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朵朵的博客  
不舍的前尘,不忍回首的心  
我的名片
朵朵
注册日期: 2014-10-08
访问总量: 169,02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朵朵更名王小依,公众号“曼哈屯3号”
最新发布
· 持久之爱,源于真实的脆弱相对
· 王小依|做梦都想出轨(9-10)
· 王小依|做梦都想出轨(7-8)
· 小依|我们离温情下的性暴力有多
· 王小依|做梦都想出轨(5-6)
· 王小依|做梦都想出轨(3-4)
· 王小依|做梦都想出轨(1-2)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辛可麻辣时评】
· 世界新闻日:辛可在中国传媒大学
· 辛可新作:历史不忍细读!
· 辛可:王道与王八蛋道
· 辛可新作:500年一路堕落到今天
· 辛可:做官的都是太监!
· 辛可:敌对势力,你给我滚出来
· 辛可:了不起的知识分子
· 辛可:不要无底线地歌颂政府!
· 辛可:有些中国人病得不轻!
· 辛可:我为什么不骂美国或美国人
【辛可讲故事】
· 辛可:带鱼研究(年终特供)
· 辛可:一封寄往天堂的信
· 辛可独家专访包青天
· 辛可:有关爱-这个故事你听过吗
· 辛可:李莲英在太监预科班的讲话
· 辛可:我跟潘金莲不得不说的故事
【朵朵诗作】
· 朵朵:残破的月
· 月(四首)| 朵朵.海波
· 朵朵诗作:月夕/中秋(另一首)
· 朵朵:心雨--那一年我十六岁
· 朵朵诗歌:谁来照顾我爱的人
· 朵朵诗歌:(520过节应景)传奇--
· 朵朵:你为什么说你爱我
· 漫卷的世界 (朵朵原创)
· 当我在花海之滨想你时 (朵朵原
· 情书 - 致一柯 (朵朵原创)
【朵朵时评】
【朵朵随想】
· 持久之爱,源于真实的脆弱相对
· 王小依|做梦都想出轨(9-10)
· 小依|我们离温情下的性暴力有多
【朵朵情感】
· 王小依|做梦都想出轨(7-8)
· 王小依|做梦都想出轨(5-6)
· 王小依|做梦都想出轨(3-4)
· 王小依|做梦都想出轨(1-2)
· 朵朵:知己
· 朵朵:一只荆棘鸟
· 朵朵: 想念父亲
· 那些年的爱情 - 回顾我们看过的
存档目录
05/01/2017 - 05/31/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辛可(新作):我为什么嫉恨孔夫子?
   

我为什么嫉恨孔夫子

作者:辛可


  在中国历史上,孔夫子是最顽固的钉子户。各色人等强拆了几近100年,孔家店至今巍然屹立,在徒子徒孙张罗下,香火似乎越来越旺,甚至要走出国门,跟耶稣一较高下。

  虽然从小读孔子,水平也不在心里鸡汤贩子之下,但我常有强拆孔家店的冲动。只可惜投胎晚了,孔夫子已死鱼翻身,这样干已不合时宜。

  孔夫子与我无冤无仇,为何非要强拆孔家店呢?

  仔细想想,原因有二:一是受了五四新文化的毒害,对儒家那套政治伦理深恶痛绝;二是我心灵阴暗,得了无药可救的红眼病,对夫子充满羡慕嫉妒恨。

  有人说,孔夫子不也混得惶惶如丧家之犬,有什么值得羡慕嫉妒恨?

孔夫子做过丧家犬不假,但并非如我辈这般,天天做丧家犬,或者连丧家犬也做不安生!跟当下相比,孔夫子完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1、不会因言获罪


  孔夫子常说,自己生不逢时,活在一个礼崩乐毁的糟糕时代,并动不动威胁大家,你们再这样乱搞,老子要“乘桴浮于海”,步老祖宗箕子后尘,移民海外了。

  孔夫子有所不知,即便在那样的时代,人起码还有说真话的自由。何如当下,说真话变成奢侈品,甚至成了高风亮节的标志。这就像把放屁等同于特异功能一样可笑。

  经常有人表扬我说真话,听了哭笑不得,就差尿床。人长了一张嘴,基本功能就是说真话,还能是扯淡、放屁?既然不过是实现了基本功能,有什么可表扬的?

  一个社会该有多堕落,一个民族该有多不入流,统治者该有多无耻,搞得连说真话都成了了不起的成就?

  毋庸置疑,孔夫子是正人君子,很少作妄语。但他讲真话的方式跟季羡林先生大相径庭。季先生只讲领导喜欢听的真话,领导不喜欢听的他从来不讲,而孔夫子不管领导喜欢不喜欢,他都直言不讳。

为何?

