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Charls叔叔的博客
  try to make all people freind
我的名片
Charls叔叔
注册日期: 2011-06-27
访问总量: 601,31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音乐随笔(56):中国戏剧男高音
· 音乐随笔(54):琴坛圣手 各领
· 音乐随笔(53):罗曼克鲁莫夫版
· 音乐随笔(51):走近迪里拜尔
· 《留美与近代中国教育国际学术研
· 音乐随笔(48):美国民谣音乐之
· 也谈歌唱的音量和共鸣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音乐随笔】
· 音乐随笔(56):中国戏剧男高音
· 音乐随笔(54):琴坛圣手 各领
· 音乐随笔(53):罗曼克鲁莫夫版
· 音乐随笔(51):走近迪里拜尔
· 略论中国民族歌唱的几个流派
· 音乐随笔(43):童派京剧艺术后
· 音乐随笔(38):纽约堂婶艰难翻
· 音乐随笔(37): 堂婶说这支歌
· 音乐随笔(36); 把中国西部音乐
· 音乐随笔(32):歌唱的共鸣与吐
【网络舞台】
· 为南队助阵,献歌一首
· 让你成为歌唱明星:superstar ho
· 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中国文艺舞台的
· 王晰和他的Bossa Nova风格
· 网上舞台:堂叔献唱《The White
【美国房地产经验】
· 音乐随笔(33):歌唱的共鸣和吐
【地沟油文学】
· 《留美与近代中国教育国际学术研
· 音乐随笔(48):美国民谣音乐之
· 也谈歌唱的音量和共鸣
· 音乐随笔(45):民族声乐的几个
· 堂叔脱口秀(31):钱和性
· 堂叔脱口秀(30):义渠君死了
· 堂叔脱口秀(29): “皇阿玛”皈依
· 堂叔脱口秀(26):中国马褂协会
· 音乐随笔(44):赖建平在纽约卡
· 音乐随笔(43):童派京剧艺术后
【政治调侃】
· 唱样板戏,缅怀江青
【时事调侃】
· 堂叔脱口秀(21):中国后宫CCTV
· 堂叔脱口秀(20):“占中”中的
· 堂叔脱口秀(17):毛主席的好战
· 堂叔脱口秀(14): 世界杯的启
· 堂叔脱口秀(12):庞大旅行团数
· 堂叔脱口秀(11): 中国腹背受
· 堂叔脱口秀(九): 文马姚的猫
· 堂叔脱口秀(八):宋祖英的脸;
· 堂叔脱口秀(七):“两会”新风
· 堂叔脱口秀(六):情妇反腐系统
【政治经济】
· 房屋重新贷款:忽悠你没商量
· 书法普及:帝王书法
· 十分钟的中国书法史
· 地产恢复 卖屋宝典
· SOS:请求我党中央派员来帮我砸
· 钓鱼岛:“自古以来”到底是什么
· 一个悲情城市的转变:匹茨堡巡礼
· 读懂地沟油文学:兼答某网友
· 中美将要开战 堂叔何去何从
· 不求闻达于庙堂 ,但愿结缡于江
存档目录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走近谭琳
   

思想即性感----谭琳

纽约堂叔

两次和谭琳近距离的邂逅似乎注定我和她之间的某种缘分。七年前和今天,我们都出现在朋友的私人宴会上。坐在我旁边的谭琳,如兰吐华,恬淡而内敛。我们相谈甚欢。

七年前我只知道谭琳是来自北京的湘妹子,是来美国完成她的影视制作硕士学位的,也是《美国中文电视》的新任主播。若干年后,她已经是《美国中文电视》的当家花旦,美国华语新闻视频收视率独占鳌头的《纽约会客室》主持人。

图1,会客室



近年来我一直是她高密度访谈节目的忠实观众,特别是对那些对文艺名人的专访。

当我翻开谭琳的博文,发现在隔代的彼此之间有着诸多相同的价值轨道。譬如对历史和古迹的痴迷和对欧陆文化的热情:她三次访问浪漫和文艺的巴黎和我三次流连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的佛罗伦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对文明的思考;对书和红茶的偏好以致精致生活的追求;来自北京的南方人等,慢慢萌发了写她的愿望。

