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楼顶层有一个lounge,有酒吧、弹子、飞镖、卡拉OK,冰箱里常年有酒,同事中喜欢喝酒聊天的,下班回家之前,经常找个借口小聚,玩游戏、唱歌,除了放松娱乐,算是公司给员工提供的一个铸建信任和增进了解的平台。 这个lounge是两三年前建的,那时候油价高企,公司收入不菲,花钱有点儿大手大脚。建这个lounge的同时还修了一个健身房、一个按摩室,完成这几个项目的同一个装修公司也承包了整个楼的装修改造。我们IT的头跟我说,健身房、按摩室和lounge都是装修公司送的,我觉的是扯淡,做生意都要赚钱,说是送的,估计早就打在大楼的装修预算里去了。 油价掉了以后,公司组织活动就少了,帅哥美女们也失去了下班喝一杯的兴致,lounge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我管lounge叫顶层,其实上面还有设备层,lounge这一层是设备层和下面工作层的缓冲区,平时没有什么人上去,除了我;我办公室在工作层最高层,lounge的垂直位置正好在我头顶上,有时候我们工作层人来人往的让人心烦,我就收拾点东西到lounge去。走之前我在办公室门口的白板上留个信,一般就是画个朝上的箭头,大家就知道,哥们儿需要安静,到楼上干活去了。 我这样自己选择工作地点的行为,在我们公司不算违规。我们这个公司虽然是上市公司,但是股权比较集中,超过半数的股票都掌握在同一个石油家族手里,所以公司运作有点像私人公司。我们都知道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股东、董事会、管理者三层信托关系对公司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私人公司其实也有他优越的一面,就是可以更加自主地以自己和员工喜欢的方式运作公司。比如我们公司提倡的人性化管理,和大公司比起来不怎么规范,但因人而异,像我这样比较散漫的人,在这样的公司工作更愉快。 我们公司是一个老爸在三十几年前组建的,后来孩子大了,通过资本运作,公司一分为四,业务上差别不大,老爸早就退休,四个公司分别由几个孩子当家。虽然分了家,但这四个公司都继承了老爸公司的文化传统,其中一个就是重视家庭生活价值。我在的这个女儿当家的公司里,兼顾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叫做flex life,人事部有很多具体条款,最搞笑的一条是,如果哪天天好,你可以请半天假下午去打高尔夫球。这一条明文写在雇佣合同里,我签合同的时候看了特别高兴,当天就去买了整套的高尔夫用具,后来发现我对高尔夫球实在不感兴趣,卖不掉,又不舍得送人,现在所有的东西都堆在地下室了。 有一个公认的理论,在一个成熟的公司文化中,管理层越是对职工关心信任,职工们就越是尊重自己的这些特权,不会滥用。在我们公司,谁夏天天好的时候占了公司的便宜白打了一下午高尔夫球,冬天大雪封门的时候,就会想着多做点儿事,把这一天给公司找补回来。而像我这样画个箭头到lounge里干活,虽然靠窗独坐,没有人监督我,我也不会注视窗外的落基山美景太久,更不会在咖啡里兑点儿白兰地当鸡尾酒喝。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虽然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太高的位置,但我职业道德一向端正。上班好好干活,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自己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令人愉悦的职业自豪感。多年前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师傅跟嘱咐我一句话,越是人家不管你的地方,你越要管好你自己。我一辈子身体力行,受益不浅,越来越觉得师傅的话有道理。 如果比工作勤奋,谁也比不过我公司当家姑娘。听人事部的老太太们说,她经常早来晚走,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这孩子西安大略MBA毕业,先回卡城老爸的公司工作,然后老爸把一部分业务分了出来,成立了新公司,让她做了总裁,精心栽培,从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正在逐渐成长成一个有模有样的管理者。最近两年油气价格跌跌不休,公司在困境中生存,紧缩开支、出售非主力资产、优化债务,每次在电梯里看见她都是抱着一堆资料,从这个会到那个会,见股东、见分析师、见买家,除了穿得比我好,看不出来像个一年挣百万年薪的大老板。 我刚开始到加拿大石油公司工作的时候,对当地的企业文化不怎么理解,觉得阿省的土包子石油公司,管理层大部分都是技术工程类出身,管理粗放,没有美国大石油公司那种高瞻远瞩的经营理念。最近一些年感同身受,慢慢地开始理解到阿省石油公司特有的企业文化,是深深植根于阿省特有的地方文化土壤中的。阿省土地广大、资源辽阔、人口不多,在石油工业兴盛之前,靠农业养殖和畜牧业日子就过得很滋润,逐渐习惯了一种平稳缓慢的生活方式。