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夕陽餘輝的博客
  夕陽紅,餘輝耀,鄉巴佬,趕時髦,悠哉游哉,湊熱鬧。
我的名片
夕陽餘輝
註冊日期: 2009-09-20
訪問總量: 45,957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最新發布
· 給劉曉波先生的春節慰問信
· 重新評價毛澤東—— 五評: 政壇
· “文革”中的暴力與大屠殺
· 重新評價毛澤東——四評:老年人
· 重新評價毛澤東——三評:從“毛
· 重新評價毛澤東(轉帖)(作者:
· 重新評價毛澤東(一評:在哲學的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隨感雜談】
· 給劉曉波先生的春節慰問信
· 重新評價毛澤東—— 五評: 政壇
· “文革”中的暴力與大屠殺
· 重新評價毛澤東——四評:老年人
· 重新評價毛澤東——三評:從“毛
· 重新評價毛澤東(轉帖)(作者:
· 重新評價毛澤東(一評:在哲學的
· 重新評價毛澤東(前言)(轉帖)
· 對朝鮮戰爭的十點反思(第五稿)
· 不倫不類的“以小喻大”---- 一
存檔目錄
02/01/2010 - 02/28/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9/01/2009 - 09/30/2009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重新評價毛澤東——三評:從“毛劉之交”看時代的局限 (丁弘)
   

三評:從“毛劉之交”看時代的局限


為什麼要談這個問題?竊以為反思毛澤東現象,以此為切入點是最為真切而實際的了。
試想:一個原始人站在荒原上,雖然站起來了,和四隻腳的群獸有了區別,但仍然是“獸”。它只有建立了社會關係,才成其為“人”。所以,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也就是說,在人際的關係中,才能看到作為一個人的素質和品格,才能看到在社會實踐中表現如何。一個人的社會關係當然是很多的,所以馬克思用“總和”一詞。考察建國之後的“毛澤東現象”,看看毛劉之間的情況,是首選的話題。一個是黨的主席,一個是國家主席。在生活的演進中,我們看看他們如何團結共事,如何產生矛盾,有哪些曲折離奇的故事。劉少奇何以釀成亙古罕見的悲劇。既是劉的悲劇,也是毛的悲劇。
總之,劉是毛的一面鏡子,從這面鏡子中我們才能看到毛的身影。同樣,毛也是劉的一面鏡子,從中我們才能看到劉的形象。從鏡子中間,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政治理想和品格,甚至個性特點。這都影響着國家民族的命運。因為還是人治時代,而且是“終身制”。
劉在1969年11月12日去世;毛在1976年9月9日去世。他們身在其位時,需要對國人保密的事,現在漸漸浮出了水面。這使有些人“無比熱愛”、“無限崇拜”之後,又難免有了新的評說。例如說:“延安時代就開始搞個人崇拜,少奇同志沒有想到是自掘墳墓!”所謂“毛澤東思想”這一概念是張聞天同志先提出來的。而毛的地位是在實踐中形成的。那是由於其天才和謀略,不僅是因少奇吹捧。就是共產國際的“欽差大臣”王明,在給學員作報告時,最後也說:“我今天來,是送給你們五個字:學習毛澤東!”
毛去重慶談判,把全面的領導工作交給了劉,而不是恩來和弼時。少奇同志運籌帷幄,指導全面工作,提出“向北挺進,向南防禦”的正確方針,這決定了後來形勢的發展,證明他是一位偉大的戰略家。毛從重慶回來後,休息一段時間,仍叫劉主持工作。這是毛劉之間的“蜜月”時期,和後來毛林之間,一個阿諛奉承,一個意在利用,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可怕的失誤


