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地“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宣傳資料中,竟讓被醫生列入中國十大黑心企業之首。 當地政府在第一時間發布了致歉聲明,承認是照抄了不當網絡內容,涉事人員4人被免職!原來這場“惡搞”來源網絡內容。 這樣的“惡搞”,如此低級的宣傳,雖然當地政府已經出面澄清錯誤並道歉,但也說明一個問題:我們的醫護人員,在社會上已經不在是救死扶傷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了,而是被人詬病的一種職業了。 我作為一名醫生,當看到這個把醫生列為中國十大“黑心企業之首”的鬧劇後,在氣憤痛心的同時,也在捫心自問:醫改後的醫院,是否已經把創收與經濟收入放在了首位?十年的醫改,改了什麼?醫療管理部門,又做了什麼? 是醫生護士造成的嗎?是醫生護士之過嗎?為什麼要醫生護士來背黑鍋? 醫改已經幾十年了,新醫改也10年了,醫生卻被列為中國十大“黑心企業之首”,到底是誰之過?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今天我重新發表二年前的一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在文章里找到答案,文章有點長,希望朋友們耐心看完。 在重發文章之前,我再補充近兩年醫院出現的幾個現象,讓大家看看,我們的醫院,到底問題在那裡: 一:近幾年,很多大醫院,包括二級醫院,都沒有了門診手術室,取消了門診手術。無論是小小的脂肪瘤,皮脂腺囊腫(粉瘤),甚至拔一根刺,做個雞眼手術,都需要住院治療。大家明白是怎麼回事嗎?知道是為什麼嗎? 二:很多醫院都取消了門診輸液室,病人基本不能在門診臨時靜脈輸液了,想輸液,就要住院。為什麼這樣?相信大家都明白。當然,以前醫院是輸液過多,大小病都去輸液,掛吊瓶。但很多疾病,是一定需要輸液的,而且不一定要住院治療,完全取消了臨時輸液,沒有了門診輸液,合適嗎? 三:我所知道的一個三甲醫院,身體表淺的脂肪瘤,皮脂腺囊腫,雞眼等一律收住院治療,我很為那些在三級甲醫院工作的外科同仁感到悲哀! 以上是近幾年在醫院出現怪事情,是醫生護士決定的嗎?有關部門有管的嗎? 告訴你們吧,首先絕對不是醫生護士決定的,醫生護士是也決定不了的。其次,這樣不合理的事情,這樣不為病人着想的事情,沒有人去管,也沒有那個部門想去管! 咱言歸正傳,看正文 01 我們先看看部分資料: 1:新醫改從2009年開始,全國醫療費用翻了好幾番。2008年1.2萬億,2013年已經3.2萬億,2014年的數據還沒出來,估計不會低於3.6萬億。可就像你說的,這麼大的投入進去,看病卻越來越難。原來沒醫保時,看個感冒100元,現在北京一個普通門診已到了500元。即使報銷一半,個人花錢也比原來多很多。水漲船高,費用在不停地漲。(摘自北京大學李玲教授《新中國經驗vs市場化教訓》) 2:號稱亞洲最大的醫院,某大第一附院,從2008年的6.8億元營業收入,短短的6年,2014年飆升至75億元,六年利潤增長了十倍多。(來自網上資料) 3:仇和賣醫院,最大的宿遷人民醫院以7000萬元賣給了金陵藥業,後來宿遷政府出價10億、20億,金陵藥業都不賣。現在金陵藥業近30%的利潤來自宿遷人民醫院,那就是它生蛋的雞。宿遷政府沒辦法,只好在市區以外重新建一個2000張床位的醫院,已經投入近20億元,全部建成肯定不止這個數。(摘自北京大學李玲教授《新中國經驗vs市場化教訓》) 4:治療白血病的格列衛,是瑞士諾華公司的產品,在中國一盒賣23000-25000元,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而印度生產的“格列衛”仿製藥一盒200元,連它1/100都不到。很多中國患者吃不起格列衛,就買印度的“格列衛”仿製藥,藥效達到99.7%。中國有最大的白血病人群,因為人口基數大,可是國家沒有任何政策鼓勵生產仿製藥來保護老百姓。更為諷刺的是,去年國內有位白血病患者因為網購印度生產的“格列衛”還被起訴。(摘自北京大學李玲教授《新中國經驗vs市場化教訓》) 5: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有:1、原料藥和製劑生產企業4875家。2、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5698家。