后来兴盛的石油工业,虽然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现代产业,但是阿省同时也是拥有资源的业主,本乡本土,有一种靠山吃山,自己在自己家院子里种菜的那种轻松和悠闲。不像那些西方大石油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石油市场上抢夺资源,必须依靠现代化高效经营运作才可以生存。其实这也是阿省这样的西部传统加拿大人的生活理念:他们相信自己生活在世界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今天的每时每刻都值得珍惜享受,未雨绸缪是必要的,但是绝不会杞人忧天,或为此冒险,而错过眼前的美好时刻。 本土公司应对起伏不定的油价对公司效益冲击,基本上就是红脖子人生哲学在公司经营战略上的翻版。像我们公司,直到前年雇了一个意大利副总裁负责marketing,才开始采用一些金融手段,对产品价格进行对冲避险,在此之前,不管市场如何大起大落,油品销售这一块一直在裸奔,逆来顺受,听天由命。油价高收入高,现金流充盈,就敞开花钱,上新项目、进人、涨工资、提供各种各样的福利;油价低收入减,就砍项目、裁人、一个礼拜上四天班。经营方式比较土豪,但是公司的领导层能够做到和普通员工的交集紧密,在困难面前能够身体力行,同舟共济。像我们大头姑娘,虽然油价好的时候,我发两万块钱奖金她拿一百多万,让人略有怨言,但困难时期,普通职工每周上四天班的时候,她把自己的有薪工作日定为每周三天,夏天还休息两个月。她是公司第二大股东(第一大是老爸),公司总裁,即使在家休息也要工作,平白收入砍了一半,大家将心比心,看在眼里,不得不口服心服。 我20岁到我们公司工作,转眼之间6年过去了,对公司的文化和经营风格从一开始的怀疑、看不上,现在基本上能够接受和理解了。前些年有一个电影叫时间机器,有一个关于几千年后人类重新回到原始生活状态的描述,打破了我一直以来对人类发展前景想当然地只能更繁荣更先进的主观想象。既然新的不一定就更强,老的也就未必不美好。就像我们公司这样,领导和职工亲密无间,管理简单粗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以农耕方式的自在和节奏在风起云涌的世界经济大潮中漫步徜徉,未必就不是一种更合适宜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它最好地平衡了企业效率和雇员生活价值的实现,兼顾资本和劳工的利益,张扬平等自由的人文精神,并在有钱的时候,在公司顶层,给每一个为公司服务的人,提供了一个安静思考和体会生命梦想的宝贵空间。 昨天下午是我们公司的town hall,大头老爸亲身赴会,难得一见。老爸曾经身居加拿大财富榜第七名,看上去身着朴素,开了一辆普普通通的斯巴鲁的forester四驱。当然我不会傻到以为加拿大第七富豪真的会和我过一样的苦逼日子,不过据我在德州和阿省这些年的所闻所见,在美国和加拿大保守思想盛行的地方,人们对财富价值的认知确实比世界上许多地方要更加清醒深刻。财富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对世界施加美好影响的力量,让你在不影响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有能力关注和改变他人,并从中得到尊重和愉快。德州有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退休的时候把公司卖掉,把得到的一半现金按着工龄、职务,分给了所有的员工。加拿大有一个新进的高科技公司,创始人只有二十多岁,在上市成功以后,把股份分给了所有员工,自己跟普通员工一样拿薪资过日子(加拿大王石啊)。我们公司大头姑娘拥有公司百分之十五的股票,我承认我也动过类似的心思,甚至在公司圣诞聚会几次有意无意地给领导讲前面那些故事。希望有朝一日,她对财富、快乐、生命价值这些人生意义,会有进一步的警醒和发现。 在这一切发生之前,我只想像所有卡城红脖子老农和土包子石油工人那样,静静享受生活赋予我的每一个美妙时刻,在生死与共的困难年头和大家一起轻吟慢唱,并相信有一天一切会更好。那时候lounge里重新坐满周五下班不愿意回家的工友,我也先喝上一杯,再找个热气蒸腾的老太太身边坐下,一边看西边群山列阵,良辰美景,一边听青年男女唱歌玩耍,他们中的一对儿忽然开始浅谈低笑,长久注视,一片爱慕在心中滋长,转眼情愫如潮。
那好,骂谁?
你这不行,文章格调太温和了。还是得冲一点,具有颠覆性。这样才能保持你的风格。像你以前的几篇热文一样。反正你以前“得罪过”的,都得罪了。也没有什么逆转机会。网络就是如此,不像实际生活,有多重机会修复友谊。再则,写散文,写故事出彩的人太多了。当然如今万维人才流失不少,不然的话,很难走出自己的路。我也眼看着一些有文采的作家的路越走越窄,最后不了了之。。。我今个儿可是冒着“生命危险”来给你留言的啵。今后可能上万维的机会不多或是得歇一段日子了。。。
好叻。
我一通胡说,你老不要较真。不过现在中文确实正在退步,提笔忘字的事情时有发生。
先赞一下文字。但一点不明白的是:二十六岁花季型男,怎么会找老太太套近乎,而且还要热气腾腾的,体虚畏寒?
有时觉得卡尔加里(或瓦房店)的语言很难解读,像45万年薪啦,姥姥啦,20岁花季啦,不下一番工夫,很难绕出来。
这里不能用叻,好不容易学一个字儿,不能乱用的,呵呵
不客气叻
七分儿也幸运有一个好的上司,很多时候累的和狗狗一样,可是都值叻,呵呵,是啊,静静享受生活赋予我的每一个美妙时刻...谢谢分享好文