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慕容青草的博客
  哲学与信仰
我的名片
慕容青草
来自: ny
注册日期: 2007-08-15
访问总量: 1,664,84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复杂情势下之最佳优先考虑
成功与别人的帮助
对抗真理的结果
旧房子的哲学
拔枯树
站与踩
哲学是公开的密码
普朗克论科学真理之传播
黑格尔论学习的过程
黑格尔论逻辑
自勉
欢迎交流
最新发布
· 离散数据拟合非线性之不可能定理
· 给Elon Musk的建议之哲学意义
· 用社会选择原理做一分析
· 你真能相信他们的实验??
· 那就再补充两点
· 关于μ子的两点补充
· 与μ子有关的一个哲学错误
友好链接
· 马甲:马甲的博客
分类目录
【神学】
· 灵战没有民主之说
· 我的Windows被重装了?
· 2023-5-23 晨读经
· 领悟圣经的新亮点
· 小行星带---悬在地球之上的达摩
· Milvian桥战役---基督教在罗马兴
· 牧师的用功
· 平行世界理论引发的神学思考
【笑一笑】
· 24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专哲发言的趣
· 笑一笑
· 金发女郎的笑话
【信仰】
· 莫非因为这点而真被锁定了?
· 灵战没有民主之说
· 我的Windows被重装了?
· 2023-5-23 晨读经
· 铁杆相对论者之动摇。。。。
· 机会欲望之陷阱
· 领悟圣经的新亮点
· 为什么牧师的信仰常常比不上很多
· 如何制作UFO?(How to build a
· 上帝是真理
【其它】
· 给Elon Musk提一个建议
· 看来确实小题大做了
· 脸书斗魔续集
· 文脸斗魔记
· 无知还是阴险?
· 有关空气燃烧认知作战的又一次破
· A Coming Worse Pollution?
· 氮气燃烧?
· 一段侦探剧般的经历
· 莫非因为这点而真被锁定了?
【心理学】
· 破罐子破摔---心理震撼症候群?
· 中国已造出飞碟?
· 人类果真被集体催眠了?
· 懒惰,骄傲的懒惰,以及无知
· 梦之语言
· 梦之逻辑
· 禁忌与脾气
· 人生中的次坏游戏
· 两种不同的放下---信仰篇
· 关于Libet Benjamin实验和自由意
【哲学】
· 离散数据拟合非线性之不可能定理
· 给Elon Musk的建议之哲学意义
· 用社会选择原理做一分析
· 你真能相信他们的实验??
· 那就再补充两点
· 关于μ子的两点补充
· 与μ子有关的一个哲学错误
· 当哲学被藐视之后。。。。(2024
· 给Elon Musk提一个建议
· 看来确实小题大做了
【中国文化】
· Alcubierre和罗贯中---瞻前还是
· State --- 中华文化中缺少的一个
· 解译《道德经》需要理性分析
· 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科学?
· 鲁迅之错
· 《道德经》与清静无为
· Tao Te Ching--The most misunde
· 聊聊贸易战
· 中国会改变颜色吗?
· 中国史与汉史
存档目录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1/01/2009 - 11/30/2009
06/01/2009 - 06/30/2009
05/01/2009 - 05/31/2009
02/01/2009 - 02/28/2009
01/01/2009 - 01/31/2009
12/01/2008 - 12/31/2008
11/01/2008 - 11/30/2008
10/01/2008 - 10/31/2008
09/01/2008 - 09/30/2008
08/01/2008 - 08/31/2008
07/01/2008 - 07/31/2008
06/01/2008 - 06/30/2008
05/01/2008 - 05/31/2008
04/01/2008 - 04/30/2008
03/01/2008 - 03/31/2008
02/01/2008 - 02/29/2008
01/01/2008 - 01/31/2008
11/01/2007 - 11/30/2007
10/01/2007 - 10/31/2007
09/01/2007 - 09/30/2007
08/01/2007 - 08/31/2007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信息守恒定律
   