在一个新闻工具多元化的时代,作为新闻主体的视觉媒介已然进入一个春秋战国的商业氛围;其中,收视率无疑是最重要的标志和考量。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之中,节目主持人理所当然地成了极其关键的人物,也成为一些电视台不惜重金搜罗人才的原因。

我对《美国中文电视》的偏爱不能不说与谭琳扯在一起。我想说,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某种程度上是通过谭琳建立了《美国中文电视》在我心目中的品牌权威性,而这恰恰来源于对谭琳本人的信任和欣赏。从我读到的谭琳博文中网友们的反应,我深信,我的感觉具有普遍性。





图2,在台里


谭琳在国内是学媒体管理的,那本是个属于行政的行业。在她进入新闻主播屏幕以后,她所具有的职业素质,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正值的灵魂,勇气和良知,使她很早就获得了作为一个媒体人应有的品质和公信力,虽然它们的一部分得益于在国内工作时一些优秀媒体前辈对她的影响。




图3,采访


谭氏风格

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纽约会客室》主持人谭琳的个人风格,我不妨称它为“谭氏风格”。

以不变应百变。
虽然都是用“爹妈给的喉咙嘶喊(契科夫)”,通常访谈类节目的主持者被定义为为嘉宾披嫁衣的伴娘,但实际上却扮演了导演的角色;因此像任何一出戏的创作一样,会有一个艺术风格的界定。当你面对一个年轻艺术家之后,隔日却跳跃式地会见一位老练的政治家时,差别产生了。谭琳对反差极大的各色嘉宾们形象的烘托以及对现场采访对象变数游刃有余的应变和引领能力,成为谭氏风格的主要内容之一。

度在胸中。
度,或者说韵律,在名人访谈节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收放之间,张驰之中,还有详略与粗细,就像一幅山水画,过则俗,不足则失真。每当这种无处不在的律动被谭琳在一颦一妍中轻松地擒拿时,常常令我如临佳境。

研媚而雍容。
清晰流畅的语言,妙曼的笑,举手抬脚,谭氏风格的魅力还表现在她水银泻地般的优雅和亲和力。有心人看得出来,谭琳的每一次出场在服饰和发型等谭氏个性化形象方面的良苦用心,其中的细节,朋友们可以慢慢地品味。

多栖。
决战银屏风平浪静,帷幄之中暗涛汹涌。上面说的只是镜头前的谭琳,那么屏幕后面的谭琳又在做些什么呢?或许其他观众会和我一样好奇。囿于篇幅,我只能披露一二。

数年前,谭琳曾经连续用了6天时间完成了对李昌钰的专访,那时谭琳的一天是以14个小时计算的。而其中最复杂的一分钟片头,就耗用了三天时间。在对何大一的采访中,她阅读了一百多篇中英文原始资料以及网上所有可触及的链接。在那一周时间内,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这样的工作节奏,无疑是对谭琳智慧能力,精神和体力的严重考验!

我之所以把幕后的故事告诉大家并把它归纳为谭氏风格之一格,事出有因。




图4,休闲


据我所知,但凡国内“大牌”主持人都是被一帮子人鞍前马后伺候着的,而谭琳却不是。作为海外非主流媒体,一方面是有限的工作条件,主要是兼为影视专业在校生的谭琳蓄意挑战自我,勤于实践地完成最关键部分的幕后工作,包括主题的构思,采访,撰稿到制作,和全部有关内容的细节安排,节奏感和流畅度的操控以及对主题的引导都在预先的设计之中,其中包括诸如气场的控制,时间的把握以及对嘉宾情绪的调动等经验和技巧。不要忘记,类似节目的出演,其频度达到了每周4到6场次。




