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温家宝在十届人大第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说: “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等,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于是民主粉丝们借温家宝的话大谈普世价值,鼓吹民主。他们大多欣赏的是西式民主,即一人一票的直选,多党体制,言论自由。虽然有时他们避开谈具体的内涵,或者含糊其辞。我对这种看法有所保留,而且我认为他们曲解了温家宝的民主观。
其实就在记者会上,温家宝同时还说:“实现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 我们要“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走中国式的民主道路。”他并没有说多党制和言论自由,而对于民主的内涵他说:“要保障人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我无权诠释温家宝的民主观。温家宝其实说得很明白,要中国式的民主道路,而不是西式民主。中国式的民主道路究竟是什么?温总理没有细说,我不能代为妄言。以后我会阐述我的大三权分立的观点,是否与温总理所见略同,不敢说,故暂且放下不表。至于西式民主的缺点,笔者不妨作以下分析。
第一,一人一票的直选并非最好,至少在现在还不宜实行。我在“民主的思考”一文中已有阐述,在此不赘。民主的内涵温总理说了四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确中国现在还不完善,但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逐步提高。这四条当中,最重要的是民主决策,而不是民主选举。大家都很痛心毛主席晚年所犯的错误,关键是没有实行民主决策,一人说了算。如果全民选举,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当选仍然是不成问题的。应该说,现在民主决策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一个人说了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二重要的是民主监督,现在的确大有改进之必要,也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事情。第三是民主选举,这是相当复杂的过程,涉及多党制还是一党独大,涉及直选还是间接选举,这个以后还要说。至于民主管理我认为主要是基层的事情。
第二,多党制好不好?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不一定。(1)君不见,大多数政党的目的都是争夺政权,打民生牌只是为了争取选票,只是手段。君不见,打民粹牌的常常能获得民众支持,像希特勒就是这样上台的,陈水扁也是如此。世界上还有不少极端主义者也能得到民众支持上台。(2)在野党可以监督执政党,但是往往是故意拆台,让执政党无法得到好的政绩,以便下次打倒它。(3)当一党的议席不到半数必须多党联合执政时,组阁就变成分赃。(4)不同政党固然也可以体现不同政见,但更多的是结党营私,为了维护本党利益,常常是无原则的投票附和。中国历史上结党营私为祸,屡见不鲜。现代政党就没有结党营私吗?只是更加公开而已。综观多党制的唯一优点是在野党可以监督执政党,但是也有限,因为它主要是代表了一党的利益,而未必代表广大人民。所以党派监督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监督。监督也不一定非要有多个党不可,发表不同政见也不必一定属于某党。
第三,言论自由永远是有限度的。言论自由的广度取决于社会和谐的程度,社会越和谐,言论越可自由,反之亦然。应该说与中国相比,美国社会内部的尖锐矛盾不多,政府也相对清廉(但绝不是没有矛盾,也绝非清澈如水),如果有几个人辱骂总统翻不出什么大浪,经常能看到十几个人在街上举起牌子“示威”或诉求,也没有多少人理睬。在中国,要说言论自由,现在在茶楼酒肆、的士车上、朋友聚会、网上评论,那还是相当自由的,骂当朝贪官污吏的有的是,骂老毛的也不乏其人。说白了,民主粉丝所要求的是出版和游行示威的自由。这种自由的确受到限制,不过比二三十年前还是放松很多。“左派”为毛举行大型纪念活动,“右派”如某些刊物大谈民主的,也都得到宽容。但是我不赞成那种过度的宽容,像泰国那样可以组织几万人来占领总理府,使政府无法工作。也不赞成有辱骂领导人的自由。对现状不满的过度宣泄,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对中国的现状,我认为的确矛盾很多,离开和谐还有很大距离,所以不能实行发达国家那么宽容度的自由。但是也不要过于悲观,事实上已经比二三十年前好很多,宽容度有条件适度放宽。中宣部显得过于保守胆小,和落后于形势,事实上适度放宽反而有利于和谐。三十年前,台湾作家江南写了“蒋经国传”,结果在加州被台湾特务暗杀。其实我看过“蒋经国传”后,增加了对蒋经国的好感,书中溢美之词远多于貶义词。我就想,这些“党国的护卫者”真是帮倒忙。我又想,中宣部如果气量再大一点,让记者去报道一些落后的现象,暴露一些胡作非为的地方官僚,揭露一些阴暗面,其实有利于中国的形象。像最近报道了温家宝在剑桥大学演讲时有人扔鞋子的事,无损温家宝的形象,反而增加温总理的威信。
(我感谢署名为“国家大事匹夫有责”的网友称我为“网络上的边缘一族”。我知道我的观点属于极少数派,欢迎任何网友的批评,只要不是谩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