提到守恒定律大家一定会想到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而且或许也会想到当信息产业刚刚开始兴起时常听到的一句话:“信息与能量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不守恒的。”人们对于信息之不守恒的最大兴趣在于信息可以分享,而这一特点使得信息不但更容易被善意地分享,也更容易被不善意地盗窃。

既然信息之不守恒似乎已经成了定论,我这里怎么又提出一个信息守恒定律呢?这是因为信息确实具有守恒性,只不过与能量和物质相比起来,信息的守恒性表现在更高的层次上,而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与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是自然界的一个基本定律,是几百年前帮助近代科学腾飞的一个有效工具类似,对于那些对抽象和发散性的社会问题的理性研究或甚至是量化分析感兴趣的人来说,信息在更高层次上的守恒性也是一个可以提供帮助的基本定律---尽管它不具备能量和质量守恒的那种数学上较严格的确定性。

信息守恒的基本意义是信息量的守恒。比如,我现在写的这篇文章放到网上之后,会有不止一个读者来读这篇文章,也就是说本文的信息被分享了,这就是人们认为信息与具有守恒的不可分享的能量和物质的不同之处,但是不管有多少读者读本文,他们所读到的本文的信息量是确定的,这就是信息守恒的意义。具体地说,不管有多少读者读了本文,本文所说的“信息守恒定律”就只有一个。当然,一篇文章可以含有很多信息,而这里提到的信息量本身也是一个不象一桶牛奶的斤两那样容易确定的量;尽管如此,从理论上来说它仍然是一个具有一定的确定意义的量,就好比尽管英伦岛的边界的长度是一个严格说来无法确定的量,但那并不妨碍英国人去估算他们的海岸线的长度一样。不过,从量的大小来看,一篇文章的信息量或许比起英伦岛的边界长度更确定一些。

如果需要的话,我们也可以象非线性数学家们在分析英伦岛的边界的长度[1]时那样地用分维的概念来估算一篇文章中的信息量(除了分维的概念之外,相信大家也可以从所谓的信息学的文献中查到各种计算信息量的公式[2]----尽管不一定适用于计算一篇文章中的信息量这种高度不确定的量),从而给出一个对于信息的守恒意义的能够让习惯了能量守恒的人们心里感到稍微更踏实一些的数学表达式来。但是,我相信在大多数的日常生活中信息守恒的概念本身将比与之相关的复杂的数学表达式更有实用价值。

如同能量的概念可以用于自然界(即我们所说的能量守恒关系中的能量)也可以用于包括社会能量在内的更为广泛的环境中,信息的概念本身也具有极为广泛的含义。在英文中人们甚至会试图把信息分为“message”和“information”两个不同的概念,另外,信息即可以是抽象的(如一本书里的内容)也可以是直接的物理作用(入你踢球的时候就给了球一个使之产生运动的信息,电磁场中的物体通过交换光子而发生作用也是一种信息的交换)。而本文里所说的信息是最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如果你非要象某些人在特定环境中把英文中的“message”和“information”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的话,那么我这里所说的信息应该是那个更基本的“message”的意义,但是在本文的内容环境中我这里并不把messageinformation进行严格的区分,因为在开放性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任何信息都可以有它的特殊的功能,而这个功能本身就有特殊的意义。比如,张三说前面着火了,李四也说前面着火了。按照那些把把messageinformation区分开的人的需要来看,张三和李四给了两个message,却只有一个information。但是,在更一般的开放性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两个人说一件事本身就带有比一个人说一件事更多的信息。所以,在本文的环境里,对于英文中的messageinformation不加质的区分,而是加以层次上的区分,也就是说information本身也可以是message,而字面上相同的message可以因背景不同而具有不同的information。比如,前面举的例子中,在最底的层次中,我们有两个message但是只有一个information,但是在更高的一个层次中,不但两个message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具有新的informationmessage,而且每个message因其背景不同而具有不同意义(比如张三爱说谎而李四诚实)。熟悉信息产业(IT产业)的读者对于这样的处理应该不会陌生,因为在信息产业中只有数据(data)和逻辑(logic)的区分,并没有把messageinformation做严格的区分-----尽管由于语言表达的需要在一些特定场合下也会把messageinformation分开来说。

