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一定意义又可以说是春节的延伸。它是国人喜爱过的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传统大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它,可与端午中秋并肩媲美。
元宵节的三大习俗
元宵节有三大习俗。一是吃元宵(汤圆)二是观花灯,三是猜灯谜。唐代及以前,城市主要是去灯市观灯。南宋时又增加了猜灯谜内容。就是把谜面贴于灯上,观灯同时尽享猜谜的乐趣,开动脑筋,启迪智慧;获得美的文化享受。明清又增添了舞龙、耍狮、杂耍、杂技、旱船、高跷等内容,给人以无穷的乐趣。
在唐宋明清,元宵节可以说是全民的狂欢节。上至帝王将相权贵,下到平民百姓,在元宵夜竞相上街观灯,万众欢腾同乐。因那时城市平时是要实行宵禁的,此夜却开禁了。连平时大门不出的少女少妇,这夜皆可公开上街,抛头露面。夫妻亲可密携手观灯;青年男女可约会、寻找意中人,谈情说爱。孔老夫子的男女授受不亲的旧礼教规矩,被完全打破了。在月光灯光辉映下,这是多么富有浪漫情调,诗情画意的美好享受呀!因此近来有人称元宵节为中国的情人节。
幼少在故乡怎样过元宵节
我幼小时在中原故乡农村过元宵节,眼界窄狭的很。从记事起连续十年,就是每逢正月15日起连续三夜,吃罢晚饭,家家户户大门上头都要悬挂个较大灯笼,以示吉庆过节了。村里的小孩们,则要提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灯笼,齐聚到吃水井旁,井神小庙的打谷场,互相打逗戏耍追逐。或夸耀自己的灯笼好,或观赏羡慕别人的灯笼美。家里富裕的就买高档的略大的红色纱灯;家里贫穷的就用白纸自糊灯笼。我打的灯笼就是爷爷用白纸糊的。就这,我已相当满足高兴了。那时人们都穷,买不起蜡烛;都是在灯笼正中底部,放一陶制小棉油灯盏。其欢聚场所,所以选择在吃水井旁,是因元宵夜,井神小塔庙旁,届时要临时搭建灯架,入夜要点上百余盏灯,那里灯火辉煌。年景好时,元宵要连三夜挂灯、提灯。年景不好时,仅15一夜家门挂灯,小孩提灯,井神庙点灯。元宵夜有众多的灯笼与天上的皎洁的圆月交相辉映,这在农村看来,已格外引人入胜,美不胜收了。那时我村人都从未吃过汤圆,估计是太穷无钱买的缘故吧。也从未搞过猜灯谜等高雅文化活动,猜想是村民多系文盲的原故吧。
在白天,年轻人、小孩们,就是争抢着打秋千。这秋千在平时,是没有的。只有春节过年前后才有。年前,大人选择在两棵大树之间,架上横木,系上粗实麻绳,下边悬一约尺半长,宽两寸厚一寸的木板,供人坐,供人登。元宵一过,就要拆除。因大人要忙着春耕,小孩就要开学。许多青壮者,要背井离乡,跋涉去晋陕甘谋生,做木匠、铁匠、窑匠······直到腊月15日前后,才回家与亲人团聚过年。说起打秋千,童稚时,大多是在旁边看青壮年打。我惊叹佩服他们的高超登技。青年能登善登者,高度几乎与横梁平行,起码也有6、7十度。十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是两人合伙对登,偶尔也有一个登的,但登的都不高,仅有20、30度。十岁以下的儿童多是坐在秋千板上,由大人,或别的伙伴猛推一下,凭借惯性力,来回摆动,悠悠过瘾。我则从来没有单独蹬过秋千,一因体弱无力,二因胆小害怕。我打秋,都是坐着,由别人轻轻推送悠荡。最难忘的一次是:我娘带我打秋千。我坐于秋千板上,我娘站着立蹬;蹬得好高好高。当时我十分得意,感觉美极了。围观的小孩都羡慕的了不得。因三十岁左右的妇女蹬秋,在农村已极为罕见。何况我娘当时已年近40了呢?