  除了证明孔夫子的修行比季羡林先生高一点点,更为关键者,说明在孔夫子的时代,说真话还是比较安全的,不会因此戴上各种帽子被整得死去活来。反倒是说假话要承担道德风险,作为小人被世人不齿。

翻翻《论语》、《孔子家语》等作品,不难看出,孔夫子是坚决反对乡愿的,动不动就骂娘,对各种型号的领导很不客气,是典型的刺儿头、老愤青。“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以他的智慧,自然很清楚这样做的后果。

  即便如此,他并没有因此家破人亡,或被区别对待,而是带着一肚子的牢骚善始善终。搁到当下,怕是不会那么幸运。

  就连“三伟大”的鲁迅先生,有人曾扬言要么闭嘴,要么到里边凉快着去,遑论人微言轻的我辈。


  2、不会有家不能回


  55岁那年,孔子因为跟鲁国的掌权者意见不合,离开父母之邦,带着学生到处流浪,贩卖那套不合时宜的理论,似乎很不招人待见。

  在外边混了十几年,当垂垂老去时,终于回到了故乡。

  最难得的是,鲁国的领导并没有提出特别的附加条件,比如让孔夫子放弃自己的主张,或者给鲁国掌权的领导写检查、忏悔、效忠信等等。

  在孔子的时代,知识分子的境遇大致如此,来去自由,并不会因为思想,或与领导意见不合,被限制行动的自由。倘若孔夫子活在当下,恐怕不会自在如此。

  如果你的言论让领导不痛快,或者跟人家不在一个线上,要么被就地处理掉,要么想方设法把你赶出去,想回来,没门!只能如孤鸿野鬼客死他乡。尽管落叶归根是基本人伦,但像孔夫子这样思想有问题的知识分子,没资格享受类似的天赋权利。

  比及那些客死异乡的孤鸿野鬼,孔夫子能在不改其志的前提下,垂暮之年回归桑梓,葬身故土,应该可含笑九泉,心满意足了。

  我一直很困惑,那些因为思想问题出去或被赶出去的人,时过境迁,老得只剩下死了,为何不让人家回家?

  就一把风烛残年的老骨头,还能起多大的风浪?

  既如此,哪怕是出于人道,让人家叶落归根,积点德有什么不好?

  这该是心灵多阴暗的人,才会干这种缺德事?

  难道我们的格局,连2000年的鲁哀公也不如?

  2000年来,全人类都在进步,我们呢,准备再回到树上去吗?


  3、不会被操祖宗


  跟当下相比,孔夫子的时代很落后,也很乱,至少没有互联网,也没有义和团。但无需为夫子惋惜,而应感到庆幸。倘若活在当下,以他干的营生,就算是没有被领导修理,也会被除了正义感一无所有的乌合之众骂死。

  孔夫子虽然也因言行的不合时宜,被人嘲弄,但也就是嘲弄而已。换成当下的乌合之众,不会那么斯文。根本不辨是非,只要一句话没说到他心坎上,就会破口大骂,什么脏话都喷得出,甚至株连九族,连人家的妹妹和妈妈也不放过,似乎越脏越解恨。

  有道德洁癖如夫子者,动不动被人操八辈祖宗,岂能不肝胆俱裂,甚至一命呜呼?至少也会跟很多领导一样,得了抑郁症,从楼上飘下来。

  夫子因为跟领导意见不合,周游列国,凡此种种,在爱国贼看来,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定会把齐狗、卫狗、楚狗的帽子砸过去。

  总之,夫子走到那里吃那里的饭,就是那里的狗。

  夫子去见南子,也就是子路抱怨了几句,但爱国贼不是子路,他们一定会上纲上线,认定夫子不但卖国,而且卖身,如此而已。

  顺便澄清一下,孔夫子其实并不主张忠君,儒家那套修正主义的奴才哲学,真跟他老人家无关。他带着学生到处乱窜,按现在的标准,岂非彻头彻尾的鲁奸?包括孟子也是如此,动不动鼓吹“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简直就是犯上作乱。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关进看守所,而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到处混吃混喝。

  如果我敢那样做,下场如何,可想而知。


  4、不会砸了饭碗


  孔夫子带着一帮穷学生到处乱窜,既不种地,也不经商,似乎也没有当过鸭子,除了在陈国断过几天粮,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至少能混饱肚子。

  倘若在当下,想这样混日子行吗?

  读点书,靠三寸不烂之舌就能吃香喝辣,这说明当时的领导虽非公仆,还是懂得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道理。

  何如当下,只是马屁文章满天飞,要么舔,要么滚。在有些人看来,是否为人才,标准不是读书的好坏,而是舌头的柔软程度。

  简单梳理一下,凡孔夫子到过的地方,跟当地的领导都搞得不欢而散,但这似乎不影响在人家那里大快朵颐,走的时候还顺便拿点。

  如果搁当下,这可能吗,不啐你一脸或关进去就算客气了!

  也只有在孔夫子的时代,骂完娘还有饭吃。

  即便像孔夫子那样办学、搞教育,在当下也是非分之举——你有执照吗?

  你教的东西符合某某真言吗?

  就算这些都有,那也不行,你必须保证绝对听话,不听话怎么能培养出他们需要的接班人。

我们常说,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这不全是因为他老人家生而神明,也得益于有培养人才的土壤。

  如果说句真话就挨整,办教育等同于养猪,别说凡人孔夫子,就是玉皇大帝下凡,大概也不过是苟且而已。

 

  就以上几条,足够让我辈对孔夫子羡慕不已,更别说他老人家死后,一口气吃了几千年的冷猪肉,能让人不得红眼病吗?

  有人质问,现在怎么不出人才,不出大师?

  究其根本,不是因为我们比孔夫子笨,而是有些人特别害怕出类似的玩意,在他们看来,奴才要比大师和圣贤受用得多,至于因此斯文扫地、国将不国,那从来都不是他们愿意考虑的事。

  呜呼夫子,别站着说话不腰疼,看看我辈,您老人家够幸福了!

有什么可抱怨的?

  混成您这样,还动不动威胁大家要移民,那我们怎么办?


  辛可于北京

 

  备用微信公号:xinke9188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