建國後社會曲折發展,延安時埋下了伏筆,定下了基調,這是可怕的失誤,嚴重的教訓呀!那就是1943年6月16日,中央政治局通過的一個《決定》中,多了一句話“會議中所討論的問題,主席有最後決定之權。”當時都認為應“集中”權力,以迅速處理日常工作。這不過是僅指書記處的日常工作,但在實踐中,毛澤東把這一權力逐步擴大到代政治局決定大政方針,及所有的政治生活層面了……
發人深思!為什麼誰也沒有意識到,如此否定了“個人服從集體”“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的危害性呢?能用毛澤東當時英明正確來作解釋嗎?這和我們這個民族有足夠的封建專制文化傳統而缺乏民主意識,有沒有關係呢?
這一決定,徹底破壞了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在毛澤東時代,他個人的錯誤意見必須執行。大家的正確意見,他個人可以否定。在他去世前的那27年中,個人凌駕於黨之上,和國家《憲法》之上。這給我們的民族造成了大不幸!這也是國人對少奇同志的慘死,“哀其不幸”而又“怒其不爭”的根據。雖然,這一決定的作出,劉有責任,又不能僅怪個人,而是整體水平和歷史的局限性的反映。
在那個時代,毛和劉的真的面貌,老百姓是不知道的。傳媒或則奉命致力於“造神”,或則必要時透露一點消息。總之還是“梁山泊英雄排次”的封建等級觀念。表揚過分,是幫了倒忙。功高蓋主是大忌。突出偉大領袖個人,所謂“最紅最紅的紅太陽”,認為是必要的。
今天群眾說長論短,不會再碰到“專政”的鐵拳,招致飛來的橫禍,說明社會有了進步。

兩個人的不同風采


史料稱:毛劉的性格、氣質完全不同,差異太大了。毛歡喜吃辣椒,戲稱,越能吃,革命性越強。劉則一點不吃,沾了辣椒的鍋子,炊事員要洗乾淨再給他做菜。中南海服務處的李維信說,在中南海里,劉是最儉樸的。孩子多,。“劉辦”據實向上級申請,每月曾補助他家30元,劉知道之後,堅決退回。他的黨費總是繳得多些。毛相反,他是中南海里的超級富豪,僅說稿費,“文革”中一般書不能出版了,只有毛著鋪天蓋地。報刊圖書的稿費一般不再發了,“限制資產階級法權”。只有毛的稿費一文不少,共達一億三千萬以上。稅收也是“特例特辦”,沒人敢收。少奇同志出巡,有四條規定:不准迎送;不准請吃;不准收禮;不准前呼後擁。執行得認真。彭德懷一上廬山,在西北組的會上就說:“許多省給主席蓋行宮,這是搞的什麼名堂?” 對毛在生活作風上的問題,林彪提出了“小節無害論”。毛自稱有“虎性和猴性”。劉溫良而自律。毛自比“馬克思加秦始皇”。劉和掏糞工人時傳祥熱情握手,說:“我們只是分工的不同。”大躍進後果嚴重,毛提出“要搞調查研究”。這給劉一個深入調查的機會,否則會引起不快。因為“大躍進”是毛髮動的。毛派警衛員們下去調查。有龐大的國家機器,何需這一渠道?這是宮庭封閉狀態下的心態。已經沒有人敢向主席報憂,田家英不再受毛信任即始於此。警衛員帶回發黑的“窩窩頭”。毛感慨萬端,說:“農民太苦了。”電影鏡頭跟上,濃墨重彩,歌頌偉大領袖。其實正常年景農民也是吃窩窩頭的。大災年景,有窩窩頭吃是天大的福氣。有得吃,何以千萬人成為餓殍?劉下去住在一個豬舍旁邊,分析人的糞便,發現口糧太少;分析水塘里的水,發現災情並不重,而對大量餓死人,承認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主席不快。劉在七千人大會上主動承擔責任,毛更不快……事關威信和權柄。史家稱,這為劉的滅頂之災埋下了伏筆。
文革中,毛對劉說:我只要動一個指頭,就可把你打倒!劉請求掛冠歸田,解除毛的顧慮。請求不要因我個人而再株連許多同志了。毛說:“不要多想,好好讀點書。”這時劉的孩子們天真地感到欣慰了。但王光美更為憂心忡忡。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左右為解除皇帝的顧慮,還可以解甲歸田。王光美知道這個機會,劉沒有了。旋即少奇慘死。王光美被關押12年。有材料稱,沒有殺她是毛的指示,他的恩典。

