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西风无尽怨, 徘徊多少光阴?
欲将肺腑化梵音,
冷亭空对月,
底事付瑶琴。
苦海滩头人唱晚,
声声慢慢喑喑,
明灯指路渡迷津,
任他罗刹面,
唯我圣贤心。
有一些所谓的“学者”或所谓的“居士”爱写书,把金刚经乱解释一气,说那是他们“研究”佛经的结果,也就是“悟”出来的,在社会上招摇撞骗,获取名利。可叹世上真伪不辨是非不分的糊涂人居多,看不懂佛经而只看得懂南某某的垃圾,对这些伪学者推崇备至,奉为神明,把垃圾当作了宝贝,不读佛经了。人的愚昧就在于此,因为佛经根本就不是拿来“研究”的,是拿来悟的。人们错把超常的“悟”和俗人的“研究”等同了起来,其实两者正好是截然相反的东西。无论文史馆、佛学院的人把佛经、道德经、圣经再研究一亿年,也不会有什么突破,也绝不会悟出什么来的,得到的结果必然是错误。
我告诉大家,是凡有和尚、居士、学者在佛经里扣字眼,象老学究一般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作训作诂,搞出了什么“研究成果”,出书说:“这是我悟出来的”,“我悟到了什么什么了”那他必定是假和尚假居士,或是有学者虚名而实际连门都没入的人,他悟到个屁!都是沽名钓誉之辈。他那些东西一钱不值,只能误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是凡人真的悟出什么来,必定是古今中外的书里都不曾有过的,是凡悟出来的东西,都是用语言说不出来的,更不可能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怎么还可能写成书呢?
这就涉及到“思维与语言”的问题了,悟到的东西都是超越人类社会的,人类的语言只能局限于描述人类社会以内的事物,超越人想象以外的事物怎么可能叙述得出来?比如,我们人生活的这地方有时间概念,所以根据时间有现在式、完成式、将来式、过去式、过去将来式等等,可是你悟的事物,可能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就象在天上时间永远停止在这一刻,既不是将来发生,又不是现在发生,也不是过去发生,说没发生,它又发生了,说发生了,它还没发生呢?你说该怎么表达?我们人观察事物,因为有眼,所以能察觉事物的形状,因为有耳,所以能察觉事物发出的声音,因为有鼻有舌所以能察觉事物发出的味道,因为有皮肤,所以能感觉到事物外面是光滑温冷还是粗糙坚硬,除此而外,就要靠仪器来探测事物的其它一些性质了,这才知道有的东西还能发出电磁波,,这才知道物质有各种不同的成分。可是事物的属性就这么一些吗?肯定不是,超过我们已知范围的性质远较我知道的多得多。那么在我们悟到这些不为人知的特性的时候,怎么可能用现有的语言表达出来呢?
悟到的东西和悟的过程是一种信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就连佛也无法通过人类语言完整地表达出他要讲的意思,佛经讲了那么多,佛却说那本身并不是佛法,他打了个比方,认为佛法就象那月亮,而他讲的那些,则象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只不过给人们起到指示的作用,让你通过指示的方向去认识佛法而已。而“研究”的过程仰仗的是含义界定清楚了的文字,而正因为有了语言有了文字,才束缚了人的思维,所以“悟”出来的东西是无限的,而“研究”出来的东西则极其有限。
没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时候,交流通过信息直接完成,采用的方式或许是一个动作,比如佛家说的“手印”,说不定两者一见面,一笑之间,或者一个手式,就表达完所有意思了,又完整又真实,远比用人类语言文字来表达,更充分更准确。就象佛“拈花一笑”一样,只有迦叶,他的思维方式到了那个可以丢弃语言文字的境界,一下就明白佛的意思,而其它的人依旧如坠云里雾里。类似的情况我们平时生活中也常见,比如,我们有时突然看见一个人瞬间的表情或眼神,却感觉比千言万语更能表达他当时的真实心情。更高级的,连动作也没有,独立生命体之间思维本身是连通的,共享一个宇宙的节律,和宇宙已经融为一体,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心跳,正所谓“无我相无他人相”。佛教有的教派不立文字,这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实在无法用文字来表达他的意思,若硬用文字来表达出来必然扭曲了原意,看上去就变成和婆婆妈妈的那套人生哲理差不多的东西了。有人说,师父总是难为弟子,不肯爽快地把答案告诉弟子,非要弟子去悟,实际上不是师父小气,师父自己也说不出来,要让弟子明白一个道理,无奈之下,只好采取讲故事的形式,比如讲个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故事让弟子在回味中去体悟,没悟性的人听了觉得就是个平平常常的故事,有悟性的人听了是另外的感觉。
