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老子庄子人人都可以发表观点。不需要通过考试领取执照。任何人都不应该声称只有自己才有资格解释老子,而否定他人对老子思想阐释观点的权利。 老子思想是否具有尖锐的批判性,有两个根据。第一,老子在《道德经》里是怎么说的。第二,儒家代表人物对老子的思想言论是怎么反应的。这都是事实,尼罗河拷贝粘贴就可以呈现。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又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还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朱熹说:『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3014页)。他虽然没有做《老子注》,但在其著作中多处涉及老子学说。他批评老子“贪生”“自私”,“心毒”。 孔子虽然非常虚伪,是天下骗子的第一样板。但是有人要赞美他,我也不反对。毕竟他有些思想还是值得孩子们学习的。比如说,学到的东西要经常练习(有人说复习)。比如说,有朋友从远方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但是,对老子的思想有没有对儒家构成严肃的批判,起码要尊重历史和经典的真实性。:『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有人说老子没说过,是伪造的。理由是前后文没有联系。这种胡说八道真是闻所未闻。前人研究老子者无数,没有人认为这是一句伪经。而且,不论从文法还是文理都是前后一贯的。『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先从道开始,依次下来是仁义礼,最后礼所导致的就是薄忠信而乱。 礼被儒家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儒家的“礼”是个什么东西。这里说的礼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礼节,而是整个社会的的身份等级划分。所以,下面这篇文章的作者首先指出的就是尼罗河评论老子不符合礼。『首先,老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说一把的,因为你没有那种内修的境界。』。这腐儒的门徒在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还在作他的春秋大梦,希望他不要醒来。 最后回答一个问题: 『道家出世,清静无为,那么它的精神又怎么可能愤世嫉俗、刀走偏锋呢?』 道家出世清净无为。首先要搞清楚具体的内容。 所谓出世,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入世。也就是尼罗河说的走出宇宙,获得真正的自由。老子就是一个典范。 所谓清净,是为出世作技术上的训练。排除一切杂念,如老子所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所谓无为,是不与世人争名夺利。这是效法天道的行为方式,也就是产生宇宙的暗物质暗能量的行为方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效仿天道是得道的唯一方法。而非不思进取,不利益大众。所以才有『上善若水,水善利物而不争,故几于道也。』。 但是道德经在真理的问题上,是不让分毫的。所以老子对虚伪的礼教才有鲜明的批判态度。『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附相关文章: 说说老子与孔子。。。 有人如是说 ── “宇宙论只是老子的出发点,他的真正目的还是提出一种人类社 会的价值观。老子主张的淡泊不争不过是老子思想的外在表现。实际上老子思想充 满批判性。他反对那些假仁假义的伪君子,争名夺利的投机分子。。。” 我个人感觉,这样一种见地和心态,是否合适读《老子》都是个问题,尽管很多人 一脚深、一脚浅地读过也许不算太短的年头,这让我想起陶渊明不务正业,结果种 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首先,老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说一把的,因为你没有那种内修的境界。画饼充饥,说 食不饱,这从态度和见地两个方面都会表现出来。比如天下的伪道人,都特别狂,而 老子讲上善若水、和光同尘,那种修为境界表现在认识事物上,会非常冲淡又谦和。 无为是一种实证境界,没修到那个境界,知见就会出很大的偏差,修禅出偏是狂禅,修 道同样会出偏,何况世人根本没有真正修道的,道狂只是一种借道以增上我慢的一种 心魔。 夫子博学拟圣,修为境界很高,表征之一,就是孔子一般不说比较绝对的话。比如 孟子说人性善,孔子只说性相近,习相远。可见怎么讲一句话,资深玩家可以看出 你修为的浅深。重要的不在于一句话说了什么,而在于为什么这样说,前者是皮肉, 后者才是骨相。