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是人之趋明本性。美之极,也会成为一种力量,若水一般,看似柔弱,却极具穿透力和自然凝聚力。而人类尝试将美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清刘熙载《艺概》的第一句话就是“艺者,道之形也”。(下图是晋 戴逵的雕塑大道无形)
在中国历史上最有生气,活泼爱美,美的成就极高的一个时代,应该说是魏晋六朝。晋人的美感和艺术观,就大体而言,是以老庄哲学的宇宙观为基础,富于简淡、玄远的意味。很有趣的是,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这个强烈、矛盾、热情、生命彩色浓烈的时代,却在精神史上是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年代。也因此是最富有艺术精神和很高成就的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的诗,郦道元、杨炫之的写景文,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等等,无不是光芒万丈,奠定了中国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首先在政治上,先已表现于曹操那种超道德观念的用人标准。一般知识分子多半超脱礼法观点直接欣赏人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晋简文帝的两个有才气的将军一个是桓温,一个是殷浩。有一天,桓温对殷浩说:”卿何如我?”殷答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这就是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肯定的典型例子。
魏晋人的艺术心灵与山水美的发现有关。美就来自身边简单和平常之处。据《世说新语》记载:简文帝入华林园,顾恺之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在欣赏自然的同时,又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超然玄远的意趣。这使中国山水画自始即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宗炳画了自己所游山水而悬于室中,并对着画很潇洒地说:“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 请欣赏下面的顾恺之的游园图:
如果我们细细品赏魏晋时代的画作,可以感受一种表里澄澈,一片空明,体现出一种最高的晶莹剔透美的意境。心情的朗澄,使山川影映在光明净体之中。 持有这样高洁爱赏自然的胸襟,才能够在中国山水画的演进中产生元人倪云林那样“洗尽尘滓,独存孤迥”,“潜移造化而与天游”的美的理想,而艺术家们追慕着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意象。他们赞赏人格美的形容词象:“濯濯如春月柳”,“轩轩如朝霞举”,“清风朗月”,“玉山”,“玉树”,都是一片光亮意象。“虽不能休明一世,足以映彻九泉”。
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艺术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其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一种最适宜于表现他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行草艺术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晋人的书法是这个性主义的代表艺术。到了隋唐,晋人书艺中的“神理” 凝成了“法”,于是“智永精熟过人,惜无奇态矣”。下图可显示王羲之的书法之自由神韵:
这个时代的艺术大家们,有“一往情深”的情节和执着。无论对于自然,对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有许多例子可列。他们生活态度很超然,但未忘情,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王戎语)。他们之中是哀乐过人,不同流俗。尤以对于朋友之爱,富有对人格美的倾慕。深于情者,不仅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扩而充之,可以成为耶稣、释迦的悲天悯人。
晋人酷爱自己精神的自由,才能推己及物。这种追求精神上的真自由、真解放,才能把我们的胸襟象一朵花似地展开,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它的意义,体会它的深沉的境地。近代哲学上所谓“生命情调”、“宇宙意识”,人到中年才能深切的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感得以深沉。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己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条执枝,泫然流泪。 王羲之另有两句诗云:“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静照”是一切艺术及审美生活的起点。这里,哲学彻悟的生活和审美生活,源头上是一致的。陶渊明的“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即事多所欣”,“良辰入奇怀”,写出这丰厚的心灵感触着每秒光阴都成了黄金。
值得一提的是晋人对“人格的唯美主义”和友谊之重视,培养成为一种高级社交文化如“竹林之游,兰亭禊集”等。玄理的辩论和人物的品藻是这社交的主要内容。因此谈吐措词的隽妙,空前绝后。晋人书札和小品文中隽句天成,俯拾即是。陶渊明散文化的诗句又遥遥地影响着宋代散文化的诗派。苏、黄、米、蔡等人们的书法也力追晋人萧散的风致。但总嫌做作夸张,没有晋人的自然。
“道”,就是这宇宙里最幽深最玄远却又弥沦万物的生命本体。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也说绘画的手段和目的是“迁想妙得”。这“妙得”的对象也即是那深远的生命,是对“道”的真正认知实践。人生的美好就在于它是一幅倒叙的图画,只有容天地万物之异,赞殊途同归之妙,才能成至善至美之果:
以上均为网路图片,谢谢原作者。
注明:本人在贝壳村和其它网站的网名是:小皮狗,莳花闲人,海樱子,有意无意,青青小草,中村
阅读详情: http://www./blog/329593/article-193619.html#ixzz3aQrmNd2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