这样的人,他那高层次的“抽象性思维”方式才适合考虑象哲学、宇宙、人生、中医、佛道这样的大问题,才谈得上悟,因为他们的内涵太大了,每个信息不落于“名相”,即使权且用个词来代替,也不象现代语言那样有明确的含义界定,所以他思维开阔。比如中医说的“肾”,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表达的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信息或者范围,用语言简直没法准确地形容,不象西医说的“肾”有一个准确的范围。比如大家常谈到的“善”,只是隐约感到一个的意思,对此谁也说不出个明确的定义,甲有甲的立场,乙有乙的看法,甚至相互矛盾,再比如中医说的“阴阳”,大家只能知道那么个简单的意思,但谁又不能完全地准确地予以界定,但它本身包含的事物太丰富,运用其可以考虑很多很大的问题,是西方文化带来的现在思维所无法比拟的。西方人搞什么都象搞法律一样,喜欢把把每一个词的含义限定得死死的,把在这种基础上形成的所谓“现代科学思维”,赞美为“严谨、周密”,实际上把自己限制死了,只适合于现在的科学所进行的狭窄的研究。
科学的基础,无非就是我们学校里学的“数理化”,讲究套公式,培养的也就是这种思维模式。人真的很笨,在学校里这么学几年,这种习惯在头脑就根深蒂固了,思维完全被这些定律、定理、公式等等框框给框住了。以后再分析任何问题,无论是社会的是哲学的,他都只会去套现有的公式,或者自己去编个公式去衡量一切。
我说的这种“抽象性的思维”可鄙没有公式可套,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甚至在思维中没有经过大脑翻译成语言这一过程,现在的人根本想象不到这是怎么回事了。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平时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不是都是用语言在想?有自己的声音在想?这就很慢很局限,但有时我们下意识地考虑问题时,或在特殊情况下,没有通过语言,往往效率高得多准确性也高得多,比如说,人触电了,不会再在思维中把触电的信息先翻译成语言:“啊呀,我触电了。”再翻译成语言在大脑里下指令说:“我要把手缩回来。”那样人早电死了,这种反应不仅没形成语言,甚至都不经过大脑,在中枢神经下反射下就完成了。
古代汉语虽然也是语言,但其内涵丰富,相比之下最接近于“抽象思维”,勉强还可以。远古的时候,人们还结绳记事,但却明白什么是“道”,有了语言,反失去了道,不知道什么是道了,如老子所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礼”,只知道维护道德和礼仪了。再后来,仓颉还要发明文字,据说鬼神听见这消息就在外面哭。因为从此以后人类脑子里再也不会有宏大的思维了,思维更被限制住了,再也不可能找到道了,朝另外一条错误的道路发展下去了。
以上讲的是“悟”与“研究”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区别,而在方式上面两者也是截然对立的。“研究”带有强烈执着心的过程,是为了要满足自己在俗世上的一些欲望,而有意地去绞尽脑汁地思考,通过实验对大量材料的分析、归纳、判断而得出结论,尽管现在人把它美其名曰是“探索”,但实质上完全是一种低下的认识宇宙的方式,是有为的行为,研究出来的东西往往只在极小范围内是正确的,和“悟”所提倡的无为正好相反。
无为就是放弃各种欲望、贪心和执着,人类社会认为那些美好的事情,在无为者眼里正是“悟”的障碍。庙里的和尚听了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故事,读了那些佛经也是似懂非懂,但并不象老学究一样刻意地去钻研进去逐字逐句地分析,而是把它摆到一边,继续他那平淡的生活,继续扫地、劈柴、挑水、生火、做饭。如此,执着心放下得越多,越容易体悟到事物的真谛,可能就在干粗活时,突然之间,把平日在佛经中的看的一句话想通了,把师父讲的那个故事搞明白了,知道了它们背后藏着的道理,融会贯通起来,这一切发生在一刹那间,有人说是顿悟,但以后还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应该也叫渐悟,照我看,顿悟和渐悟没什么区别。
总之,研究是在强烈的欲望的指使下,为满足自己而强行搞到结果,而悟恰恰相反,靠的是放弃,放弃各种执着,使自己被欲望埋没下的,本来就知道的一切发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