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海歸,海不歸 萬維有獎徵文  
慶祝萬維讀者網創建13周年(1998年4月17日~2011年4月17日)  
https://blog.creaders.net/u/4825/ > 複製 > 收藏本頁
我的名片
萬維13周年徵文
註冊日期: 2011-02-14
訪問總量: 2,079,350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有獎徵文:海歸,海不歸
最新發布
· “海歸,海不歸”有獎徵文揭曉
· 細柳營:海歸與不歸的意向和選擇
· 牛北村:張老實海歸記
· AManlyMan:海歸,海不歸
· 文章笑權:不想歸化社會,應當盡
· 佚名:海歸海不歸,再海歸再海不歸
· 廖宛虹:人間母女情,歸心值幾何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有獎徵文】
· “海歸,海不歸”有獎徵文揭曉
· 細柳營:海歸與不歸的意向和選擇
· 牛北村:張老實海歸記
· AManlyMan:海歸,海不歸
· 文章笑權:不想歸化社會,應當盡
· 佚名:海歸海不歸,再海歸再海不歸
· 廖宛虹:人間母女情,歸心值幾何
· Kitty Yim:明天就要嫁給你了
· 索額圖:海歸與愛國之關係辨析
· 雪融:海龜出軌找二奶並不是男人
存檔目錄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pearl:海不歸併不是懦弱不上進的代名詞
   

    當萬維網開闢了海歸與海不歸的題目,我關注着大家的發言和討論,本來只想做一個安靜的讀者,可是由不得心緒萬千。 我們這一代人,被時代的大浪衝到了這片沙灘,時至今日,何去何從,終於變成了一個大問題。更不用說,隨着人近中年,那種遠離故土,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悵惘,更是久久不去。

    歸,還是不歸呢?

    如所有發言者所言,這是一個極其個人化的選擇。 是選擇你的心呢,還是選擇你的理智呢。 所謂西人所言, Follow your heart or follow your senses。

    而我想說的只有兩點。

    一, 讓我們面對現實——我們已經回不去了。

    二, 如果是勇者,留守西方一樣有作為。

    當然,我說的回不去了,並不是那麽嚴格極端的無法回歸。如果你真的歸心似箭,實際上你幾個月內就可以做到——辭去工作,賣掉房子,關閉若干賬戶,你馬上可以走。這是真正的follow your heart的情況。 但是我們都知道,我們大多數人,特別是拖家拉口的這批, 真正能跟隨你的心的很少。 做為承上啟下的中年人,我們的決定,絕大多數都是理性的,周密的判斷,不僅僅是考慮到自身的前途,發展,還有家庭,子女,配偶的種種考慮。

    為什麼我們已經無法回去?

    首先, 你比在中國當地已經穩紮穩打幾十年的人材究竟有什麼優勢?

    如果你在海外的幾十年,只是做着普通的技術工作,比如電腦,普通的生化,藥業研究,或者會計,工程, 那麼你在技術上並沒有什麼優勢。 前兩年國內的千人計劃, 我們多數人也是不合格的。我有朋友的朋友參加了這個計劃,回去了。 他是什麼情況呢? 他是博士學位,是做地質,石油開採研究的,在當時美國供職公司里,也是這項研究的技術領頭人,即使已經工作多年,每年都會保證在一流地質雜誌上發表兩到三篇論文。 他這樣的人材,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極度需要原油的國家,當然是需要的。所以他海歸了。我們都認為他是應該歸的。而我們很多人,為了生計,已經偏離了當初的就業方向,集中在編程,會計,還有普通的工程科里。 這樣是沒有多少優勢的。因為我們都知道,中國現在需要的只有兩種人: 一是各個行業里的頂尖技術人材,二是高級管理人材。 而我們多數人,和這兩者,都不沾邊。

