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提到西方國家的“捐贈文化”,令鄙人想起了一樁舊事。老婆當年在某教會幫工,教會很有名,捐款很多是用郵件寄來的裡面附有支票。有些信里寫到請收款的教會人士能幫助捐助人禱告乞福,但老婆說那些人根本不看信的內容就扔到了一邊,直接整理支票去了。後來鄙人老婆就再也不去那個教會了。 說這件事是想提醒讀者,“融入”“捐贈文化”的時候,要留意把錢物捐給了誰。鄙人手頭沒有,但可以到網上找評定慈善機構星級的網站, 我們一般對至少四星級的才考慮,有些“慈善機構”的80-90%的善款都用於“行政費”了。揭露“慈善機構”主管拿高薪的報道多了去了。 自己都開了幾家店的人,家底畢竟是極殷實的。當你衣服多的穿都穿不完,放都沒地兒放的時候,捐出去有什麼難的呀,這種事根本不用“教”,是人誰都會幹,特別是中國人。中國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有知恩圖報的傳統,洋詞兒叫做“感恩”-我們要對所在國“感恩”。 如果你覺得我們應該對所在國“感恩”的話,那鄙人告訴你:你還沒有擺脫奴性心理。如果一個難民到加拿大來避難,那是應該感恩的,因為確實是被賜予的。但是我們海外華人能留下來是因為對這個國家有價值,“人有用”是移民的本質,這是契約文化的一種體現,不是被賜予的概念。相反,如果留不住人才對加拿大倒是一種損害。所以要搞清楚的是不是加拿大為我們提供了好生活,而是我們靠自己的努力賺取了好生活。對居住國應該盡到一個公民的責任,而不是什麼感恩。 有些人在使用雙重標準的時候,自己渾然不覺。對中國的發展和進步那都是老百姓自己干出來的,跟執政黨沒屁關係。但是在西方呢?他們把生活好的功勞首先歸于洋大人提供了好環境,贈給了我們這些發展的機會,所以我們應該“感恩”。你看看,如果不把這種心理叫做“奴性”你覺得說得過去嗎? 再往前進一步,為什麼海外華人,準確地說是海外學人,在海外能混得不錯,至少中產以上呢?要知道美國現在還有四千多萬人需要政府救助食品券。為什麼同樣的制度,生存環境,黑人,西裔,華人,印度人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因為你進來的時候的門檻不一樣,所以不是“外因”,而是“內因”-你自身的素質,最終決定了你來到這裡後發展成什麼樣子。 這個“根”,你的素質,都來自我們從小在國內打下的功底。我們出國的時候不是一無所有嗎?從金錢方面來看,我們很窮;但從擁有良好的基本素質來看,我們不僅不窮,還很“富有”。我們出國那時候身上揣着幾百錢就來了,當學生時也是住在政府補助屋中,周圍住着不少窮人。但後來為什麼二十年後,我們已經住上了自己的獨立屋,而窮人們還依然住政府補助屋中呢?顯然,區別我們的地方不在社會制度,而在於個人自身的素質。但這些素質是什麼時候如何形成的?勤奮節儉自律,對家庭對子女教育上的責任感難道是出國之後的產物嗎? 那麼,是不是只有中國才能提供這種素質呢?加拿大,美國,印度的人就沒素質了嗎,生在哪個國家不都一樣嗎,幹嗎非要感激中國呢?反正本人只是碰巧降生在了中國不是嗎?老鄙告訴你,按同樣的邏輯你也不需要感激你母親,反正你不也只是“碰巧”投胎到你母親的肚子裡?你不會僅僅是因為沒錯投了豬胎才感激你母親的吧。 那些說根很扯淡的人,看世界的眼光不外乎二字-“有用”。一切對自己有用的事物才是值得謳歌的。對於那些“沒用”,“落後”的就象擦腳布一樣扔了。說“扯淡的根”的人也不是不懂得感恩,但這個“恩”必須很近,近的能看得清抓得住才行,所以說她近視,且度數太深,只看得見樹葉,因為就在嘴邊,一扭頭就咬到了,至於樹葉從哪裡長出來的管我屁事呢。一些人在國內受當代人最好的教育,插秧在國內,收穫於國外,兩邊的好處都拿到了,然後輕輕地一撇嘴:“扯淡的根”。 不過話又說後來了,如果有這樣一種人,被包養下來,每天不工作也衣食無憂,吃飽喝足後上網看視頻碼字,然後說根很扯淡其實也不是什麼不可理解的事。如果這種人出國後每周在餐館刷六十個小時盤子,幹上個十年八年後會不會還這麼談笑自若輕鬆自如呢? 還有一種人更可笑,說中國太爛了,把自己出國美其名為“理想主義者的自我放逐”,說這話的人真應該在嘴裡塞上一堆臭襪子。從中國來到西方是“放逐”?典型的得了便宜還賣乖吧?還“理想主義者”???把自己當陶潛啦?把“理想主義者”的門檻弄得這麼低,難怪海外民運總也不見起色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