其中: Ⅰ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4218家Ⅱ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8804家 Ⅲ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2676家。(來源:醫藥課堂) 從2009年新醫改開始,在醫療方面,國家投入的一年比一年多,2014年可以達到3.6萬個億。有關部門也沒有閒着。什麼醫藥分家啊,搞居民醫療檔案,社區醫生啊,最近據說又有這樣的規定:明年起,傳統中藥不再需要通過食藥監局的安全有效性和人體臨床試驗,打算在中醫藥上下功夫,減少醫療費用的支出,並且要嚴格控制貴重藥品以及耗材的利用等等。類似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制度出台,就能改變醫療醫藥方面的問題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造成目前醫療改革失敗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就是國家把醫療推上了市場,而且沒有做到有效的監控。醫療走向市場,才是看病難,看病貴的罪魁禍首! 02 中國人辦事情,總是喜歡從一個極端走上另一個極端。建國後幾十年的計劃經濟,致使我們的經濟走上了崩潰的邊緣。但全盤否定計劃經濟,一切走向市場一刀切的做法,是醫療改革的最大失誤之處。 市場經濟,也就是商品經濟,原則是根據市場的調節,個人或者企業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醫療既然走向了市場,那麼,醫院也就等同於企業,是可以以爭取最大經濟效益為目的去經營的。同時,醫藥也就理所當然的成了商品,醫生護士的技術,也就成了合法的掙錢工具與手段。 仇和把宿遷人民醫院以7000萬元賣給了金陵藥業,金陵藥業屬於企業,那麼宿遷人民醫院屬於企業的一個創收單位(以後金陵藥業30%的利潤,來自醫院)。根據馬克思的經濟學理論,作為企業,資本都是以逐利為目的,一定要講求利潤的。因為企業需要擴張,需要創收養活職工家屬,只要醫院需要創收,也就會追逐利潤最大化,甚至為了更大的創造利潤,出現壟斷現象。在這樣的前提下,任何醫療改革,都不可能降低日益增長的醫療費用。 宿遷的醫院賣給了企業,以盈利為目的來經營,我們還可以理解,就算名義上的公立醫院,又怎麼樣呢? 亞洲最大的醫院,某大第一附院,名義上應該是公立醫院吧?但是,從2008年的6.8億元營業收入,短短的6年,2014年飆升至75億元。請問哪些拍拍屁股就定政策,但不看實際具體問題的專家們,這些錢是哪裡來的?六年增加了十多倍收入,除了互聯網,這麼優秀的企業,在全國有多少?這幾十個億,不是國家的醫保與個人自費的資金嗎? 國家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了醫保(每年上萬億),卻把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醫藥都推上了市場。其結果就是,以創收為目的的醫療單位與藥廠,為了爭奪醫療市場每年幾萬億的大蛋糕,爭奪利潤,地方各大醫院與藥廠,又無限制的盲目擴張,這就導致了國家醫保投入的再大,也不能滿足市場經濟下的醫院與藥廠追求利潤,創收的胃口,國家所謂的醫療改革,只能在市場化的漩渦里掙扎,形成了一年又一年的惡性循環。 因此,國家把醫療醫藥全部推上了市場,而且缺少了有效的監管,然後把巨額資金,投入到醫保這塊巨大蛋糕上,於是引起了醫院,藥廠的無序的惡性競爭,這就是我們國家醫療改革失敗的主要原因。 03 其實,相對來說,改革開放後三十年,醫療費用的增長,並沒有超過其他的商品。看看房產,看看教育,以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都翻了十幾倍。但人們為什麼對醫療費用的增加這麼敏感甚至反感?其重要的原因,是作為人的本身,是不屬於商品的。但把給人治療疾病的醫療醫藥都推上了市場,也就是把人本身看作了商品,於是矛盾就出現了。 人是吃五穀雜糧的,無論是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會生病的。但商品社會、市場經濟又致使貧富距離越拉越大。在貧富差距拉大的情況下,人的吃穿拉撒睡等日常生活水平也拉開了距離。但這一切並沒有引起地位較低,比較貧困的大部分平民百姓的反感。因為這一切都有不同的檔次。地位底,貧困的人要求的檔次底一點就行了。他們照樣感覺生活的有滋有味。