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论休妻与婚姻> 读经「可10: 1-31」“耶稣从那里起身,来到犹太的境界并约旦河外。众人又聚集到他那里,他又照常教训他们。有法利赛人来问他说:'人休妻可以不可以?'意思要试探他……。”在马可福音第十章的这段经文中记载了,主耶稣论休妻与婚姻,以及主耶稣给小孩子按手,为他们祝福,还有一个财主人来问主耶稣关于承受永生的问题,并且主耶稣给撇下所有的跟从祂的人的应许。马可首先说:“耶稣从那里起身,来到犹太的境界并约旦河外。众人又聚集到他那里,他又照常教训他们。有法利赛人来问他说:’人休妻可以不可以?‘意思要试探他”。当主耶稣来到犹太地时,法利赛人就借摩西休妻的律法来问耶稣:“人休妻可以不可以?”他们的动机是为了试探耶稣,好抓着把柄来陷害祂。主耶稣虽然知道法利赛人是在试探祂,但祂还是要教导他们,希望他们从神的话上得着光照而悔改,明白神对婚姻的心意。于是“耶稣回答说:‘摩西吩咐你们的是什么?’他们说:‘摩西许人写了休书便可以休妻‘”。法利赛人熟悉律法,知道摩西所订休妻的条例(申24:1),而他们只说摩西允许人休妻,但不说什么原因。耶稣就直接指出:“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写这条例给你们”。因人的刚硬悖逆使休妻变得无可避免,所以摩西便制订一些条例为保障受害的妻子,因当时妇女难以独立生活。可见神许可他们休妻,是因他们的心硬,但这并不是神“起初”的心意。因此主耶稣又说:“但从起初创造的时候,神造人是造男造女。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主的话就是要把他们带回到“起初”的光景。神在起初造人的时候,又造男人又造女人,神的用意是要男女结合,故婚姻是神亲自设立的。并且神的命定是一男一女,而不是一男多女,或一女多男,也不是两个男人,或两个女人。而“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说明夫妻之间的关系,过于父母之间的关系。男女二人一经婚姻的结合,在神眼里就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主耶稣的话清清楚楚,斩钉截铁,每一对夫妻都是“神配合的”,在神面前都是“一体的”,所以人不可分开。之后“到了屋里,门徒就问祂这事。耶稣对他们说:'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奸淫,辜负他的妻子;妻子若离弃丈夫另嫁,也是犯奸淫了”。这是指出,丈夫若无故休妻另娶,就是犯了奸淫的罪,也亏欠了自己的妻子。妻子“离弃丈夫另嫁”,也是犯奸淫。 在马太福音19:9中,主耶稣说:“我告诉你们,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犯奸淫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可见正当的离婚只有一种理由,就是有一方犯了淫乱,因为淫乱在神看,已经破坏了夫妻的合一。夫妻在神前的合一,既已遭拆毁,故无必要去维持外表的合一。所以除了犯淫乱罪以外,任何的理由都不能作为解除婚约的条件。可是现今这世代离婚泛滥,甚至很多称为基督徒的人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大悲剧,是违背神起初的心意,是刚硬悖逆神,神必要审判!希伯来书13:4说: “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因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审判”。因此今天我们不但要明白主耶稣的教导,我们还要活在神所创立婚姻的神圣旨意中,我们要尊重婚姻,并要使自己的婚姻能够成为,这污秽世代中不信主之人的见证!当主耶稣讲完婚姻的教导后,就“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要耶稣给他们按手祷告,门徒就责备那些人”。这些作父母的就是要耶稣祝福他们的孩子,这是最有智慧的父母!他们一定听见了耶稣的教训,他们不是自己听见就满足了,他们还想到小孩子的需要,因此把自己的孩子也带来了,希望耶稣给他们按手祷告,让耶稣祝福他们的孩子。门徒却出来责备这些人,因为他们怕这些人会影响耶稣的工作。“耶稣看见就恼怒,对门徒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主的话告诉我们,如果要进神的国,我们必须回转像一个小孩子般的单纯、谦卑,完全信靠神。如果我们没有作到这一点,我们就跟神的国无份了。之后主耶稣“抱着小孩子,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这表明主耶稣对孩子们的关怀和爱护,主给孩子们祝福。今天我们也都希望主耶稣能为我们的孩子祝福。那么我们有没有在祷告中把孩子带到耶稣面前来呢?希望我们都已把我们的孩子带到耶稣面前来,这样主耶稣必祝福他们! 之后当“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这说明他认识永生的重要性,因为“承受永生”就是得救,意即得着神永远的生命,得以免去永远的沉沦(约3:16)。