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一沙鸥的博客
 
网络日志正文
《美日联合声明》的标本意义 2014-04-26 00:35:38

《美日联合声明》的标本意义

奥巴马的日本之行25日结束,在不情不愿的“享受”完日本的国宾之礼后,离开日本前往韩国。同日,体现此次访问外交成果的《美日联合声明》发布。

《美日联合声明》篇幅极长,详情可见美国务院网站和日本政府网站,笔者整理其要点如下:

1,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和日本的“积极和平主义”政策是亚太地区和平和繁荣的两大基石。

2,美日同盟合作应对世界各地的威胁和挑战,包括朝核和朝鲜绑架日本人质问题、乌克兰局势、中东问题、叙利亚销毁化学武器等,同时两国体认到中国在解决或协调上述问题的建设性作用。

3,两国均认为应尊重国际海洋法公约,保证海事活动中的航行和飞越的自由,强烈关注并反对(中国)单方面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两国敦促有关国家通过外交手段建立互信机制;在南海问题上,两国呼吁通过外交及基于国际法基础上的法律手段来解决纷争,反对武力解决或以武力相胁迫。

4,强调美国对日本的安全承诺,强化美日同盟关系,以应对共同的安全挑战,包括修订《美日安保条约》,钓鱼岛属于日本的施政范围并属于《美日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赞赏日本设立国安会,支持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有关审议,普天间基地搬迁,日本对美国关岛驻军调整的支持,减少美军在冲绳驻军等。

5,两国共同致力于建立一个自由、开放、透明的国际经济体系,两国继续进行

关于TPP协定的谈判,并呼吁相关伙伴加快谈判进程,两国支持中国举办APEC会议和澳大利亚举办20国集团峰会。

6,两国在能源安全和新能源开发、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合作。

7,两国在全球其他事务中的合作,包括促进非洲经济增长、妇女权益、人道主义救援、全球气候变化等,美国期待联合国的改革并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

8,两国致力于深化与东盟的外交、经济和安全合作。

之所以说《美日联合声明》具有标本意义,一,在于该声明具有国际关系中的一般标本意义,二在于其声明中所体现的中国因素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美日同盟关系和美国相对国力下降的特殊标本意义。

一,中国因素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安倍晋三在私人宴请奥巴马品尝日本料理后,面对发布的安倍和奥巴马两人的“亲密秀”照片,某家媒体曾十分传神的评论“两人之间有习近平和普京 的身影”。从本次联合声明的内容看,普京的身影出现在了乌克兰局势和叙利亚问题中,但是要说声明内容中那无处不在的身影,恐怕还是习近平的身影

声明的开篇就提到了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这是奥巴马此次访日的一个主要目的,或者说,奥巴马本次访问亚洲各国就是为了其任内提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而来的。对于“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一直并没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政策文本,而是经由美国政府的各个高官口头向外界宣示。但是,通过本次声明,美国实际上以一种官方文件的形式宣告了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对象、目标和手段。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对象是中国。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后,面对中国的疑虑,美国政府曾多次强调“其他亚太国家也是再平衡的对象”,意思是美国亚太再平衡对象并非特指中国,而是泛指一切能导致亚太地区力量失衡的所有国家。这个国家可能是中国,也可能是其他国家。

但是本次联合声明中对中国因素的强调,包括对东海防空识别区、钓鱼岛争端、南海局势的具体“点名”,显示出美国对亚太地区力量消长的判断:中国国家实力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亚太地区的力量失衡,不管是中国面对日本还是面对东盟国家。因此美国认为,至少在目前,中国是改变亚太力量对比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美国要平衡的,就是中国相对于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力量优势。

美国亚太再平衡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力量均衡,而不是纯粹的遏制中国。此点在声明中关于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建设性作用的强调得到了体现,包括地区安全、经贸合作等。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对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一种补充和修正,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是纯安全意义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军事力量的部署重心转向亚洲,战略对抗的意味更浓。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内涵进一步涵盖了经贸、外交等内容。经贸上,把排斥中国的TPP作为该战略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又不放弃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及其他中国所参与的双边经贸机制的作用;在军事上既支持日本等国发展军事力量,又强调中美两军的交流与合作;既支持日本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又强调把外交手段作为解决地区纷争的主要机制。一句话,美国在该战略中,对中国对抗和合作并行,大棒和胡萝卜并举。

中国和其他国家是亚太地区力量平衡的主体,美国以第三方的形式来维持这一力量的均势,这是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手段。以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为例,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中国和日本是处于天平两端的两个砝码,美国则是第三个砝码,当美国发现天平向中国倾斜时,就把砝码加到日本这边,使天平恢复平衡。

在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美国对自身的定位不单单是当事方,更是裁判员,美国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对力量对比的判断,决定自己对中国的平衡力度和方式。美国不再让自己冲在与中国对抗的第一线,而是让盟友来承担这一角色,从而为自身与中国的合作保留了更大的外交空间,从而避免了冷战时期与前苏联的直接对抗的情景重演。