何时方知元宵重在闹
参加革命后,听陕北革命民歌唱:“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方才晓知元宵节重在一个“闹“,是任何其它传统节日难以比拟的。但怎么闹,也不知,也没见过。我家乡也没绣金匾的习俗,不知绣金匾是什麽。童少时只见过村里娶新媳妇新婚夜兴闹洞房;也仅限于青少去闹。后来始知,别的节多是偏重于一家人白昼亲友团聚一块吃喝玩乐,共享天伦;元宵佳节主要男女老幼同在夜晚嬉闹同乐。孩子们向往的可能是提灯、赛灯,青壮年则更热衷于赏灯、猜灯谜等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其花样、内容之丰富多彩,参与者人山人海,再加灯山灯海,一幅狂欢盛况。真正用一个闹字才能生动的形容体现出来。
唐宋花灯盛况
观花灯始于何时?大约始于东汉建立中华第一寺-----洛阳白马寺。汉明帝为弘扬佛法,下令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唐代以前,燃花灯主要在都城和大城市。
历史上闹元宵,隋炀帝开创一最。大业6年,他命全国各地富豪在元宵日齐聚东都洛阳,搭建起八里长的大戏台,同时有三万伶人表演,有1.8万乐师奏乐,演期长达一月。可谓:灯树千光照,花艳万枝开。其奢华程度,恐怕是空前绝后了。
唐代韩国夫人在元宵节,让人做了一个百枝灯树,高80尺放于山顶,百里之外的人都能看见其光明度远超月色。唐玄宗时,在长安福安门外,置灯轮高20丈,在上点燃镜灯、凤灯、麦穗灯、龙灯、虎灯、兔灯等各种造形灯;其中仅走马灯就达5万盏。同时在璀璨灯光与皎洁月光交映下,有几百少女在上鼓乐齐鸣,载歌载舞。另有一次建灯楼,高150丈,长宽各20丈。灯楼上下,张灯结彩。灯楼上,有宫娥盛装艳服,轻歌曼舞,调丝品竹。赢得长安城几十万民众争着观赏。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每逢灯节,京都汴梁,御街万盏彩灯形成灯山灯海,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会集御街,奇术异能,歌舞百戏,乐音喧闹十余里。大街小巷,茶房酒肆,灯烛齐燃,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据传,宋徽宗元宵与民同乐,一边赏灯,一边赐酒,楼下民女也每人一杯。有一少妇乘机盗取金杯,被禁军发现捉住,押解到宋徽宗面前。那位少妇,急中生智,吟出《鹧鸪天》“月满蓬莱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鹅阵笙歌舞,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明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做照凭。”徽宗听罢开怀大笑,不但不问罪,遂将金杯赏赐给她。这是一件元宵逸闻趣事传说。
明清时,燃灯观灯才逐渐普及小城镇、农村。都市增添了根据民间牛郎织女、天仙配、二十四孝故事,创制出一连串的走马活动灯。
猜灯谜的逸闻趣事
元宵节猜灯谜始于何时?据传说,谜在春秋时已有,那时不叫灯谜而叫隐语。
到汉魏时始称谜语。到南宋时,有人开始将谜语写在灯上,让人猜,始称灯谜。从此逐渐传播开来,成为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中华独有的文学艺术活动。
据传明朝朱元璋元宵夜游逛灯市,在南京水西门见一灯谜:谜面画一大脚妇女,怀抱一个大西瓜;要求谜底猜出当地一句俗语。谜底始终无人猜出。回皇宫后,即告知马皇后。马皇后一听大怒,大骂道:这是讽刺挖苦我,谜底系:淮西夫人马大脚。朱元璋闻听怒极,当即下令把水西门一带百姓700多人,全部屠杀。仅有7家漏网,这系南京七家湾地名的由来。此乃历史上因元宵猜谜,引发的元宵大惨案。由此可见,皇权专制真是无法无天,罪恶滔天。传说明成祖朱棣一年元宵节夜微服私访。遇一秀才,谈得投机。朱棣虽出上联:“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位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军民同乐,永乐万年。”朱棣大喜,重赏了那位秀才。
据传清代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率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地前去观赏时,曾令大学士纪晓岚挥笔在宫灯上书写一灯谜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虎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乾隆苦思冥想,大臣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揭破了谜底:“猜谜”。
关于王安石、张廷玉灯联佳话