    反觀在國內這批穩打穩紮的人群,他們只比海外的這批少喝了幾年的洋墨水,卻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當地就業經驗和人際關係。他們具有天時地利人和幾項。而普通的海龜,幾項都沒有了,基本上出師就不利。而我們都知道,要在國內順利地發展,廣泛、豐厚的人脈,是不能缺少的。而我們已經離開這麼久了,原來的一點關係也丟失了。當然,這些年,一直有朋友和我說,我還和國內的某某科長,局長有聯繫啊,還有老同學啊。我往往都不得不給他們潑潑冷水 ——這種一年寫幾個電子郵件,發個賀卡, 蜻蜓點水似的聯繫一下的關係根本不管用。關係都是要精心經營的,而且要有具體的利害關係加以維繫,才是真實的牢固的。你回去探親時別人和你說的那些漂亮的大包大攬的話,能靠住的,能兌現的不多,實際例子我也可以舉出不少。

    我們當年出國,不是基於愛國主義。我們現在有海歸的想法,也和愛國主義無關。我們人類是利益的動物,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也如游牧民族一樣,一直追逐着水源。我們終極的人生追求,無非是追求更好的生活,為自己也為了自己的孩子。我們大多數人當然也明白,我們回去沒有什麼優勢,那麼又何必回去冒那麽大的風險重新開始呢? 這也就是為什麼討論海歸的人這麼多,討論這麼熱烈,真正付諸行動的這麼少的主要原因。

    我們無法回去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家庭的原因。我們無法只為自己活着。如果你一個人海歸了,你的配偶怎麼辦? 很多人的配偶在這裡也有非常好的工作,也有很好的發展。當然你可以自己歸去,讓配偶和孩子留下,但是我們都明白, 這種不正常的家庭生活無法長久,更為鷲占雀巢的情況打下基礎。如果你的配偶很支持你,同意辭去工作,和你海歸,那麼你的孩子怎末辦? 讓他們和你一起海歸,去進入國內高度運轉的考試機器? 或者把孩子送去國際學校? 這都是對孩子不利的。而如果你的孩子已經是十幾歲的中學生,那麼你讓他們和你回去,對他們而言,就象把植物連根拔起,讓他們遠離自己熟悉和喜歡的環境和朋友,做家長的,實在無法忍心。所以說,海歸不是只相關個人,而是關係整個家庭,是很複雜的一個選擇。

    再有,就是大家已經說得很多的一個了,就是文化的再衝擊。這個我也有所耳聞。我們在海外的這些年,我們已經潛移默化地習慣了,而且喜歡這種做事有規章,法制也完善,較少貓膩的機制。回去了就很難保證。 不要小看這一條。我的一位朋友在銀行做事,這兩年她被委派開展國內的業務,基地還在美國,但經常去中國出差。她經歷了很多辦事不走規章的事情。且幾乎每天晚上都要應酬,還要喝酒,一年多下來,她和我說,她已經決定不常駐國內,因為不喜歡國內的企業文化。她說她可以花很多的力氣去適應,但是她認為這種痛苦是不值得的。

    說了這麼多,實際上我們多數人都明白, 我們已經不可能輕易地回去,或者根本就回不去了。但是,這並不是我這篇文章唯一想討論的地方。我還有另一個觀點想要說明,那就是,請放下懷才不遇的心情,如果你是勇者,你在異國他鄉,一樣能做出成績。

    這裡實際上有一個很大的誤區——仿佛留在西方就是懦弱者,無能者, 膽小者。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準確的。很多人海歸,就是因為想回去做番事業,或者開創自己的事業,或者充當行業領頭人。而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有勇氣,而且願意嘗試,願意吃苦,你在西方的土地上一樣可以創出一片天空。

    我身邊就有很多現成的例子。

    我當年商學院的一位同學,浙江人,清秀瘦小,說話也輕言細語。怎麼看她都不是課本里描述的"Leader"的樣子。 三個月前,消息傳來,她被提升為現在供職的這家大公司的Director,管理一個大部門, 底下有十來個經理和幾十個Analysts。

