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吴言的博客  
无言的呐喊  
网络日志正文
吗? 2013-03-02 00:50:42

吗?


浏览(2287) (0) 评论(16)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吴言 留言时间:2013-03-04 14:34:09
谢谢山哥光临留玉。

谢泳先生是我佩服的大陆公知之一,这个问题只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

王国维大师有非常多的叔本华、尼采的影子,思想苦闷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是传统中国文化的思想对于他的自杀应该成分更大:“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还是很中国的,哈哈。至于再经过几十年的思想洗礼,海子一类的自杀就基本和西方的自杀动机接轨了。

谢谢山哥分享心路历程,基督教必定是未来中国文化再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隋唐时期的佛教一样。
回复 | 0
作者:山哥 留言时间:2013-03-04 04:45:43
大顶吴言兄好文。说理特别清楚,对传统文化的梳理与政治态度的理性都非常好。

谢泳是位自学成才的民间学者,喜欢探讨大问题,可是根底毕竟还是肤浅了些,只好多谅解了。

寡言的留言也很有道理。我当年走进教会,起意其实很卑微:我发现女儿脾气很倔犟,担心她日后受不起挫折自杀。。。
回复 | 0
作者:吴言 留言时间:2013-03-03 20:52:19
小米,你的网名也太那个了。
文化传统是连续的、复杂的,先秦文化的灿烂是,汉唐的辉煌是,宋明的衰弱也是。谢谢光临!
回复 | 0
作者:诱奸犯小米 留言时间:2013-03-03 20:14:17
当年满人入关,随大明皇帝殉道的很多!(甲申国难)里就义的人也多了去了!
所以我认同楼主观点,不喜欢毛主席可以驳论他,但为了驳倒毛而瞎说就扯了!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人的阿Q精神也是被蒙满人害得!
蒙古人来了,杀一批,但没杀干净,60年就被汉人杀回去了!
满人来了一朝留头不留发,杀尽了汉人的骨气!
一致朝鲜人和日本人再看不起汉人!
所以才有好死不如赖活!
回复 | 0
作者:好啊好啊 留言时间:2013-03-03 19:56:47
好啊好啊!
回复 | 0
作者:吴言 留言时间:2013-03-03 17:54:18
好啊好啊 你说的有理!
好啊好啊 我说不过你!
好啊好啊 谢谢你光顾!
回复 | 0
作者:好啊好啊 留言时间:2013-03-03 17:14:53
而且,文革时人们的自杀,多并不是自己为了什么崇高的理想而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因为在49年之后,几经运动,知识分子的脊梁骨已经软化了,那有什么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人呢?而往往是在毫无人性的地被迫害之下,连基本生存的人性的尊严都没有了,面对的是下一步想象不到的侮辱,实在是没有任何生存的希望和理由之下,绝望而自杀的。

这难道是传统吗?
回复 | 0
作者:好啊好啊 留言时间:2013-03-03 17:08:51
传统是人们用来界定人类发展经验历程的一个定性词语,它的相对面是现代,即传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确凿无疑的观念有时候是下一个时代的难题。

早就失踪了的东西,何称传统呢?
回复 | 0
作者:吴言 留言时间:2013-03-03 12:27:24
回楼上二位:文中已述唐以后的中国人开始变聪明了!
回复 | 0
作者:gskhgd 留言时间:2013-03-03 08:43:20
看看南北宋的皇帝,活得够滋润的
回复 | 0
作者:好啊好啊 留言时间:2013-03-03 04:48:22
儒墨所提倡的不过是一个口号而已。他们自己没有以身作则。之后,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的时有时无。那里算是自杀的传统呢?

在经历了数次被异族统治后,这些说教就是一个说给别人的,自己做的就极少了。

最有趣的就是明末清初的江南名士钱谦益了,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清来了,他不仅不杀身成仁,而且紧着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还不如妓女出身的柳如是来的猛呢!当兵临城下时,柳如是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拉住。当然,柳如是在他的拉后腿的情况下也没有杀身成仁。

世界上各国都有自杀的,能说各国都有自杀的传统?

文革是人们的自杀,多并不是自己为了什么崇高的理想而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因为在49年之后,几经运动,知识分子的脊梁骨已经软化了,那有什么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人呢?而往往是被迫害的连基本生存的尊严都没有了,而面对的是进一步想象不到的侮辱而实在是没有任何生存的希望之下,绝望而自杀的。
回复 | 0
作者:吴言 留言时间:2013-03-02 15:08:38
谢谢寡言兄好评!