另外,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信息守恒与能量守恒的主要区别是守恒量与载体之间的关系。能量(以及质量,动量)的守恒的意义在于守恒量无法在载体间复制因而当守恒量在载体之间传播时各载体所具有的量的总和不变,而信息守恒的意义在于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其原始信息量所表现出的守恒性。实际上,与守恒的能量的另一个极大的不同是,信息不但可以分享而且可以衍生出新的信息,这就为任何打算要对信息的守恒进行数学表达的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但是,不论是能量(质量,动量)还是信息量在传播过程中守恒特性都可以统一地表达成:

                流入系统的量 -流出系统的量 =系统中增加的量 - 系统中产生的量 + 系统中消失的量

实际上这是一个形而上的公式,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称之为哲学公式(尽管听起来可能有些别扭),因为它只是一个基本逻辑的表达,与守恒量的具体计算无关。因为这是一个线性关系,所以唯一的前提条件是公式中的量具有可分辨的确 定的单一性,也就是说具有线性可叠加性。那么信息具有线性可叠加性吗?对 于象电讯中的有线或无线的讯号或者IT业的数据这些特殊的信息子集来说,它们的线性可叠加性是明显的。对于更 一般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信息量)来说,就像对于包括社会能量在内的一般能量来说,我们很 难说它本身到底是线性还是非线性,但是,对于我们所关心的任何一个局部的信息来说,它们显然 又都具有线性特征。这是因为尽管不同的信息之间可能有复杂的关系,但是当我们认识到它们时,我们是以线性的眼光来理解消化和运用他们的。比如说质能之间可以转换,但是对于我们的 认识来说,质量是一个单独的信息,能量是一个单独的信息,光速是一个信息,而质能转换关系又 是一个单独的信息。当我们把这些信息量输入电脑中,尽管我们要计算质能转换时涉及到非线性的 光速项,但是每一步计算指令的每一字节又都是线性的。所以尽管信息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本身到底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这一点可能不是一个清楚的问题(甚至可能不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我们所关心和要掌握的信息内容却都是可线性叠加的,所以从原则上来说对信息量运用这里所说的守恒关系是没有问题的。

当上述的形而上的守恒公式被应用于不同的对象时,所不同的只是上述那个量及其产生和消失的机制。对于能量来说,系统中产生的能量一定是发生了某种形式的功能转换(比如,核裂变产生的质能转换)的结果,而系统中消失的能量更确切地说是有用能量的耗散(比如,散热);对于信息来说,系统中产生的新的信息量的机理就比较复杂些,因为它不但与所谓的产生源有关,还与接收者的理解有关(比如读者可以从一篇文章中读出作者没有想到的意思来),而系统中信息的消失的方式也很多,比如说假如此刻一颗陨石砸到我的屋顶上,那么我现在写的这篇文章中的所用信息就随着我一起呜呼哀哉了。

另一方面,即便在自然科学中,尽管对于可计算的能量,质量和动量来运用这里的守恒关系式可以得到的一个漂亮的一般数学表达式(纳威斯多克斯方程式),人们也根本无法直接运用那个方程式,别说解析解,就是数值解也不是完备的,而只是运用对那个一般的方程式进行某些条件下的简化而得到的方程式(如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定律)。虽然与能量(质量,动量)比较起来,信息的概念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但是这也不等于我们就无法运用信息这个难以严格定义的哲学概念来对实际的生活问题进行思考和指导。如同一般性的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产生简化的形式从而在一定范围内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实用效果一样,信息守恒律在特定的条件下的简化也同样可以产生特定范围内的实用效果,而所谓的信息工业(也叫做IT产业)和电讯业就是信息守恒律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简化应用的很好的实例。比如,电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量就可以被估算得相当地精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要运用这里提到的形而上的守恒关系的话,当然就可以是象能量,动量和质量守恒一样地相当地精确。

