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跟筋是说我自己。我想借意直解我的一字经。 中西方对比,若各以一字代表人文特征,中国那边我选“情”字,西方文化呢,我选“信”字。 中国人之重人情,一方面在于重视人情的关系网,另一个重大表现就是怀旧特色。一个消息,如果新闻渠道说了,中国人可能觉得与己关系不大而可能不太当回事,但是如果一件事通过亲近关系的人说出来了,那立马可能觉得更真实了几分,也更与自己相关似的。每逢节假日,中国人都习惯怀旧,怀念经历中相关日子的那些人。一个人怀念,可能引起一堆人怀念,然后带动一大批人怀念。 中国人的人情含义就是人情,不必对它想得太多,更不必因此而担心什么。顺应人心,意味着读懂中国人重人情这个特色,并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包容。中国人情的热流哪怕成潮,哪怕其中携带着复杂的情感,哪怕带着比较情厚情薄的比较意味,并引出纷争,也不会改变它们作为人情的本质,难以脱离怀旧范围的意义。 再来说西方的“信”,它仿佛有着一层客观和公正的表面张力,因而通常表现在公共场合,含有“取信”的意味。 或许因为西方人普遍更注重阅读,取信方式主要通过文字表达来实现,口口相传一般来说,并不具有印刷文字带来的效应。哪怕就是电视热门的脱口秀,那些人说得再热闹,人们听后所信程度仍不如他们对阅读来的感觉那么认真可靠。鉴于这样的情形,我认为文字发布的意义在西方仍然十分重大。这意义并不会因为消息的真伪和偏正而消失,这就好像说,西方人对阅读的依赖性,决定了人们会继续保持从阅读取信的惯性,不论提供可阅读的各种介质的信息水准如何。这些介质的形式可能大过它们内容存在的意义。如果它们的内容被反复批评而失去可信度,习惯阅读的人们可能学着带着迷茫或批评的态度去阅读各种文字传介,并不会很快改变或者放弃人们透过阅读取信的习惯。 因为这种普遍长久养成的取信方式,我真心希望西方文化珍惜已有文字发布形式的存在。即便人们对信息表达内容有所不满,也可以通过发布自己满意的内容来宣传取信。文字内容丰富,人们随意自取,不正是西方文化自由交流而富有创意的传统优势吗? 2018.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