写这篇博文主要是感叹有些博友批判某一个罪恶--被证实的事实,却有意无意使用一些经不起推敲的“事实”或“前提”来加重自己批判的力度。导致他的批判力度并没有增加,诚信度却受损。著名公知谢泳也不能免俗。

正如有人痛恨和批判现时的共产党,就将抗战结束后的国民党的所有做法吹嘘的完美无缺,似乎就是中共耍了花招欺骗全国人民就打败了国民政府的。完全不顾国民党当时的战略误判、战术错误以及贪腐。

至于自杀的中西方比较,有机会再向寡言兄讨教。谢谢!
回复 | 0
作者:寡言 留言时间:2013-03-02 05:40:30
当谈到自杀,有两者不同情况,一种是被逼自杀,一种是主动自杀。 中国文化对死的看法和其他文化可能有很大差别,中国的“悲剧”和西方悲剧或日本文化中的“悲剧”大不一样,影响到人对自杀的看法。

欧洲基督教本不允许自杀,所以欧洲过去顶多有“就死”但缺少自杀传统。但近代欧洲不同,因为失去创造力,因为精神苦闷等种种原因自杀的颇为不少。 茨威格梵高就是两个例子。 欧日文人因为思考和创作陷入精神病者也不少。

传统中中国文人(除了王国维几个个别例子)很少因为思想痛苦而走上自杀道路。也许中国文人生活比较丰富,或比较懂得如何“遁世”(逃避的又一名词),不像欧日文人"钻牛角尖“把创造和思维看的那么重罢。
回复 | 0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3-03-02 02:56:06
没事,我瞎说的,是被哪些拿成千百万死人来说笑的人的胆之大给下住了。
回复 | 0
作者:吴言 留言时间:2013-03-02 02:13:00
热闹话题咱不敢参乎,说点偏门没想到给老几哥指出"沉重话题",呵呵…
闲聊聊,下回谈天气哈哈哈
回复 | 0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3-03-02 01:59:48
跟三年灾害死人多少一样,这也是个很沉重的话题。还是让心里状态比较好的人来回答吧。问题是怎样才算有这个传统?绝对的?相对的?平均一年死多少人才够得上传统?又或者在世界上必须排多少位才够格?有没有数字来源,够不够可靠?分析方法等等。这些没有共识,就只能是个无头案。人嘴两张皮,各说各有理。反例还不容易找?
再者老兄所说的都是理论,要论证的“传统”是实践,理论再多再好对你的命题都没有用。我认为你说的有理,但是这也只是意见,再多人支持都没有用。这只是我的看法,星辰老兄不一定会同意。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吴言
来自: Australia
注册日期: 2012-10-04
访问总量: 878,23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刘晓波千古!
最新发布
· 八
· 为
· 五
· 四
· 破
· 恐一)
· 严
友好链接
· 蜉蝣之暮:蜉蝣之暮的博客
· 章立凡:章立凡的博客
· 思考为了未来:思考为了未来
· 徽人:徽人的博客
· 比较政策:比较政策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芹泥:芹泥
· 半江红:半江红的博客
· 谢盛友文集:德国谢盛友的博客
· 昭君:昭君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令狐冲:拔剑四顾心茫然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0+1:0+1
· 秦川:秦川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老几:老几的博客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分类目录
【青春如烟】
· 五
· 六
· 回忆
· 音
· 人
· 八
· (一)
【微博无言】
· 人民
· 改
· 逃
· 更
· 这
· 大
· 如
· 抗
· 不
· 请
【人生感悟】
· 我曾经
· 于
【IT职场】
· 微
· 改
· 和
【读书札记】
· 破
· 恐一)
· 严
· 中
· 邓
· 邓
· 恢
· 真
· 卓
· 升
【时事杂评】
· 八
· 为
【文史天地】
· 严
· 国
· 从
· 《蒋
· 吗?
· 了!
· 纪
· 为
· 领
· (二)
【朝华午拾】
· 无
存档目录
2018-08-01 - 2018-08-01
2016-07-06 - 2016-07-06
2015-05-04 - 2015-05-04
2014-08-01 - 2014-08-23
2014-07-24 - 2014-07-30
2013-09-05 - 2013-09-05
2013-08-26 - 2013-08-31
2013-07-03 - 2013-07-23
2013-06-07 - 2013-06-27
2013-05-12 - 2013-05-30
2013-04-01 - 2013-04-24
2013-03-02 - 2013-03-29
2013-02-02 - 2013-02-24
2013-01-01 - 2013-01-29
2012-12-01 - 2012-12-26
2012-11-21 - 2012-11-23
2012-10-04 - 2012-10-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