历史上传诵最广的灯联佳话,当属王安石20岁进京赶考,元宵路过某地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挂一征对招亲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一时对答不出。但到京城见了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顿时大悟,即以应对招亲联应;幸被取为进士。不久即被大户人家招为快婿。一幅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清代还有一则灯联佳话是:老宰相张英出了上联:“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叫年幼孩子的张廷玉对下联。张廷玉不假思索当即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可谓妙对。后来,张廷玉也做了宰相。被后人称谓: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
这些元宵诗词君可知晓
1956年以来,我读了不少唐诗宋词,始知描绘闹元宵的诗词很多。道出唐宋明清我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等大城市在元宵夜,人山人海,男女老幼倾城上街观灯猜谜、看舞狮耍龙各种杂技娱乐表演的游乐盛景。但隋代以前的我尚未读过。唯知南陈后主陈叔宝妹妹乐昌公主与夫君徐德言因故国灭亡,夫妻失散,破镜重圆的故事。在一年元宵徐德言题诗一首:“镜与人俱去,镜归入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我曾读过的元宵诗词:
主要有:唐初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树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该诗写出了初唐元宵夜,火树银花,星桥明月,打扮得花枝招展美丽的少女少妇,观灯者人山人海,名门贵族车马喧嚣,市民百姓欢声笑语,一幅绮丽动人的美妙夜景。整个长安城沉侵在热闹欢乐的海洋中。
唐诗人崔液的《上元夜》:“谁家见月能闲坐,何人闻灯不看来。玉漏铜壶相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其《元宵》诗“今夜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堪怜。鳷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唐末诗人罗隐《元宵》诗:“月亮圆时灯正新,满城灯月白如银。团团月下灯千盏,灼灼灯下月一轮。月下观灯灯绰约,灯前赏月月精神。今宵月色灯光内,尽是观灯赏月人。”把当时元宵夜观景赏灯的画面描绘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宋朝写元宵盛况的诗词就更多了。北宋婉约派诗人柳永《迎新春》“永庆佳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燃降树。鳌山耸,喧天箫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楚庄王及爱妃、唐蛟绝缨、潘岳被掷果典故),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真乃妙笔生花,把太平年代京城开封元宵之夜,人们彻夜狂欢描绘得形象生动,人们个个乐而忘返。
朱淑真的《元夜》诗“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方孝能的《元宵》诗“街头如昼火山红,酒面生麟锦帐风。佳客醉醒春色里,新装歌舞月明中。灯外风摇沽酒旗,月中人数买花英。少年心绪如飞絮,争逐异香拾坠钿。”田况的《上元灯夕》“余尝观四方,无不乐喜游。春宵宝灯燃,锦里香烟浮。衯裶(fenfei)合绣袄,轣辘(lilu)驰香辀(zhou)。人声雷震远,火树华星稠。鼓吹匝地喧,月光斜汉流。”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宵》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该词借写元宵夜,来赞颂追怀美好的爱情,把灯、月、人、柳融化为一体,称得上爱情千古之绝唱;既写出了去年今夜与情人约会相见时的美好回忆,又写出了今年元宵夜,见不到情人的惆怅失魂落魄的悲伤。
如果说,元宵节是中华少男少女情人节,实乃当之无愧。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该词不仅写了灯月光华,还写出了箫乐声声,鱼龙舞动的生动画面;使月灯之静与鱼龙之动,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尤其写出了元宵夜情人、意中人,相互寻觅的急切心情,终得欢聚愉悦欣慰的心情。