無休無止的檢討


領袖“個人的最後決定權”,即“個人專斷”,建國之後,發揮得淋漓盡致。可惜由於毛的哲學思想進入誤區,沿着錯誤的路,越走越遠。
一開始,他否定了《共同綱領》,提前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宋慶齡說:“這不是食言了嗎?”少奇有“天津講話”,對穩定社會、發展經濟作用顯著。因為是宣傳“新民主主義”的經濟政策,抓住“剝削有功”一語,反覆批評。黨的歷史《決議》中說“主觀主義的大躍進”,對“大躍進”,周恩來和陳雲早有不同看法,但不得不在南寧會上作檢討。已居於黨的領導核心的“經濟專家”陳雲,脫離政壇去蘇州聽評彈了,靠邊達15年之久!黨的“八大”作出的正確決議,立即被個人所否定。廬山會議本擬糾正“左”的錯誤,散會之前,風雲突變,個人決定“批右”反彭。更不要說發動“文革”,造成史無前例的一場浩劫!
在這個過程中,日子最不好過的是劉。因為他最講原則而思路正確,但又是最不得不放棄原則的。從建國到他去世的20年間,他起碼在六個重大的關鍵問題上,“顧全大局”作檢討,承認自己的“錯誤”。
如1954年,在七屆四中全會上,對農業合作化的問題上,作了檢討,放棄了科學社會主義的觀點,肯定了毛農業社會主義的思想。
如1959年,八屆八中全會上,對“反冒進”作了檢討,即不得不承認“冒進”是對的。
如1961~1962年,檢討對“大躍進”的認識,不得不肯定“大躍進”這一錯誤。
如八屆十中全會上,對形勢的估計所謂“過分嚴重”進行了檢討。安慰因工作失誤而威信下降的毛。
如1965年,關於對毛澤東不尊重的檢討。
如1966年,“文革”初期,為表現對毛忠誠,不得不作出“派工作組”的檢討。
這些檢討,內容雖不同,但有共同的性質:無一不是正確向錯誤低頭。正確為什麼要檢討?為了“顧全大局”。什麼是大局?毛的面子、毛的威信是大局。實質是“不可一日無君”,是“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甚至認為維護毛的權威,就是維護黨的利益。是非曲直是次要的。這一點,到這時已是源於延安而形成的一種“潛意識”了。在廬山,一些元帥明知“批彭”不對,但是流着眼淚,也要勸彭作檢討。說:“顧全大局吧。”為什麼沒有想一想,“顧全”下來後果是什麼?國家將有怎樣的劫難?人民將蒙受怎樣的犧牲?封建性、官本位的政治體制,決定“惟上”的思維定勢。陳雲曾強調“惟實”,他看到那已經形成的習慣勢力和政治局面,知難而退,避開劫難,是少有的聰明人。
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朕即國家”。在毛澤東時代“朕即是黨”。所謂“忠君報國”,“忠君”和“報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這是中國社會承襲下來的一個文化傳統。可是一個外國的著名漢學家費正清,長期百思不解:為什麼一個只是有限性的人,掌握無限性的權力?一個缺乏道義的人,可以掌握億萬人的命運?他的最後一本書《中國歷史新論》,還在探討這個在中國由來已久的關鍵問題。他認識到,如同封建社會的真龍天子——皇帝,他是被神化了。只可惜他又不是神,是和我們一樣的人。可是他擁有生殺予奪的、隨心所欲的權力,這太可怕了。這是一個西方學者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當然,還有另外的因素,那就是威懾力量。列寧說得好,“恐怖創造神”。
而“自我保護”又是人的本能。
寫到這兒,聯想到共產黨的創始人陳獨秀。他完全相反,有人寫他的《評傳》,題目是《終身的反對派》。斯大林說蔣介石是革命的中心,陳獨秀膽敢反對。對共產國際的錯誤領導,他一再抵制。他發出《告全黨同志書》,批評自己執行國際的錯的指示。他對蔣介石更是橫眉冷對,視死如歸。他五次被捕,最後反動派決定放他,叫他“檢討一下”,他拒絕。中共叫他回延安,要求他“檢討一下”,他說“無過可悔!”,鐵骨錚錚,始終如一。
劉和陳的鮮明對比,都是歷史老人所創作的歷史戲劇的典型形象。

