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海归,海不归 万维有奖征文  
庆祝万维读者网创建13周年(1998年4月17日~2011年4月17日)  
https://blog.creaders.net/u/4825/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万维13周年征文
注册日期: 2011-02-14
访问总量: 2,079,35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有奖征文:海归,海不归
最新发布
· “海归,海不归”有奖征文揭晓
· 细柳营:海归与不归的意向和选择
· 牛北村:张老实海归记
· AManlyMan:海归,海不归
· 文章笑权:不想归化社会,应当尽
· 佚名:海归海不归,再海归再海不归
· 廖宛虹:人间母女情,归心值几何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有奖征文】
· “海归,海不归”有奖征文揭晓
· 细柳营:海归与不归的意向和选择
· 牛北村:张老实海归记
· AManlyMan:海归,海不归
· 文章笑权:不想归化社会,应当尽
· 佚名:海归海不归,再海归再海不归
· 廖宛虹:人间母女情,归心值几何
· Kitty Yim:明天就要嫁给你了
· 索额图:海归与爱国之关系辨析
· 雪融:海龟出轨找二奶并不是男人
存档目录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万维网友:海归之难,其实正是锻造人格的力量
   

    注:这是一封国内的万维网友写给他的朋友马黑的回信。国内朋友这篇谈海归的文章是对马黑的海归海不归征文的评论,其中也谈了他自己对这个题目的看法。下面就是这位朋友的邮件。


    马黑:

    《海归吗,很难了》我读了。我现在好像大致能理解你为什么着迷写博客了。讲述的每一件事都是个人的经历,看上去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处,但却能触动读者(我相信是很多读者)的内心。曾经在网上看到“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0首诗”的统计,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李白的《静夜思》(后附);第二位的是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古人的诗作累计不知道有多少万,其中最能跨越时空阻隔、突破人心壁垒的,竟是这两首写游子思乡(内容都很“个人”)的作品。正所谓“发自内心,进入内心”——触动自己内心的事,如实道来,不加任何渲染或修饰,也能触动别人的内心。真正的性情文字,应该就是这样。阻止当年李白、孟郊归家的“难”,大概只是功名二字;《海归吗,很难了》写现今“海归”之“难”,内涵又复杂多了——在“有家难归”之外,还加上了“有国难投”。

    上帝没让这个世界完美,所以人总是躲不开这样那样的“难”。不过上帝在很多时候也给了我们(应该说是所有人)选择的机会,并且把调整自己的“心理方位”的能力赐给了我们(想想这已是很大的恩惠)。因此“难”是一回事,人怎样面对“难”是另一回事。如果在要紧的事情上没有错过选择的机会,又能在面对不同境遇时随时调整自己的“方位”,这个世界还是值得以“游子”身分走一遭的。由此来看,不管眼前出现的是哪里的山、哪里的月,内心的“方位”是可以摆好的,至于这样那样的“难”,其实正是锻造人格、提升心灵的力量。

    最终讲,人生之“归”不是(或不一定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也没有理由说在出生地之外就没有“热土”(对这个词的最佳解释是“使人感到温馨的土地”),重要的是在哪里能找到身家的康宁,能让自己呼吸舒畅、俯仰自得和心平气和,换言之哪里能成为自己心灵的栖息之地。至于国、家两个字绑在一起,那本是“家天下”的产物。

    先说这些吧。

                                                                                      昆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