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不能用革命的思维
众所周知的名言,“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革命和建设必须依照不同的原则,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政策。
武装革命虽然目的在于政治,但是靠的是战争,战争靠的是军队,军队的原则是绝对服从。因此要独裁,要统一意志,要铲除异己,哪怕是革命内部的异己。虽然有时也讲一点军事民主,那只是为了统一意志。不能统一时就绝不客气。独裁当然有时会犯错误,那就会导致失败。但是没有独裁的军队就绝不会胜利。打仗的时候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讨论统一意志,那时就只有独裁。世界上所有的军队都是独裁的,绝对服从的。
打仗除了团结,还必须有士气,还必须保守机密。因此一切消极影响士气的东西都是有害的。于是首长的意图要保密,首长的威信要维护,失败的信息不能告诉士兵。换个角度看那就是,操作要暗箱,错误要掩盖,对下要蒙蔽。更有甚者,有时就说假话。这也许就是所谓“革命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么雅致。”
有人问,为什么胜利前曾经错杀错斗了许多自己的同志,而革命还是胜利了?道理很简单,五个同心协力的人,比十个不同心的人力量要大得多。所以宁可铲除那五个不同心的人,会更有利于战斗。哪怕被铲除的,不仅不是坏人,甚至观点还是对的。这是残酷的,却是战争的法则。革命本身难免残酷。“革命不能温良恭俭让”,乃是这种思维。
如果说,以上的行为方式在革命战争中是无可奈何的选择,那么革命胜利后还用这种思维就不可避免地犯错误。不幸的是,毛主席在胜利之后,还在强调军队的一套,“大跃进”的年代搞经济建设还在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结果瞎指挥,代价惨重。宣传战线也是老一套,只讲胜利。继续暗箱操作,掩盖错误,蒙蔽群众。
治国,或者说建设,方方面面比单纯的军事更复杂。如果还沿用革命战争的思维,残酷斗争,排除异己,用独裁的方式来统一意志,用暗箱的方式来蒙蔽群众,那就大错了。不靠科学的决策,只靠长官拍脑袋,再高明也难免犯错误。历史的教训无须多说。总之建设必须用完全不同的思维和方法。换一句时髦的话说,要与时俱进。从在野党变成执政党之后,从战争转为建设之后,就应该与时俱进,改变思维方式。
战争采用的一切手段都是短期的,而建设必须考虑长治久安。靠斗争来维护权威,靠独裁来维持效率,靠蒙蔽来掩盖错误,终归不能长久。社会要和谐才能长治久安,实在是至理名言。如果说与时俱进,那么第一要务就是要放弃战争时的思维方法,军队的组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