这种战略手段,既是对中国“非敌方”性质的认知,也是对自己国力逐渐力不从心的清醒体会,体现了希拉里在上任之初提出的“巧实力”的战略理念。希拉里是深刻影响奥巴马政府外交战略的灵魂人物,“重返亚洲”战略就是其提出,并演化成目前的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此妇不是简单人物,今后如其能出任美国总统,估计又是一位里根式人物,尽管其属于民主党,中国的战略学界应该多关注此妇的相关言论和思想。

二,美日同盟关系的变化和美国相对实力的下降

本次奥巴马访问日本,日本希望展示美日同盟关系“坚如磐石”,外界尤其是中国舆论大都取笑日本对美国的“谄媚”。事实上,奥巴马希望展示美日同盟关系“坚如磐石”的心态比安倍晋三还要迫切。

美日联合声明的一个显著之处是,美国没有就TPP谈判得到日本的任何让步,奥巴马的日本之行可谓是空手而归。奥巴马到韩国后大谈日本战时“慰安妇”制度是如何的恐怖和不人道,既是种拉近韩国的政治姿态,更是种对在日本一无所得的不快宣泄。

本次联合声明,日本几乎得到了其要求美国支持的所有东西,如钓鱼岛问题、朝鲜绑架日本人质事件、解禁集体自卫权、日本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近二十年来日本在国内国际上的重大议题在本次联合声明中都得到了奥巴马的明确回应;而奥巴马所看重的美日关于TPP谈判却没有任何重大进展。对外界来说,奥巴马的付出与回报如此不成比例已经够奇的了,更奇的是奥巴马能同意让这样的联合声明公开发布。

这种状况折射出美国的一个现实,那就是美国相对国力的下降。这种相对国力的下降既体现在美国相对于中国、俄罗斯这样的竞争者,也体现在美国相对于日本这样的盟国。

中国实力的上升是美国对中国相对国力下降的原因,日本也一样。只不过,中国实力的上升是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实力的全面提升,而日本相对于美国的实力上升,是因为日本政治实力的上升而引起军事外交实力的提升。

二战以后,美日同盟关系基本上处于一种美主日从的状态,美国主导了日本的政治走向,从而使日本在国际政治中处于美国的绝对附属地位,最终也使日本的经济政策服从于美国的政策走向。最著名的例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导致日元的大幅升值,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戛然而止,日本在上世纪末十年和本世纪头十年的“失去的二十年”跟此就有莫大的关系。现在,日本却在奥巴马最关注的TPP谈判中说“不”,只能让人产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感觉。

美国一点也不冤,美国要求日本在美日同盟中承担更多的义务,为日本的政治自主权松绑,以减轻自身与中国、俄罗斯等大国博弈的成本。这种政治自主权的松绑反过来加强了日本在美日同盟关系中的地位,导致美国政治实力的相对下降。有趣的是,这种此消彼长的效应只有在美日同盟内部才有效,对中国却无效,因为相对于中国,日本一直是个独立的政治主体。

美国对日本的容忍,一个主要原因是让日本更加出力应对中国,所谓“美日同盟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支柱”。中国的崛起将是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中国文明悠久,人口众多,实力增长坚实而迅速,制度独特而富有竞争性,未来能对美国构成全球性挑战的,只有中国,美国对此心知肚明。这才是美国所要正真顾及的战略“大局”,它要求美国必须立足于美日同盟又能够超越美日同盟。

美国以亚太再平衡战略把日本等盟国推到与中国对抗的第一线,必然会有各种政治上的让步,至于这种让步,会否导致自己对美日同盟关系主导权的丧失而反噬自身,就要看美国的政治智慧了。奥巴马眼神再不好,其访日前夕,日本包括议员和内阁大臣在内的140多名政客浩浩荡荡参拜靖国神社的场景,总还能看得清吧?

浏览(5275) (1) 评论(8)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润之毛 留言时间:2014-04-26 12:18:46
眼看着中国各方面都将超越日本而占亚洲主导的当儿,美国的策略是平衡中日。这就是美国为什么忽而对日本首脑参拜战犯灵堂“失望”,忽而要帮日本抵御中国联防钓鱼岛的原因所在。平衡中日,令其互斗,最符合美国的利益,这一点奥巴马行政当局没有错。面对中国将取代而雄踞亚洲,日本则暴露了其穷凶极恶的本性。因为日本可以忍气吞声当老二,但决不愿在中国之后当老三。因此,挑起钓鱼岛争端是日本左右翼政客不谋而合的阴险策略。对此阴招儿,中国政府进退两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时间对中国有利。中国在坚守底线的同时,主要精力还是要发展经济及科技,应不遗余力地各个方面强大自己。说易行难,任重道远。
回复 | 0
作者:秋念11 留言时间:2014-04-26 09:11:06
庆府不死,鲁难未已。美国和中国玩0和早开始了,只是中国在那里一厢情愿的自作多情。。。
回复 | 0
作者:gmuoruo 留言时间:2014-04-26 08:50:15
戰略大師們害的小習騎虎難下,現在想安慰小習說美國真地不行了?
小習若想出鳥氣,先拿這些井底蛙般的戰略大師們開刀。
回复 | 0
作者:巴黎老高 留言时间:2014-04-26 08:11:22
死不长进,成三角眼,明明一个地心,一层包皮的圆球在转,滚过去滚过来看,天天讨论东西方咋不一样!
回复 | 0
作者:anti0 留言时间:2014-04-26 08:05:37
不是美国要把日本推到前台,是中国试图夺取美国在亚太的主导地位,把日本当作突破口。试想一下,如果使日本脱离美国,那怕保持中立,也是中国在亚洲成功和美国失败的开始。钓鱼岛的事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小岛会让中日两国剑拔努张的原因,因为这是中国实现他的战略目标的第一步,也是日本抵御中国的第一战。所以说是中国而不是美国把日本推到了前台。美国当然不会听任中国达到这个战略目标,这就是他为什么坚决和公开的宣示支持日本的原因。三方都很清楚,中国要想成功,只能各个击破,而且是先日本后美国。只要美日联合,中国成功的可能性极小,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

