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 1-25」“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在约翰福音第二章中记载了,主耶稣在呼召了第一批门徒后,在迦拿行了以水变酒的神迹。“第三日”指主耶稣在遇见腓力和拿但业之后的第三天。主耶稣的母亲可能是这家人的亲属或好友。“耶稣和祂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主耶稣去赴娶亲的筵席,表明祂愿意与喜乐的人同乐。“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祂说:'他们没有酒了。'”古时犹太人的婚筵通常长达七天。有人认为主耶稣的母亲被托付协助管理筵席,所以她才会出面要求主耶稣帮助解决“没有酒”的难处。“耶稣说:'母亲(原文作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妇人”是主耶稣站在神子的地位上对祂母亲说话,并无不敬的意味,因为主耶稣在十架上为母亲日后的生活做安排时,也是用此称呼(19:26)。“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意思是主耶稣拒绝肉身母亲来指挥神子的行动。“我的时候还没有到”说明,主作事完全不受人意的支配,乃仰望并等候神的时刻。“祂母亲对用人说:'祂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马利亚虽然得着这样的答覆,但她依然满有信心。三十年前天使加百列向她的启示,她深信无疑,认定耶稣是神的儿子,所以她吩咐佣人听从耶稣的吩咐。“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洁净的规矩”指犹太宗教礼仪上的条例。按摩西律法,祭司进圣所供职前必须洗手洗脚(出30:19),但犹太教将旧约对祭司的吩咐扩大至一般百姓的生活细节,规定在进食以前必须履行用水洁净的仪式。“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如此大量的水摆在那里,可见宾客很多。“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这些用人不问任何理由,主说把水倒满了,他们就倒满直到缸口。“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他们明知所送的是水,却毫不犹豫地遵行。当人肯顺服接受主的权柄的时候,也就是主行神迹的时候。“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好酒从何而来,管筵席的人不知道,“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只有完全顺服的人,才能经历并见证主奇妙的作为。管筵席的尝了主耶稣用水变的酒,就觉得先前的只是次酒。当我们尝到主的滋味的时候,就会觉得任何属地之乐都是次等的。“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祂的荣耀来;祂的门徒就信祂了。”“神迹”指神的大能,指超自然的事。“头一件神迹”这暗示主耶稣所行的一切神迹都是表明祂就是神。“荣耀”是描述神临在的光景,所以“显出祂的荣耀来”意思就是“显出祂的神性来”。“这事以后,耶稣与祂的母亲、弟兄、和门徒,都下迦百农去,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这里只记载主耶稣的母亲和弟兄,可能约瑟此时已经去世,而妹妹们已出嫁。“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逾越节”是犹太人每年三大节期之一,为了记念他们的祖先蒙神拯救出埃及,所有的犹太成年人都应该在逾越节期间上耶路撒冷去过节。“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并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当时圣殿的祭司允许商人在圣殿的外邦人院售卖献祭用的牛羊鸽子及其他祭品。又因圣殿不收希腊和罗马的钱币,犹太人缴纳丁税或奉献必须用指定的推罗舍客勒,所以有兑换银钱的人提供方便。这类买卖表面似乎并无不妥,实际已玷污了圣殿。因此“耶稣就拿绳子做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这是主耶稣第一次是以神儿子的身份来洁净圣殿,所以称殿为“我父的殿”。“祂的门徒就想起经上记着说:'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这是引自诗69:9。当基督显出祂的作为的时候,就能使人明白圣经。“因此犹太人问祂说:'你既作这些事,还显什么神迹给我们看呢?'”“还显什么神迹给我们看呢?”意即“还有什么记号,能让我们看了就相信你从神那里得着权柄洁净圣殿?”“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犹太人便说:'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祢三日内就再建立起来吗?'但耶稣这话是以祂的身体为殿。”主耶稣以祂的身体为殿,预言祂自己将会在死后三日内复活。“所以到祂从死里复活以后,门徒就想起祂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我们平时若将主的话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必要时那些话就会发出亮光,成为我们的帮助。“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祂所行的神迹,就信了祂的名。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祂知道万人,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祂知道人心里所存的。”因看神迹而来的信心,不一定是真的信心,主不能将祂交托给没有真正信心的人。主不将自己交托人,说出祂的绝对主权。耶稣知道人心里所存的,说出祂是神。但愿我们今天都不是因看见、听见神迹而信耶稣,我们是因耶稣是神,是我们的救主,而悔改信耶稣!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