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故事(酒)
潜伏
2010-3-18 草
2010-5-14 改
我反复把玩着这张泛了黄的旧照片。这是一张合影:三个青年学生和县长,县委书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副主任。背景是政府招待所---县里喝酒规格最高的地方。 那是在祖国大西南工作结束前喝的最后一次告别酒席。当地喜好一种蛤蚧浸泡的高度白酒,据说有滋补男性的妙处。低度的喝米酒,类似日本的清酒,有时候从早饭就开始喝。 和我一起的那两个男生女生不善饮酒,所以我只好带为应酬。交杯换盏,既不能喝少了也不能喝醉了。。。。。。第二天临上火车前,办公室主任还夸了一句:“我们这个县政府大院里还没有一个人能喝得过你”。这一辈子碌碌无为,有时候还用这句话跟别人吹嘘聊以自慰。 学生的年代不太注意身体,酒喝得很厉害。啤酒经常是五瓶起喝,而且那时候啤酒瓶子与现在的葡萄酒瓶子差不多大小。高度白酒经常半斤起喝,一到过年班里闹不好就有一两个被送到校医院打点滴。。。。。。在县里的时候就喝得更多,特别是下乡村工作的时候,如计生,春耕,秋收,严打,等等。 在县里生活的那一年,我们三个人经常在一起逛农贸集市,买菜做饭,颇有一些过家家的意思。朝夕相处了几近一年,总会有一些亲切的感情。 有一次那个男生回老家,剩下我们两个,就在我的宿舍里聊天。可能是因为聊起了她的男朋友,气氛渐渐变得有些尴尬。。。。。。她说还是回宿舍吧,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楼道里又响起熟悉的踢踏踢踏的高跟鞋的声音,我的心跳有点儿加快了。 接着是敲门声,我站起来去开门,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犹豫了。。。。。。 又是敲门声,我还是站在那儿没动,也许她只是想跟我借本书或者别的什么? 我仍在犹豫,但是那踢踏踢踏的高跟鞋声,就已经渐渐远去了。。。。。。 最后离开县里回北京的时候,我们三个去她家乡小住了几日。白天游历河川楼阁溶洞园林,晚上一起下小店喝酒吃饭。其乐融融,亲如一家。 回到北京后,那个女生班里有过一次聚会,听说她的男朋友喝得酩酊大醉,吐得一塌糊涂。我猜他不是装的。
后记:当地风俗
当年在祖国大西南最穷的一个县作基层干部的时候,几个乡村的少数民族,虽然穷的叮当响,但是有一个优良的历史传统。每当有行商或者学人路过的时候,族里都会开篝火晚会盛情款待。然后“留种”(原话)。县委书记说起这事儿的时候,还跟我挤挤眼睛。想来也有道理,要不然不通车的寨子总是近亲结婚不早就完蛋了。 当地还有一种对山歌的习俗(好像记得叫“喊歌”)。男的一群女的一群,“喊着”对路子的就双双过夜,很是开放。我要是少数民族多好! 每逢红白喜事,当地少数民族有“砍牛”的习惯。我们到下面工作的时候,乡村领导一般就带我们到新砍了牛的农家喝酒吃饭。新鲜被砍的牛身上,几乎每样东西我们都品尝过,说出来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不堪忍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