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哀莫大于‘心死’还是‘心不死’? |
| 有一句古人的话,我想了很久,没想明白,‘哀莫大于心死’还是‘哀莫大于心不死’? ‘哀莫大于心死‘是说一个人失去了生活的目标或者信念,是非常悲哀的。 但我觉得这句话有多种解释: 其一,个人没有精神追求,没有生活目标像动物一样活着,这是很可悲的。世界上是人都有追求与目标,世俗的目标就是活得好些,起码丰衣足食;再好些就有地位有尊严;最好是荣华富贵,荫及后人。除非是傻瓜才没有生活目标。这是个人利益与快乐为基础的目标,能算吗?有这样的目标算是心死了吗?人追求幸福与快乐就是与动物划清了界线? 儒家为读书人定的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共产党人要求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具体就是孟子的天将大任于斯人,就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就是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就是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现在中国人还有多少人抱有这样的信念?还为这样的目标奋斗?这岂不是说天下大多数人心都死了吗? 其二,一个人看破了世俗红尘,信仰佛祖或者信仰耶稣,像释伽牟尼一样完全放弃世俗的所谓幸福与快乐,在佛祖心中,那都是空的,空即色,色即空。宗教家将人生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文化艺术道德等),三是灵魂生活(宗教境界),这是很高的境界,一般人不明白,天堂也无法验证,有宗教情怀的人能算是心死了吗?不入法门是无法领略其中的奥秘与快乐的,但在老百姓眼中这些人心死了,连家人都可以抛弃的人,像弘一法师那样丢下老婆孩子情人朋友学生还有艺术遁入空门还不算心死吗? ‘哀莫大于心不死’是说人为了实现理想和目标,尽管人生坷坎,屡败屡战,一身伤痕,还要进行到底,永不放弃,让人想到两句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像同代人说孔子‘就是那个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孔子吗?’像司马迁例举的那些身受磨难的左丘、孙膑,还有他自己,他本身连男人都做不了,还想着完成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为主义为理想献身古今中外都是值得人们肯定的,像佛祖像耶稣像古今中外的理想主义者,但历史走到了二十一世纪,人类所企求的自由平等正义似乎还是那么渺茫,毛泽东们花了几十年时间均田地等贵贱均贫富,走了一个圈好像又回到原地,现在中国的贫富差距超过了三座大山统治的年代,这些理想主义者如果看到心会死吗? 对文学也是如此,多少大家在经历追求、梦幻、辉煌后转向悲哀、沉寂,甚至自己结束了生命,从屈原到海明威,从老舍到三毛,沈从文晚年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对这个世界已经无话可说了,他们用行动解答了,‘哀莫大于心不死’? 我辈从小接受的价值观与现在差距很大,看鲁迅的书中毒又深,心也死了,但又不彻底,文学的意义何在?只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出书的意义又何在?只是一种交流,除此都是虚幻的。想解脱又解脱不了,我感觉人最大的悲哀是‘哀莫大于心不死’?不由又想到一句歌词,有梦还在,又可重头再来,这就是矛盾人生!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