中国失策的地方是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从而过早的暴露了自己的战略意图。这种失策有可能是因为内部的原因和需要,也有可能是因为过去很多年来日本政府,特别是民主党当政的时候,为了经济上的利益对中国在政治上的侥胁一味退让,让中国认为抓住了日本的软肋,是时候对日本施加更大压力以其疏远美国,结果就有了钓鱼岛这出戏。但没想到日本不再退让。特别是安倍上台后,不惜与中国公开对抗。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看,安倍在这点上还是有胆有识的。

中国现在忽然发现自己是骑虎难下。打又打不过,不打又拿不到岛。于是就只能说如果日本上岛就打。可谁都知道日本根本没必要上岛,人家也从来没上过岛。这只是自己给自己遮羞的借口而已。
回复 | 0
作者:华山 留言时间:2014-04-26 07:15:52
好文章。当今世界的一切重大事件,无不与东西方实力此长比消有关。各国之间教量的就是比经济,军事,地缘,最后才是这些总体的沿续:政治与外交。用这样的观点分析形势走向,不会有大的错误。

坚持以我为主,发展经济的方向,那应该是中国的长期国策,以此不变可应万变。
回复 | 0
作者:yuan7920 留言时间:2014-04-26 06:50:00
美国对日本的纵容,将会使日本成为美国第三个敌人,假如俄罗斯和中国算是美国的二个敌人的话。就如当年美国支持伊拉克打伊朗,阿富汗打苏联一样。
回复 | 0
作者:引力 留言时间:2014-04-26 04:10:50
日本包括议员和内阁大臣在内的140多名政客浩浩荡荡参拜靖国神社的场景
========

这可能是更多表明日本民族自身认知的整体意识,而非表示他们还想发动二战那样的战争,他们应该知道那永远是一个巨大的教训。
回复 | 0
我的名片
一沙鸥
注册日期: 2012-04-12
访问总量: 239,512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沙鸥:从执政大周期看十九大人事
· 沙鸥:历史会如何评价刘晓波?
· 郭文贵爆料事件没有赢家
· 回归多维了
· 请问万维编辑:万维有政治正确么
· 围绕郭文贵的黑色幽默
· 温铁军:没有土改,中国难以度过
分类目录
【评论】
· 沙鸥:从执政大周期看十九大人事
· 沙鸥:历史会如何评价刘晓波?
· 郭文贵爆料事件没有赢家
· 回归多维了
· 请问万维编辑:万维有政治正确么
· 围绕郭文贵的黑色幽默
· 温铁军:没有土改,中国难以度过
· 一位教育系统基层官员谈应试教
· 为何“朝核不是问题,金三才是问
· 失控的朝核将使中国面临灭顶之灾
存档目录
2017-08-10 - 2017-08-10
2017-07-16 - 2017-07-16
2017-06-06 - 2017-06-28
2017-05-03 - 2017-05-03
2017-03-02 - 2017-03-23
2017-02-10 - 2017-02-17
2016-12-03 - 2016-12-06
2016-07-16 - 2016-07-16
2016-06-06 - 2016-06-18
2016-05-13 - 2016-05-28
2016-04-27 - 2016-04-28
2016-03-18 - 2016-03-18
2016-02-26 - 2016-02-26
2015-03-21 - 2015-03-30
2015-01-09 - 2015-01-09
2014-12-15 - 2014-12-15
2014-07-03 - 2014-07-07
2014-06-05 - 2014-06-20
2014-05-06 - 2014-05-23
2014-04-26 - 2014-04-26
2014-03-01 - 2014-03-18
2013-12-01 - 2013-12-07
2013-11-21 - 2013-11-27
2013-07-27 - 2013-07-27
2013-05-01 - 2013-05-01
2013-01-05 - 2013-01-11
2012-11-18 - 2012-11-18
2012-10-12 - 2012-10-12
2012-09-27 - 2012-09-27
2012-04-11 - 2012-04-12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