可是现今有许多人根本不会想到永生的问题,他们贪求世间福乐还来不及,哪里来心思会想到将来的归宿,然而这一个人却已经在仔细考虑永生的问题,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而他以为永生可以靠“作什么事”得着的,他认为耶稣一定能给出他最正确的答桉。但从他称呼主耶稣为“夫子”可知,他尚未认识主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只是教导人的师傅。“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主就是要告诉他,惟有神是良善的,若耶稣是良善的,祂就是神。所以他不能因作什么事可得永生,而是要认识这位绝对良善的神。约翰福音17:3说: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接着主耶稣指出真正的善事就是遵守诫命,主说:“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这是十诫中人当遵守的六条诫命,都概括在“爱人如己”里。那人听了后竟然很自信地对耶稣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这人自以为已经遵守了诫命,实际上他并没有,因他对“爱人如己”没有真正的认识。“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这里耶稣给出了他最正确的答桉,也是对他提出最严厉的要求,以显明他的不完全。而他的“所有”,就是他不完全的明证,故要他去“变卖”所有的。他若不能把所有的“分给穷人”,就证明他并不能“爱人如己”。他现在所有的,不过是地上的,他在“天上”仍旧一无所有。“你还要来跟从我”,表示他即使将所有的分给人,在他的心里仍可能没有主,故他还要来跟从主,就是要他爱主过于爱一切。可是“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可怜的财主,他问对了人生最重要的问题,也得到了最正确的答桉,结果呢?他“忧忧愁愁地走了”。财主虽然渴望得永生,而他面对神子耶稣,居然与祂擦肩而过,失去了得救的机会,所以他的生命还是忧愁的。难道他过去的追求永生都是虚假的?他从小遵守诫命,都是装模作样吗?不是的!他是真心诚意,但是问题在于,他虽然寻求永生,但他也要今生。他一面要得永生,一面也要享受今生。当永生和今生发生冲突,二者不可兼得的时候,他认为钱财属可见之物,比永生更加实在,所以他不得不忧忧愁愁的走了,钱财成了财主“得永生”的拦阻。今天也有许多人像这少年财主,他们是真实感悟永生,真切寻求永生,可是有一天当永生和今生发生冲突,需要做一个抉择的时候,他们也像那少年人一样忧忧愁愁地走了,这是非常可悲的! 随后“耶稣周围一看,对门徒说:'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地难哪!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因为有钱财的人将财富成为他生活的依靠和中心,这与追求永生的信仰背道而驰,这样的人很难进天国。又因为财主走惯了宽阔的道路,他们很难抉择走十字架的窄路,财主和他的钱财如同骆驼在针眼面前一样,财主若不完全把他的财产完全卸下来,他就绝对不能通过针眼。“门徒就分外希奇,对祂说:'这样,谁能得救呢?'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是不能,在神却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在此主耶稣宣告,无论何人只有借着神的大能和恩典才能得救。“彼得就对他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了’”。彼得的意思是,财主没有做到的,我们做到了,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又“跟从”了耶稣,那么我们将来能得到什么呢?“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儿女、田地,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这是主对所有跟随祂的门徒的应许。但耶稣不是主张,跟随祂就要放弃家庭,而是要将什么放在优先。而我们为主和福音撇下一切,跟从主的人,就能得着两方面的赏赐:今世和来世。而今世的百倍不只是数量上的,不是你为主撇下一间房屋,主就赏赐一百间房屋。百倍是指一个丰盛的生命,也包括物质的,就如保罗说:“我样样都有,并且有余”。来世必得永生,就是永远活在神的慈爱,圣洁,荣耀里。主耶稣又说:“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这“然而”,是对对那些自满于目前光景的警告,人若将为主摆上的引为炫耀自夸,就必落到“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是鼓励的话。虽然在起头的时候落在人后,但并不就此决定一切,因此仍有可能变成“在前”。今天我们的本分就是要撇下所有的跟从主,而判断在前或在后,乃在于主。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能有这样的看见,并要知道人生不仅有今世,还有永世,唯有主耶稣能赏赐我们今世来世的福分,而惟一的条件就是,我们要为主为福音撇下一切,来跟随祂!阿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