厄運從何而來


在專制主義政治體制下,檢討認錯並不能解決矛盾。有時效果相反。如對“大躍進”的後果,劉主動承擔責任。反而使毛更加惱怒。這不僅是面子,而且是威望和權柄之所系。肇始於此,聯繫長期來基本觀點的分歧,聯繫國際共運的風雲,毛認為劉是睡在身邊的赫魯曉夫。
為了給劉戴上“叛徒、內奸、工賊”的帽子,專案組“苦鬥”兩年,花了大功夫,從當年的難友到親屬、朋友,以逮捕、拘留、監護、辦學習班等辦法,勒令交代,日夜審訊,嚴刑逼供,索取偽證。後有報紙披露,為了取證,動員了40萬人,查閱400萬卷敵偽檔案。終於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給劉戴上這些可怕的帽子。(除陳少敏一人沒有舉手)一致通過:永遠開除黨籍!無疑這是毛面對劉的重要記錄。黨的代表大會,已成為個人玩於掌股之上的工具。流亡蘇聯的王明,在其《中共五十年》一書中送給了毛一個“篡黨”的罪名。
毛所打倒的不僅是劉,劉不過是一個代表。毛的估計是文化界、教育界建國後的17年是劉的黑線統治。大多數領導幹部都是“走資派”。的確,廣大幹部,對毛極左的空想的社會主義不理解,跟不上,有的身受其苦,自覺不自覺地抵制。毛就需要“橫掃一切牛鬼蛇神”。這導致黨組織的被破壞和政府的癱瘓。
1967年4月10日,召開30萬人的大會批鬥王光美。少奇同志憤怒了,說:“為什麼叫她代我受過?”陪斗的有彭真、薄一波、陸定一、蔣南翔等300多位高級幹部,無不受到皮肉之苦和長時間的人格侮辱。這更為清楚了,劉曾想“掛冠歸田”,想犧牲自己解救廣大幹部,是多麼天真!說明對自己的“老戰友”認識不足。
傳記文學作家葉永烈,以100多萬字的三部巨著,記敘毛和劉、周、林之間的故事,抉幽揭秘,豐富翔實。他對劉的厄運是這樣理解的:
“建國以後,對待黨內鬥爭,毛澤東的方針不再是‘治病救人’,而是‘除惡務盡’,其原因固然是其陰險狠辣的特色,進一步發展,達到登峰造極;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其農業社會主義路線,失去了真理,失去了人心。黨內矛盾發生後,他不但要將對手打倒、斗臭,還要將其置於死地,以確保自己的權力地位。毛對彭德懷是這樣,對劉少奇更是這樣。這正是心虛膽怯的表現。”