而我的兴趣主要是包括学习,思考,分析,经济,文化等过程在内的开放性的智能和社会人文活动和系统中的信息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来说,虽然如前所说,从原则上来说,那个守恒关系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可能却很难或无法对所涉及的信息量本身进行计算。但是,这也不等于说我们就不可以运用那个守恒公式所表达的守恒意义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这就好比我们通常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固定的模式计算来规范我们的游泳姿势,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根据对于游泳的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游泳技能一样。而我个人在过去十多年里的切身的实践经验也告诉我这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会给我们的日常实践带来很大帮助的。

我曾在博客文章中提到过,过去这些年来我在IT工作中最以为得意的强项就是troubleshooting(查错),不知多少次我只花了数天甚至数小时就找出了写系统的人本人花了数星期无法查找的错误,而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信息的守恒在IT产业中的简化形式:数据守恒(data conservation)的理解和运用。

除了IT业的查错之外,数据守恒(data conservation)律对于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也是极有帮助的。若干年前我到华尔街日报的电子版工作,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用Cognos(一种数据报告软件)做datawarehouse数据仓库)的工作。经理知道我从来没有用过Cognos,所以让一位使用Cognos的专家来训练我,并对我说开头两个星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好Cognos,但是第二天那位训练我的人就对我说,“你已经是专家了,我不需要再训练你了。”当然,这与我本人对于数据库知识的掌握有关,但是经理是知道我懂数据库的,所以比起他预期来说,我学的算是快的。

就在写本文的两个月前我接到一个小项目,要我用Raphael,一种我从未用过的Javascript的软件来给一个网站做很复杂的界面(UI),我告诉对方说我从未用过该软件,所以对方找了一个人来教我,不过我开始这个任务的第二天他就要去休假,而休假前他还要忙别的事,所以他在休假前唯一能帮我的就是帮助我设置他们的系统环境及交代任务,然后告诉我在他不在的时候我只要在系统中“play around”就行了,等他回来再教我。可是8天后他回来的时候,我不但已经完成了他们预期我要花6个星期才完成的项目,而且那个要教我的人已经不敢再提教我一事了,因为我显然比他更懂Raphael这个软件了。

举这两个例子不是为了自夸,而是因为我之所以能够在年过半百之后仍然比很多年轻人更快地掌握新的知识(短时间内成为专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信息守恒定律,尤其是作为它的简化形式的数据守恒律的掌握。很显然,今天的主流世界对这一定律缺乏基本的了解,其中一个很典型的普遍现象就是人们在找工作时,雇人的经理们往往会强调对于具体知识和技术细节的了解和掌握而不能根据一个人的实际学习能力来选择候选人,结果能够背书或花大量时间在网上学习面谈问题(Interview questions)的人比实际工作能力强的人更有机会获得工作,而这种社会负选择必然增加社会的消极(我的公平分析[3]对这方面有专门的讨论)。可以不夸张地说,这种负面的社会选择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所出现的各种危机的一个哲学根源。

其实,信息守恒律不但能帮助IT业人士更有效地工作,可以帮助人们在更一般的领域中尽快掌握新的知识,而且也使我的哲学认识与学习受益非浅。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刚开始比较认真地接触存在主义(尽管之前也曾读过萨特尔的《存在和无》,但是并未认真对待之),而在两个月前我已经开始非常自信地对海德格尔进行比较系统的批判了。如我在批海的文章中指出的那样,对我来说批海与做IT业的troubleshooting(查错)非常相似,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两种活动都受益于对于信息守恒律的理解。

其实,我在几年前就在博客文章里提出信息守恒的概念了,只不过从来没有人注意到过而已。近来我又在找工作,所以又一次体会到了人们因为缺乏对于信息守恒律的基本了解而进行的社会负选择的痛苦,所以就把这个概念以更加明确的形式表达出来,真心地希望能够对于人类更加理智地迈向未来有所帮助。。。。。。



 

[1] http://users.math.yale.edu/mandelbrot/web_pdfs/howLongIsTheCoastOfBritain.pdf
[2] http://cm.bell-labs.com/cm/ms/what/shannonday/shannon1948.pdf
[3] http://fairlifebook.wordpress.com/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