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最近频繁在美国之音上发表文章,其话题已经从中国转移至全球,挖苦讥讽风格不改。美国之音为此特地强调“何清涟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细读何清涟今日发表文章,槽点无数。比如最近一篇谈论叙利亚难民潮的问题,牵扯中国,并指出中国的冷漠遭受批评。她提出的证据竟是指责中国对叙利亚难民的冷漠与袖手旁观,集中于两点,一是中国不肯出钱,与其他国家对比,自2012年以来,中国为帮助解决叙利亚的“内部动荡”只提供了1400万美元,在世界各国和组织捐赠的140亿美元中,约占0.1%。排在第32位,不及日本(排名第九,已捐赠4.45亿美元,并承诺再捐2400万美元)。二是对很多中国人反对接收叙利亚人的态度颇有微辞。并引述“香港自由新闻”报道说,迄今为止,中国人“普遍反对这么做,称中国无需为中东的动荡负责,很多中国人依然生活贫苦,况且难民也不想来中国”。
不知道这位大作家是离开中国太久在资本主义国家习惯了上层社会的生活还是根本从来就不了解中国这个她土生土长的地方。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还有很多偏远山区甚至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这些社会底层的状态比难民们更悲惨,君子固本,中国当务之急还需要解决这些人的问题。倘若世界上每个贫困国家都需要中国斥巨资来救助,那中国岂不成了救世主。
何清涟认为批评中国的经济援助少是正确的批评,还大言不惭的说道“中国政府确实应该考虑多出点资金。尽管今年中国经济下滑,地方财政困难,用于民生的钱捉襟见肘,但从军费中挪出几千万美元,表示对国际人道危机的关怀还是应该的。”硬生生将经济下滑与军费扯上关系,军费开支都是用在刀刃上的钱,拿去做社会关怀了,中国军队如何生存,轻而易举说上几千万美元,或许是何清涟这位大作家眼里已经没有钱的概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