怎么说一句话与一句话说什么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俗语说听话听 声,大意相近。 《论语》中的孔子语,基本上达到了和光同尘的境界,很柔和,很温暖,不绝对, 寓意深刻,常常带有多重含义,花非花,雾非雾,月朦胧,鸟朦胧。夫子待人处世 接物,温、良、恭、俭、让。由此我们可以想一想,老子的境界,比孔子还要高, 那么他老人家怎么可能心浮气燥地“充满批判性”呢?这种老子的斗争性,显然是 吾人师心自用的想当然了。 古今世人,对道家都存在很大的误解,也可以说是道虫就像米虫一样,是祸害道家 的,而表现出来的姿态,常常都是与儒家争锋“抢话筒”的不甘寂寞。那么我们再 想一想,儒家是讲是非的“有为法”,但历史上却找不出儒家骂道家的;而道家是 不论是非的“无为法”,可历史上非难儒家却喋喋不休。这种“德性”,怎么可能 是真正的道家呢? 通常来讲,世间万法,境界越高,它的包容性越大、越平和,而不是反之。这一点 从孔子对得学生、老子对待孔子的历史故事中也生动地体现出来。什么是道?道是 一付清凉剂,真正的道风能令人洗脱狂燥,与世无争,身心清静。 再接着来,看看伪道家对这一段经文的谬解 ──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实说我凭对道家的直觉, 认为《道德经》中的部分内容,很有可能是后世的伪道士加进去的,比如这里的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一句,从前面的经文中推不出来。进一步而言,现 在的《道德经》似乎存在两种重叠的语言生态 ── 一种是原生态,圣人老子的; 另一种是寄生态,后世道士的,从境界上、心态上、语气上仔细体会,我们能够感 受出差别。这就好比假如在《论语》中搀杂了一点孟子语,并不难于分辨一样,既 使我们没有读过《孟子》。 那么我们再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几句。 其实老子在此,只是说明了道的流变的自然过程,并没有扬道抑礼的动机。这里我 们看到的是一种嫡传关系和基因考贝 ── 失道而后德,为什么它一定是德?而不 是别的名相或对应其它什么东西呢? 我们想过没有?如果说“道”是爸爸,“德”就是儿子。由此顺水行舟,又有“仁” 儿孙、“义”曾孙、“礼”玄孙。。。它们来自同一条血脉。可是这样一种自然的 变化,在伪道家的眼里,却纽曲变成了儿子是爸爸的变种、孙子又是儿子的变种。。。 套用苏轼的话,这种反差也可以说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可以说伪道家对这一段经文的理解,几近乎鲁迅的“九斤老太”论,圣人老子,怎 么可能与鲁迅彼此一般的见识呢?给鲁迅十个胆,他也未必敢跟老子玩弯道超车吧, i guess? 其实“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一段,《论语》 中有多处与之相涉。比如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那当然就是道、德、仁、义、 礼一以贯之,而且唯有一以贯之,才是真正的和光同尘,假如抱道而亡,则是绝尘 而去了。孔子又说“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伪道人哪里可能体会得 出真圣人的圆融自在呢?孔子还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它说明礼的内核是仁。那么仁的内核当然就是德,而德的内核当然就是道。这样的 理解多通畅,多顺气,多自然。 尤其重要的是,礼、义、仁、德,都存在“逆向功能”,因为它们的内核来自于道, “一以贯之”。如果把它们当作固定的价值观念规范,就会肤浅地看成是不得已而 求其次的流变。有诗云,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他身旁。。。所以礼、义、仁、德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借假修真”的回溯 的心灵之旅,比如礼本身,就是一种逆向的努力 ── 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克己而礼复,复礼能仁归,归仁而德成,成德以合道。 儒家精神的灵魂是“成己达人”,从这样一个理路,我们才可能明白朱子的开悟偈 语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再如果我们从显微镜下来审视礼,就 能知道礼之外用是果,礼之内修是因,礼的“借假修真”或者“知行如一”,有两 个很重要的方面,一个是培养人的谦,一个是培养人的敬,这两个方面从深层讲都 能够破除我执,小可以和众,大可以悟道,所以佛家云,头头是道。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的社会作用,在于化解纷争,化解矛盾,化解冲突, 可偏偏两千年来的伪道人却大都喜欢兴风作浪,念念不忘与儒家高下争锋,不见有 半点老子门生的影子。。。儒家入世,相当执念,但至少它的理想是持两用中的; 道家出世,清静无为,那么它的精神又怎么可能愤世嫉俗、刀走偏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