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袁复辟称帝’的名将蔡锷,其原名“蔡艮寅。从小聪慧过人,14岁中秀才。16岁(1898年)在长沙梁启超创办的时务学堂学习时,因言论过激,被湖南统治当局驱除出境。当时身为老师的梁启超非常赏识他;在临分别时,梁建议将‘艮寅’,改名为‘锷’,字‘松坡”。梁说:“锷,表示像剑刃一样,又坚硬又锋利。字‘松坡’的含义是:犹如松树之长青,挺拔坚强,不畏强暴,不畏风雪酷暑严寒一样的节操品德;又如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般豪放洒脱。”蔡欣然接受了。梁接着告诫蔡说:“非读万国之书,则不能读一国之书。只有了解世界,才能了解中国,为中国正确定位。希望你面向世界,开阔眼界。”并拿自己在戊戌变法时,找遍北京城,竟找不到一本世界地图,向光绪皇帝介绍世界情况;后来在上海找到一张,挂在强学会的办公室,供大家观看,以开国人眼界。以此说明当时锁国之重。 后来,蔡锷在告别小凤仙秘密离京,赴云南护国讨袁起前,又与梁启超相约:“事之不济,吾侪死之,决不亡命。若其济也,吾辈引退,决不在朝。”其慷慨成仁,浩然正气,实在令人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