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乱局正引起西方和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对抗,克里米亚能否脱离乌克兰而独立成为这场对抗的焦点。
西方明确反对克里米亚独立,主张“保证乌克兰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俄罗斯则支持克里米亚独立,认为克里米亚人民主要是俄罗斯族裔有民族自决的权利,普京在一份声明中还不忘提醒世界:“既然有科索沃独立的先例,克里米亚也可独立”。
与普京前述声明相呼应,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11日宣布独立,并同样援引科索沃的情形当先例。对于这一情形,西方政府、西方媒体及其大批“粉丝”,至今拿不出任何有力的反驳理由,西方话语霸权面临罕见的失声状态,科索沃独立的前例成为西方国家反对克里米亚独立的最大话语软肋。因为“普世价值”必须要有“普世”逻辑,否则,“和尚做得,我为什么做不得?”的 质问是西方舆论无论如何都难以自圆其说的,不管它们能怎样的舌灿兰花。
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并立即被西方国家“迅速而坚定”的承认,西方国家完成了对前南斯拉夫国家的彻底肢解,瓦解了俄罗斯在南欧的最后一个战略支点。从战略上来说,这是以北约为核心的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一次战略完胜,体现了国际政治中真实的力量对比。
但是其对现代国际关系体系带来了深刻的破坏,它极大的弱化了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根基----国家主权。西方国家高举“人权高于主权”的大旗,为这一行为披上了美丽的价值观外衣,这一全新的超国家理论令人想起中世纪时罗马教廷对欧洲各国的思想统治和政治干预。笔者曾在当年的《科索沃独立启示录》中分析过科索沃独立对国际政治体系所带来的深刻而长久的影响。
同科索沃独立一样,克里米亚独立将为全球各国的分离主义势力建立起一个个难以抗拒的“示范效应”,对世界来说并非好事。一是这种单方面的独立行为会引发一个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的种种“新仇旧恨”,从而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政局动荡,社会失序,这并非当事国人民之福;二是一个个微型国家的出现 会导致国际政治主体的“碎片化”,从而与世界逐渐“全球化”的社会经济趋势相背离;三是易引发大国干预,导致当事国国家主权的弱化,从而破坏现有国际政治秩序的根基。
现有的以国家主权为根基的国际关系体系确实有改进的必要,比如当今国际社会对某国国内反人道或反文明的行为如何进行干预就是个难题。但是从现代国际关系体系建立的历史过程来看,这种改进应该是个长期的累进过程,决不会仅凭西方国家及其他大国一系列动听的价值观口号就能速成,尤其是这种口号下还夹带着种种不便明说的私货时。
接下来的情形将会是2008年科索沃独立的翻版,克里米亚将会毫无悬念的通过独立的全民公决,俄罗斯将会第一时间予以承认,西方国家将会一直抵制,克里米亚将成为乌克兰主权难以企及的“政治飞地”,如同现在的科索沃相对于塞尔维亚,世界上将会又出现一个不被联合国所承认的“准国家”,只不过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角色将会调换。而中国将会象对待科索沃一样,不会承认克里米亚的独立。至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们的命运将会如同地图上上的那一小片颜色一样,逐渐被世界遗忘,直到下一个国家的某个地区也要独立时,才会被人拿出来示范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