    這裡是她的成長里程。她畢業去了一家大公司,從最普通的Analyst做起,非常敬業,非常勤奮,平時努力地和同事,上級搞好關係。這些年,她很努力地追去着自己的發展,吃過很多苦,包括業務上的考驗,人際關係上的考驗 (派系之爭,拉幫結派,等等), 還有她和別人交流的考驗 (她的工作要求她經常做大規模的演示,底下經常坐着百十號人聽。為了講好不出錯,她經常要提前一兩個星期就開始準備,預演。經過十來年的鍛煉,她現在已經可以不做準備就講, 隨時開講。 我聽過她的演示,還有發言:口齒清晰流利,作風穩健大方,還經常開個玩笑什麼的。想想她當年的羞怯緊張,真是感慨萬千,為她驕傲)。她這些年來,也經常有覺得有跨不過去的時候,甚至有關起門來哭的瞬間,特別是為了孩子以後,更有了退隱的想法。支撐着她走過來的,就是這種不服輸的性格。她和我說過,美國人能做的,我們也能做,而且做得更好——美國人能做管理層,我們也能做。就是這種精神,讓她一次次地挑戰着自己的極限,從基層的分析師,做到普通經理和現在的資深經理。

    我們作為中國人,語言的劣勢肯定是存在的,玻璃屋頂當然也是存在的, 但是如果經過努力,這些劣勢是可以改善,甚至可以克服的。 我們不要把這些不利因素當藉口,作為自己不努力,不上進的藉口。說句不客氣的話,你要老是拿這些說事,你就算回國,也不會有什麼大名堂。我這些年最深的體會就是,信念的力量是無窮的。有志氣的種子,就算在沙漠裡,也能發芽生根。

    當然這裡的艱苦是不言而喻的。拿我自身的經歷來說,我2004年的時候,在一家著名的大型IT公司供職。那年,我有了做管理的願望,和頂頭上司談的時候,她說,你考慮清楚了嗎,做管理層的責任可大,你說不定弄不下來,會流眼淚! 這麼多年後了,我都記得她的話,她的這種輕蔑的態度。當時我沒說話,心裡卻在流着眼淚。因為她的這種態度我離開了這家公司,後來又換了幾家公司,象我的同學一樣,也吃了很多苦,經歷了很多的挫折 所幸都慢慢地挺了過來。不過,不象我的同學,我並沒有一個喜劇的大結局告訴大家,到現在為止, 我還沒有達到當年給自己定的目標,但是我確實取得了一些小進展——管理, 擴大着自己的團隊。我拿自己的體驗來說,中國人是可以進入管理層的。

    海歸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有朋友想開創自己的事業。你在美國也可以嘗試。 我身邊的兩個朋友,現在就在嘗試。 他們在組建一個小的IT公司。還有另外一個朋友的先生,也在和合伙人組建一個大的Data Center。 兩個月前,VC的資金也到位了。當然, 他們的生意很可能會失敗,但是他們都是勇敢的嘗試者,我非常欽佩他們。

    上邊說了這麼多,把心中的想法傾訴出來,此刻我覺得非常輕鬆。心靜如水。人生,終歸,是一個過程。我們做了選擇,就不要後悔。當年,我們意氣風發地來到了這片異國的土地,從零開始,組建了自己的生活。現在,我們需要勇敢地承擔起當年決定的後果,穩紮深根,嘗試不止,一樣可以有奮鬥的,沒有遺憾的人生。

    當然,在午夜夢回的瞬間,不是不會有那種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的悵惘, 更有那種鄉關何尋的微喟。但是,這種感觸,只會被我們深深地埋在心底。我們,終究是一個時代的產物。當我們的祖國足夠強大富有,她的兒女無須外游也會有美好豐富的人生的時候,我們就無須再談海歸的話題,也無須經歷這種再選擇的洗禮。因為,選擇,雖然是好的, 也經常是痛苦的。

請瀏覽Pearl的博客,閱讀更多精彩博文:

http://blog.creaders.net/pearl/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