周邦彦的《解语花·上元》词“露湿红莲,灯市光相射。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写出了元宵夜灯多人多,鼓乐多,到处飘香的热闹场景。蒋捷的《元夕》词“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慢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是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既写出昔日元夜之盛,又写出国破家亡后元夜的冷落。
李清照的“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齐楚。”写出了国破家亡前后的两种心情境界。范成大的《灯市行》诗“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
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即下令:南京正月初八为上灯节,十八日为落灯节,京城要连续灯火通明十夜。何景明的《长安灯节》诗“忆昨长安元宵来,王侯弦管上楼台。已见炬如千树列,更有灯前百花开。”
此外,通过阅读旧小说,看戏剧影视,我又知:唐有薛刚,宋有水浒好汉,趁元宵夜进城闹事的事绩。又从古典戏剧小说中知道:有才子佳人上街观灯一见钟情私定终身的;有衙内恶少乘机调戏猥亵妇女的;有侠客义士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的。
古稀耄耋元宵为啥不敢再吃了
童少在故乡因家穷,从未吃过元宵。我在津沽居住工作60多年,未曾观赏领略过元宵节夜晚的热闹盛况。1959年元宵节,才有生以来第一次吃元宵。1980年后,家里应景也多次吃过元宵。退休后钱多了,完全能买得起元宵,但因肠胃不好,患有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鉴于它难消化,故而对元宵也就不再问津了。退休前忙于工作、学习、政治运动,从未当节过过。九十年代退休后,古文化街、各大公园也多有元宵夜张灯结彩,放烟花的。可终因年老体衰,路途遥远,故未曾前往看过热闹。
元宵节及其习俗的来源
元宵节究竟始于何时?说法不一。童少时,爷奶父母村里老者从未讲过;估计他们也不知晓。20世纪80年代前,我也从未寻思过。80年代中期以来,每逢元宵节,报上偶尔也会刊发几篇短文,予以介绍;这我才略有所知。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传说起源于道教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是天地水三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传说正月十五日为天官的生日。因天官赐福,人民喜乐;于是人们聚在一起燃灯,给天官庆贺生日祈福。
其二:传说春秋时,楚昭王归国途中过长江,见江面漂浮起白色而微黄的圆形东西。派人捞起发现:内红如胭脂。一尝味道鲜美;众随从均不知系何物。于是昭王派人去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而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以后每到该日,昭王就让人用面仿制此果,内包山楂馅煮食。从此有了元宵节。
其三:传说战国时,宋玉在《高唐赋》中就有:“醮诸神,礼太一”的记载。据说太一是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地位在五帝之上。他有恩于汉武帝,故汉武帝特建太一庙,每到正月十五就隆重祭祀。司马迁创建的太初历,就把正月十五日定为重大节日。《史记·乐书》云:“汉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
其四:传说是汉代大将周勃平定诸吕叛乱后,拥立刘恒为汉文帝。这天恰是正月十五。汉文帝为笼络人心,庆贺登基和平叛胜利,大赦天下;遂定这天为元宵节。以后每逢是日,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自此相沿成习。但还没有燃灯放花的记载。后汉明帝皈依佛教,据说正月十五日是印度参佛的吉日良辰,为弘扬佛教,遂下令庶民百姓在十五夜点灯,以示对佛祖释迦的尊崇。这是正月十五夜点灯的开始;当时仅限十五夜。宋代改为三夜,明代改为五夜。