富人在五星級酒店喝人頭馬,吃海參鮑魚與平民百姓在破爛的小酒店裡吃一粒花生米,喝一口二鍋頭的幸福感覺並沒有多少差別;富人可以一頓飯花費上萬元,但窮人花費六元錢吃幾個包子照樣吃的飽飽的;富人一件衣服幾萬元,窮人可以花費幾十元的衣服照樣穿着很舒服;富人雖然可以在家住豪宅、出門坐寶馬,高檔電器應有盡有,但窮人在家住土房,出門有輛破自行車騎,能看上個小電視感覺也不錯,因為現實中這樣的人還是大多數,而中國的平民百姓又是世界上最容易滿足的人群。 雖然平民百姓對日常生活容易滿足,但這並不能表明他們就不看重自己的身體,他們也有極強的生命欲望。他們可以把生活水平降到最底點,甚至自己的孩子上不起學也沒有什麼,但他們一旦病了,難道讓他們不治病了,在家等死?而醫療走上市場的結果,導致了大幅度提高了醫療費的同時,也致使有限的醫療資源向大中城市集中,醫療資源集中的結果,致使平民百姓失去了選擇相對費用較低醫院治療的權利,這就是醫療走向市場帶來的惡果。 什麼都可以市場化,但醫療、教育不能市場化;退一步講,即使教育可以市場化,醫療也不能市場化,因為醫療面對的是生命!醫療走向市場,是看病難,看病貴罪魁禍首,也是造成當今醫患關繫緊張的主要因素。 這麼明顯的道理,大部分國人心裡都十分清楚,但有關部門與媒體,卻總是把看病難,看病貴,醫患關繫緊張的主要原因推卸給醫院,醫生、護士,這是明顯是揣着明白裝糊塗,一種轉移社會矛盾的思維在作崇,在這裡,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 一:只要醫院屬於創收單位,有企業性質,想降低醫療費就是一句空談,神仙都沒有辦法。 二:只要醫療藥品屬於商品,有商品的特性,想降低虛高藥品價格,只能是天方夜譚。 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但我們那些所謂的管理者,專家怎麼就不懂呢?他們腦子進水了嗎?他們的腦子沒有進水,但他們根本沒有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放在身上,他們只有自己的集團的利益。 04 這幾年很多人以為醫藥分家就可以解決問題,那也基本是胡扯。很明顯的道理,只要醫療藥品屬於商品,有商品的特性,單純靠醫藥分家或者其他政策,要改變藥物虛高的現象也是絕對不可能的。藥廠屬於企業,大多數藥廠還是上市公司,那麼藥品就屬於商品。只要藥廠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你醫藥分家,藥就不貴了?藥物價格就不虛高了,這不是笑話嗎? 這幾年不知哪位在西方國家學習的人,回來後又拍拍腦袋,想了一個搞社區醫療檔案,社區醫生的改革方案,只要建立一份社區醫療檔案,國家每年就補貼五十元左右的資金,其實這也是胡扯。在社區醫療制度不完善的,好醫生都被大醫院壟斷搶走後,誰相信社區醫生?鄉鎮醫院醫生建病人檔案,護士也建病人檔案,拿了國家補助,但有那個社區或者村民,有病找過自己的社區醫生?很多問題,在不適合國情的情況下,就開始推廣,想成功的可能性基本沒有。 最近大力提倡中藥,以及限制耗材貴重藥品等措施,也不會起到什麼作用。大家想想,難道中藥就不需要花錢了?其實大部分中藥,基本都是冤枉錢,是根本沒有什麼療效的。短時間限制耗材貴重藥品可以,政策性的長期限制,合適嗎?我們的醫療技術,還能發展嗎? 當然,在目前醫療已經全部推上市場的大環境下,想改革醫療,的確難度相當大。在短時期內,想改變這種狀態,醫療全部由國家管理投資,也不現實。但我以為,辦法還是有的,如何改革醫療方面的問題,我以為主要從如下方面下手: 1:完善三級醫療醫療服務制度,在二級甲以下醫療服務就診的病人,一律免費。 2:社區、農村醫療,可以建立醫療檔案。但只要建立醫療檔案的病人,都要與建立檔案的醫療單位簽約。在本社區醫療單位治療,全部免費,轉診上級醫院,一定有簽約的醫療單位,開具轉診單。沒有轉診單的病人,到其他醫療單位治療費用,一律不能醫保報銷。 3:公立醫院絕對不能以創收作為辦醫院的目的。醫生的收入,不能與其工作量掛鈎。公立醫院的大型設備,珍貴器械,耗材,藥品,由國家投資統一購買。 3:限制大型醫院的盲目擴張與壟斷;國家醫療費用投入,主要向社區醫院,基層醫院傾斜,加大基層醫院的投入,加大基層醫院醫生護士收入水平。三級甲醫院,有培養社區基層醫院醫生護士的責任與義務,並定期的到社區醫院輪換。 5:嚴格實行實行三級轉診制度,靠醫療保險報銷百分比,減少病人到大型醫院就診住院的報銷比例,控制病人只是選擇三級甲大醫院就診的習慣。 6:國家制定基本藥物全部免費的規定。尤其是像高血圧,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基本藥物,全部免費。加大對生產基本藥物藥廠的財政補貼。對於白血病等大病特病,精神病,傳染病人,國家儘量做到免費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