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小鳥伊人  
信息的互通 心與心的交流  
https://blog.creaders.net/u/1156/ > 複製 > 收藏本頁
我的名片
夢回故鄉
來自: 上海
註冊日期: 2007-11-27
訪問總量: 161,799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最新發布
· 什麼才是完美的人生
· 他像風一樣離去
· 在傳染病醫院生孩子
· 我走出了抑鬱症的陰影
· 難忘的磋砣歲月
· 超級搞笑 (轉帖)
· 五一二汶川祭──我哭了(轉帖)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視頻欣賞】
· 期待春天
· 我的花園(四)
· 溫哥華之行
· 我的花園(二)
· 我的花園(三)
· 初到加拿大
· 我的花園(一)
【家常便飯】
· 四菜一湯(Dec.20 2007)
· 今天吃烤鴨
【笑林】
· 超級搞笑 (轉帖)
· 股市同一首歌
· 沉痛悼念“中石油”在北京逝世
· 人啊,都不講實話 (轉帖)
【隨感雜談】
· 由“美國,有民主自由和健全法律
· 由“美國,有民主和自由和健全法
· 淺談國人的健康
· 淺談國人的健康
【名人名言】
· 批評是一種自我滿足
· 不要忘記微笑
【博客轉帖】
· 五一二汶川祭──我哭了(轉帖)
· 天理難容(轉帖)
· 男女相互忽悠,叫愛情(轉帖)
· 春晚:讓我們拿什麼喜歡你!( 轉
· 走好,外來務工的民工 (轉帖)
· 沉痛悼念“中石油”在北京逝世
· 股市小品
· 中國證監會的十宗罪
· 股市大跌,這個冬天,格外寒冷
· 股民語錄(轉帖)
【生活隨筆】
· 我的花園(一)
· 結婚紀念日
【親情,友情】
· 什麼才是完美的人生
· 懷念外婆(圖)
· 會讀心的女兒
【人生經歷】
· 他像風一樣離去
· 在傳染病醫院生孩子
· 我走出了抑鬱症的陰影
· 難忘的磋砣歲月
· 我的移民故事(三)
· 我的移民故事(二)
· 我的移民故事(一)
· 他像風一樣離去
· 我走出了抑鬱症的陰影
· 難忘的蹉跎歲月
【文學/原創】
· 會讀心的女兒獲了大獎
· 我心中永遠的傷痛
· 懷念外婆
· 結婚紀念日
· 會讀心的女兒
· 我走出了抑鬱症的陰影
· 移民加拿大(下)
存檔目錄
12/01/2014 - 12/31/2014
05/01/2009 - 05/31/2009
06/01/2008 - 06/30/2008
05/01/2008 - 05/31/2008
04/01/2008 - 04/30/2008
03/01/2008 - 03/31/2008
02/01/2008 - 02/29/2008
01/01/2008 - 01/31/2008
12/01/2007 - 12/31/2007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我走出了抑鬱症的陰影
   

抑鬱症是個既可怕又可惡的疾病,可怕的是他不象其他的身體疾病那樣被人同情與理解,最終導致患者有自殺的念頭,可惡的是它經常來光顧你,干繞你的生活,使你對生活失去樂趣和希望。

我最初和抑鬱症交手是在女兒出生後的第二天,我忽然感到不對勁,沒有食慾,而且整夜整夜的睡不着,當時醫生和家人都不知是中了什麼邪了,應為當時這個病在中國還不為人們所認識,經婦產科醫生的建議,我們才去了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就診,記得母親當時急得向醫生大喊:我們要看急診,她七天七夜睡不着。“沒聽說睡不着要看急診的”,當時我隱約聽到有人這麼說。經診斷我得的是產後抑鬱症。這一診斷不要緊,緊接着就是建議住院,於是我由母親和先生的陪同住進了醫院。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病情有了好轉,每天能睡上幾個小時,於是就出院了。幸運的是這種病不像其他的精神病,患者並不違疾忌醫,頭腦很清楚,我在出院後會買很多這方面的書籍來看,每天按時吃藥,為了早日康復,我們把生下不久的女兒丟給了父母照顧,倆人去了張家界等地旅遊,就這樣漸漸的恢復了正常的狀態。

滿以為我就此告別抑鬱症了,但在出國後我又不幸於它幾次插肩而過,第一次是在下飛機的最初幾天,由於環境的突然改變,引發了病症,記得加拿大當時正處夏季,天是藍藍的,草是綠綠的,到處鮮花盛開,但與環境成鮮明對比的是:我的心情是暗暗的。後來才知道這是可惡的抑鬱症在作怪。這以後又有幾次與它失之交臂。又過了不知多久才決定找個精神科的醫師看看,碰巧的是這個醫師是從台灣來的,祖籍是福建與先生是老鄉,自從他做了我的醫生以後我對抑鬱症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原來,在北美每五個婦女中就有一人有抑鬱症,這裡對抑鬱症的治療還是很重視的,每年有很多新藥研製出來。他還說:有這種病不可怕,就像感冒一樣,可怕的是人們對這種病沒有正確的認識。在他的指導下,我除了每天堅持吃藥外還作一些輔助性的治療如:園藝,健身,烹調,旅遊,讀網上的課程等。就這樣我慢慢地從抑鬱的陰影中走了出來,體會到了常人應有的生活樂趣,我要感謝上倉所給我的一切,好好地珍惜生命。以下是關於抑鬱症的轉帖: 

 時代激烈的競爭,生活節奏過快,精神壓力過大,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無法逃避的。

  倍受矚目的IT界人士更讓人擔憂。這個行業人員的年輕化和競爭的殘酷性都是最突出的,但現在整個社會都是技術至上論,對社會的了解,對自身的了解都被忽略了。

  自二戰以來,患憂鬱症的人數已經翻了一倍;在美國,有500萬人服用抗憂鬱藥,每年自殺人數市30萬。而他們2億人口,中國12億,20萬自殺中又有多少是在農村因貧困、愚昧而輕率自殺的呢?抑鬱不是人類的弱點,也不是意志品格或運氣的標尺,但是這個像流感一樣不時發作的疾病,為什麼如此頻繁的光顧這個時代?

  社會轉型期人們對精神和物質追求的嚴重失衡,是導致諸多精神問題的根源。物極必反,人是精神實體的人,如果長期忽視自己的真實感受,問題就會出來。抑鬱症其實不可怕,“抑鬱”是人類正常情緒的一種,如果有強大的愛的力量支撐完全可以走出來。這個愛包含着對自己的尊重和對外在世界的關愛。

  既然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現代失衡的社會,那你的任務是改變面對困難的態度,調整自己的心態,有效預防抑鬱症。普遍存在一種觀念誤區:認為不遺餘力拼命工作才是值得尊敬和有價值的,但很多人成功了,也感到自己枯竭了。為什麼?中國傳統道家很有道理,張而不馳,某方面的資源就會被耗盡。真正成熟的人懂得調試自己,勞逸結合適度,會宣泄會娛樂,不迫使自己追求超乎能力的目標。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