其五:传说汉武帝时,有个宫女叫元宵,善做汤圆给汉武帝吃。可她进宫后因见不到爹娘姐妹很是伤心;准备到皇宫后花园投井自杀;恰被东方朔碰见。东方朔得知她的不幸遭遇后,十分同情于她,就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几天后,东方朔在长安大街摆一挂摊;很多人上前占卜算卦。每个求挂的人,全都得一相同的谶语:“正月十五火焚身。”一时长安城内人心惶惶,纷纷祈求东方朔告以祛祸灭灾的方法。东方朔于是绘声绘色地告之曰:“正月十三旁晚,火神君会派一位骑着一匹白色毛驴,身穿红衣的神女,下凡查访。那就是奉命火烧长安城的使者;你们见了就跪地哀求免灾。”届时,京城很多人照办。那红衣神女说:‘我奉玉皇大帝之命,领旨来火烧长安,现玉皇大帝正在南天门外观望。既然各位父老求情,我便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你们可请求玉皇大帝开恩。’说罢,扔下一纸红帖,扬长而去。众人拿着红帖赶紧呈送皇帝。汉武帝一看红帖上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十分惊慌害怕。连忙找东方朔来请教咋办?东方朔假装思忖一会儿,才说:“听说火神最爱吃汤圆,宫女元宵不是经常给您做汤圆吃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多做些汤圆,万岁爷焚香上供。并传令京城家家户户都做汤圆,一齐烧香,供奉火神。再传谕臣民十五夜晚,一律挂红灯,满城放爆竹焰火。这样好像满城大火,就可瞒过玉帝了。同时通知城内外百姓都上街观灯,以消灾避难。”汉武帝采纳,传旨照办还准许宫女出宫上街观灯。到了正月十五晚上,长安城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如同白昼,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宫女元宵的父母兄弟姐妹们乘机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打着写有“元宵”两字的大红宫灯时,就惊喜的大喊:”元宵!元宵!·····”女儿元宵听见父母呼喊走到跟前,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如此热闹一夜,长安满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传下圣旨,以后每逢正月十五夜都做元宵,挂红灯,供奉火神,。十六日全城照样放爆竹焰火。因此人们就把汤圆改叫元宵了。正月十五就演变成了元宵节。
其六:传说古代有只神鸟,因迷路降落人间。不幸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天帝得知,十分震怒。就命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以示惩戒。心地善良的天帝女儿不忍人间受难,便冒生命危险,把此消息通知人间。于是智者便出谋划策,在正月十四、五、六三天夜里家家挂红灯,燃爆竹放烟火。天兵届时发现人间一片红光,误以为是燃烧的大火,就禀告天帝说:不用再去人间放火了。从此年年正月十五前后三晚,就兴起挂红灯,放烟火,燃爆竹;以示庆贺。
吃元宵究竟始于何时
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究竟始于何时?说法不一。有汉代说,有南北朝说,有宋朝说。我认为较比准确,有文字记载可考的是始于宋朝。《岁华计语》载:“十五日为元宵节。夜供元宵。其制,以米粉裹糖。有女新嫁者,是日购灯及元宵送其家。”南宋诗人宋必大的《平园续稿》、记载:“元宵煮食浮圈子,前辈似未曾赋此。”所说浮圈子,亦称汤圆。《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书也均有类似记载。当时元宵,又称乳糖圆子。还不普及,尚属珍稀。宋人姜白石诗曰:“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所谓的珍品,就是指汤圆、元宵。南宋周密大《上元煮浮圆子》诗写道:“星灿乌云里,珠浮清水中。”形象地描绘了洁白的汤圆在滚热的锅水里翻滚的情景。当时南宋京城临安上元节食品已有乳糖圆子、山药圆子、珍珠圆子、澄沙圆子、金橘水团、橙粉水团等。不过宋代仅限于大城市。到了明初元宵已从南方传至北方,北京已常见。清人符曾诗云:北京有个叫马思远的善做元宵,名噪京城:“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亲见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其制法是外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到清代康熙宫廷已有八宝元宵盛名传说朝野。
袁世凯为何下令不能再叫元宵?
中华民国初年,袁世凯梦想做皇帝,为此整日忧思烦恼。一天他的某个姨太太闹着要吃元宵。袁听后,就打了此姨太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不吉利。故而袁世凯下令,以后不许再叫元宵其名,责令更名为:汤元;转而一想,这岂非成了:汤煮袁世凯了吗?于是再次下令:将汤圆改称:汤团。违者严加惩处。当时民间流传一首民谣:大总统,洪宪年,元宵改名称汤团;明年元宵后,谁还叫汤团。袁死后才又恢复元宵的叫法。当时曾有人作诗嘲讽曰:“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