有一道泻洪沟,可以将城墙顶的雨水引走,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个“激愤人士”把他们的“愤怒”都堆积在沟底,难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发奋图强”?。据城头遇到的一位晨练的老者介绍说,这城墙在80年代初已经翻修过一次了,难怪我低头端详脚下的那些一尺来长的城砖上錾的年代并不久远。城墙让人颇感破旧,但是并不影响我对它的看法,它本来就是应该这般古老的模样。
向前走了一段,就看到有租自行车的摊位,据说可以骑着它绕城一周。我们一打听发现虽然各处都有自行车站,但是不能在一个地方借而在另一个地方归还,颇有不便之处,于是作罢。
在城墙上环顾周围,才觉得刚才看到的雄伟的气势都不翼而飞了,大有点“不识城楼真面目,只缘身在大墙头”的味道。老婆对大墙不是很感兴趣,倒是这两天干燥的天气引起的静电把她的头发和围巾上的绒毛都激发起来,使得她有机会扮演天女下凡,并且乐此不疲,算是这些天屡受“打击”后的补偿吧。
下了城楼,我们又溜达到了回民街,这几天这条街已经成为了我们的食堂了。
我们找了一家门脸比较正规的坐了进去。店堂里没有其他客人,估计是时间太早。服务员小哥不是很热情,难不成他的火眼金睛已经看出我们并非伊斯兰人士?我们随便点了两样菜,就直奔主题要了碗羊肉泡馍。听人说,这羊肉泡馍很有讲究的,吃法分干泡(无汤)、口汤(食后余一口汤)、水围城(汤较多)和单走儿(吃馍喝汤)四种,掰馍也很讲究,要用手掰,或者掐得细如黄豆粒儿,这样泡出来,才能够透够味儿。我呢,正打算拿出架势,准备摆个谱儿,扮个内行人士,不料,小哥点完菜,还没问我怎么掰馍,怎么泡馍,扭头便走,喊都喊不住。十分钟后,就端上来热气腾腾的一碗。这气味儿,真个儿是鲜香扑鼻,绝无令人厌恶的羊膻气;这汤汁儿,那个叫浓,醇厚得如暖玉一般;这馍那个叫筋道,嚼在嘴里十分弹牙。虽然我和老婆都是平身第一次吃羊肉泡馍,但是仍旧辨认得出这馍粒儿碎细均匀一致,是机器切的,吃完后留汤一口,属口汤泡法。不管怎么说,这是碗上等的好泡馍,不辜负我们的期望,当然了少了亲手掰馍的乐趣,是个遗憾。
在我们细嚼慢咽泡馍之余,偷眼观察了店堂里的状况,发现店员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年纪这么小就要讨生活了,不免又引起我的感慨。让人费解的是,这店堂里的服务员人数比方桌数量还多,人数虽多,但是工作效率很低,喊个小妹或者小哥,半天也没人应声,这也是此次西安之行的又一不解之谜。
汤足饭饱之后,我们回了酒店提了行李,然后一路又是千里走单骑,保护着夫人,挡开递名片、拦截客流的人们坐上了美伦酒店门前民航的班车。
太阳还很高,汽车出了城,一路向西行,没有上高速公路,在乡镇间绕来钻去,时间还早,所以我们也很理解司机为了省下每公里4毛钱的高速费用的苦心。这一绕估计可以省下至少30公里的高速公路,不过时间可能就要多赔上个40多分钟了,不过上车前售票员都会问一下航班的时间,以免客人误事。哎,生活都不容易!
我趴在车窗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西线远远的各代恶霸们的坟墩儿,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回味着一位出租司机大哥说过的一句话“不到西安你后悔,到了西安你更后悔”,心中默默念着“再见了,西安,再见了!”
(走南闯北——西安段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