时世造人。可以想象,这种全方位的自我人生锤炼已经使得谭琳对视觉新闻业务的整体运作,特别是中英文双语以及视觉电脑制作技术方面的非凡驾驭能力。




图5,求知乐



微笑谭琳



都说 “女为悦己者容”,可是有几个男人真的敢仔细阅一个不是自己老婆的女人的“容”呢。还是谭琳比较有诚意,她的博客空间提供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照片,我可以毫无旁骛地随意“阅容”,并以我对女人惯有的审美挑剔,几乎到了“研读”的地步。



图6,率性




照片中的谭琳身材适中,好看的五官。她的内翻双眼皮使她看上去有某种成熟的深邃。不过谭琳的性感主要体现在她的嘴唇上面。从女人的嘴唇来判断性感度,可能是我尚未向世界宣布的一项“伟大发现”。这里,我想提醒一下本文的读者,如果说爱笑的女人最可爱,谭琳似乎永远笑容可掬。这种微笑的一部分来自她童心未泯的内心,大部分来自她那性感的嘴唇,也就是说,换成另一种样子的嘴唇,她的性感度将会打折扣。

与其欣赏T台上冷艳的模特儿,我情愿看笑魅谭琳。



图7,緑茵罗裙


文学谭琳

相信谭琳出自一个高知或文艺家庭。她的与文化名人共舞的职业注定使她深陷在文艺的漩涡之中。我知道谭琳工于绘画,诗文,摄影等,她的思考也大都与历史和艺术有关。




图8,长在深闺





谭琳出道很早,有如孩子般的她早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她的对新闻本质的思维令我刮目相看。请看谭琳语录:
因为知道什么是肮脏,所以更知道应该如何去高尚;
很早就明白自己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我们的人民吃不饱饭,我们的战士在用生命保护国家财产,而我们却整天奢谈法国大餐,大谈路易威登,吃喝打扮;
泪水和洗礼,我在寻找诺亚方舟的去向。。。

源于和谭琳相似的时尚观念,我注意到,工作中谭琳相对简约的服装和修饰决非随意,自有一份不显山水的雕缀。而生活中的谭琳,仅从她照片中的服饰透出的妥帖以及由此而衬托出来的那份自信和雍容,都令我叹为观止;即使是伴随着她的某些著名品牌的精致用品,也没有让我把她和珠光宝气联系起来。

图9,愿为红叶


很遗憾不能从谭琳的书架上解读谭琳,但从她一篇09年在校期间完成的视觉美学(Visual Aesthetics)论文中,我清晰地感受到她的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美学观的形成。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审美关乎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个方面:经历,家庭,教育,性格,价值观,想象力等诸方面的因素,是一种下意识和形而上。当你具备某种形而上的审美观,也就具备了从人世间最简单多样的事物中获得美感的能力,快乐就产生了。




图10,没有终点


谭琳写诗,有一首是这样的:
汐潮湧  秋声没
漪澜湛波凭心落
朱霞曜  轻纱渺
愁然怏面借裙消
鬓丝绕  绽蕊娇
眉柳琼枝逐花笑
思若海  意如潮
杌陧郁扰随尘飘

诗意缱绻,文词的考究一如其人。

微笑谭琳和文学谭琳不由得使我心中竖起了另一扇“谭家风情”的屏风,它和谭氏风格一起,一左一右,构成了进入谭琳天地的绝妙图解。





图11,异域假面人



谭琳的感情世界

谭琳博客中有这样一段语录:
如果孤独是一种习惯,它是否还应该被称为孤独;
如果寂寞是一种态度,它是否可以不必与伤感为伍;
那个与子偕老的人必须是可以倾诉感情的人;
我在一种沉甸甸的姿态中平静地等待,如果有一个这样的人存在,我坚信:思想即性感。

上面的语录和谭琳博客中永远孤单的身影是不是令人浮想联翩?不过我想在这里提醒一下潜在的多情公子们,谭琳已经名花有主,听我的话,抛弃幻想吧。







图12,近影一瞥


至于谭琳的那个“思想即性感”的另一半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让我留下一份悬念,乃是我的不完整中的完美。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