巨星殞落,民族之恥


國家主席劉少奇被迫害致死於開封,這是國家的恥辱;他是黨的副主席,也是黨的恥辱!這慘痛的教訓,是無法迴避,應該深思記取的。
毛叫劉“讀點書吧”之後,即去外地。比鄰而居的劉家旋即受到“造反派”的衝擊。連日抄家、批鬥,把少奇同志打得皮青臉腫。在家中也把他和王光美隔離。抓走炊事員,剪斷電話線……事情發生在平時警衛森嚴的中南海!
誰人能在中南海幹這樣的事?為什麼強大的警衛力量,不敢保衛他呢?
少奇同志被押走時,自知和王光美是永別了,沉痛地說了一句話:“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少奇同志還曾舉起《憲法》抗爭,說:“我是國家主席,我應得到法律的保護。”為時晚了。中國的《憲法》何時起過作用?毛講得明白:“我就是和尚打傘,無法無天!”這就不僅是劉和毛的悲劇,而是民族的悲劇了。
對劉的到來,開封早有準備,政府大院中的小院,住戶已搬走,鐵窗釘好了,陳設如囚室。劉已垂危,肉體和精神的折磨,以致“什麼病?”醫生已難以界定。在當地叫一位劉醫生和四位護士來。每天上班,站在劉的床前,首先遵命“早請示”,集體誦讀《毛主席語錄》。如高呼:“你不打,他就不倒,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等等。行禮如儀之後,開始工作。
醫生開出的處方和申請檢查的項目,經上級批准後執行。有些藥物不准用,對一些檢查,上級不同意,且有“以後不要再提”的批示。醫生對此有所記錄。記錄中還有這樣的話:“……我才知道,我不是作為醫生治療病人,而是在執行一個重要的政治任務。”
這兒我還要在葉永烈先生的大作中摘錄一點材料於此:
“深夜兩點,剛從開封回來的李太和,接到汪東興的電話。他通知:‘立即再回去。已經死了。帶上衣服,坐飛機去。’第二天上午,李來到開封市政府大院,見走廊上放着一個擔架,一張白布嚴嚴實實地蓋着。李揭開被單,只見劉少奇僵直地躺着,蓬亂的頭髮有一尺多長,嘴和鼻子已經變形,下頷有一片瘀血……
李太和拿出隨身帶來的刀剪,給他剪髮,換上帶來的衣服、鞋子。
“醫院”負責人和哨兵在一旁監視。
這時,北京來了命令:“遺體就地火化。”
遺體送往火葬場時,那兒早警衛森嚴,崗哨林立。死亡登記表是這樣寫的:死因:烈性傳染病。骨灰編號:123,死亡人姓名:劉衛黃,年齡:71,性別:男,職業:無業。
沒有一個親人得以到場,當然更談不到鮮花和哀樂,只有淒風苦雨……
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位國家主席,這樣走完了人生的道路,古今中外所罕見。
司馬遷的《史記》講了故事之後,常有“太史公曰”,即發表自己的評說。對少奇之死,散文家會說:“我已經無話可說。” 政治學家應該回答:“什麼是‘共和國’?共和國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政治經濟學家一定會指出:“他們的根本分歧是搞空想的農業社會主義,還是科學的社會主義,即把國家引向何處去?”倫理學家會說:“道德虛無,即‘道德’缺位,無從分析,沒有我的事情呀!”歷史學家肯定會說:“沒有科學的歷史觀,談不到科學的發展觀。你看,岳飛墓前跪着秦檜等三男一女,可謂宋朝的‘四人幫’”。雜文家們指出“此處獨缺趙構,秦檜等不過是幫凶而已。這種‘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的文化傳統,維護着皇權和個人崇拜。”正因為如此,毛澤東時代出現了驚人相似的歷史悲劇。這個傳統傳下去,下一個岳飛、劉少奇不知是誰?
在審理“兩案”——林彪和四人幫兩案時,江青在法庭能夠氣急敗壞地大吼一聲:“我不過是毛澤東放出來的一條狗。”秦檜等只有跪在那個常設的道德法庭之上,沒有機會發出為自己申辯的這一點點可憐的聲音。看來社會還是有了進步。
現在三湘大地,豎立着毛、劉兩個巨人的高大塑像,近在咫尺,遙遙相對。今天,他們能向世人訴說什麼呢?他們在地下相遇,彼此會說些什麼呢?
(未完待續)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